语文新课标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在“总目标”中再次强调“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然后在各个阶段目标中再对此加以具体化,导向是很明确的。新的课程标准已明确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目标、导向。的确,学生的语感能力的培养,究竟怎样进行,语文标准中,已指出了在教学中努力的方向。
没有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笔者从多年的语文课堂教学执教的经验和对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现状研究中,发现学生在课堂上,由于语言积累的缺乏,对课文的感悟,总是停留理解语言文字表面层次上,不能展开联想和想象。于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的讲解代替了学生的语言感悟,课堂上语言实践活动的缺乏,使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得不到训练,学生的语感能力只是在教师的宣讲中渐趋萎缩,那一篇篇由珍珠般语言绘就的名篇佳作味同嚼蜡,语文课堂变得索然无味,语言的魅力大打折扣。因此,要想提高语文学习必须加强学生的语感培养和积累。
语言积累和语感的培养是“源”和“流”的关系。《辞海》中对语言的注释是:语言是物质的外壳,它与思维有很大的关系。朱光潜曾经说过:“语言的实质就是情感思想的实质,语言的形式也就是情感思想的形式。”[1]可见,语感的形成与培养,与语言积累有很大关系。语文新课标中也指出:“重视语言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唐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云“求人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2]要使学生有一定的语感“流”,就必须有一定“源”,充分说明了语感和语言积累的关系;又如荀子的“诵读以贯之,思索以通之”,杨雄的“能读千赋能善赋”;从语文教学而言,有了丰富的语言积累,学生才能移情化性,激发思维,培养其语感能力。著名作家巴金曾说“我背诵得较熟的几部书中间有一部《古文观止》,里面有一部分我背得出却讲不清楚,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就慢慢体会到它们的好处,也就慢慢摸到文章的调子”;毛泽东在长沙读书时能默写《韩昌黎全集》;茅盾能背诵《红楼梦》。史上文学大家的语言能力之所以高超,由此可见一斑。从名人和伟人成长之例,不由得想到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学,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感悟,是反映他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对语文的领悟能力,所以学生语文素养是否全面提高,在语文课堂教学上的一个最基本的体现,是对所学习的语文课文感悟程度的高低。因此,语感的培养是与语言积累有密切的关系。
注重积累阅读的数量,培养学生的语感。语文新课标要求学生能根据自己的语言积累,能对所学的语文,进行感悟。在课文的感悟中,能根据文本、自己积累语言而产生的能力,和自己生活的体验,理解课文内容。人们常说阅读文学,“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这个道理。笔者认为,首先要从阅读数量着手。扩大阅读面,要求学生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这正如欧阳修所说的“作诗须多诵古今人诗,不独诗尔,其他文字皆然”。阅读的范围扩大了,读得多了,相应的语言积累就丰富了,语感增强了。二是规定课外阅读量。按语文新课标中规定的,九年累计,应达400万字以上。然而7—9年级(初中阶段)要阅读的名著总量将不少于6—9部。如果是学生能达到上述提的阅读面及阅读量,学生的语言思维就可想而知了。
其次,积累各种语言材料,加强背诵的要求。语文新课标中要求“在阅读时积累词语,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3]。积累语言材料,也可以看作是形象材料,或者是思维材料、情感材料,这些材料储存于大脑,将成为学生的终身营养,也就是语文素养的重要构成,它们一旦被激活,就会产生综合效应,极有利于接受和表达能力的提高。基于此,笔者认为加强背诵是一种积累语言的好方法。语文新课标中在四个学段总共要求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并在附录中开列了古诗文篇目120篇,其余部分包括中国现当代和外国诗文由教材编者和任课教师补充篇目。著名文学家巴金也曾说过:“我仍然得感谢那位强迫我硬背《古文观止》的私塾老师。这两百篇古言语可以说是我真正的启蒙先生。”[4]汉代蔡文姬一口气能默写四百多篇古典作品。可见语言积累的魅力所在,进而地说明学生的语感的培养的作用之大,充分揭示了语言积累与语感培养的联系。也同时说明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佳作,是积累语言材料的必要途径,也是培养语感的一种重要方法。
培养学生的诵读方法,也是有益于积累,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语文新课标中特意提出了诵读方法,如默读、朗读、游览、略读。荀子的“少须讽诵,壮不议论,虽可,未成也”,司马光的“书不可不成诵”,这些古人重视诵读的言论,对今天加强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学生的语感,也是有很大启示。语文新课标中的教学实施与建议中对初中(7—9)阶段提出了高要求“诵读古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诵读是反复成诵,自然成诵,尤其是对抒情诗、文等情文并茂的作品。诵读比简单的朗读更有助于从作品的声律气韵入手,体会其丰富的内涵和情感,又不像朗诵那样具有表演性,这一方法有助于积累素材、培养语感、体验品味,情感投入,达到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目的。2008年清明前夕,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栏目拍摄的《清明》系列专题片中,各地中学生在高山大川间名胜古迹处诵读名篇佳作的镜头让人耳目一新,诵读者陶然于文、情、景、理,感受天、地、人、文的和谐,诸般体验融会贯通,诵读成了艺术的享受。
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才能使学生的语感增强,才能在文本中,较好地领悟作者的用意;才能更快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一种切实可行的办法。在三个维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的指导下,全面理解语言和语感之间的关系,寻找多种丰富学生语言积累的途径和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学习之中,丰富语言积累,迅速提高语感的能力。
注释:
[1]朱光潜.诗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2][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选自《魏郑公文集》
[3]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巴金.童年的回忆[M].成都:四川少儿出版社,1984.
(张建良 江苏省徐州高等师范学校22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