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华君
近日,看到一则轶事: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到某大学演讲时,把一只大公鸡往讲台上一放,抓了一把米放在它的面前。可是,公鸡受到惊吓不肯啄食。先生见它不吃,就强按鸡头“请”它吃。公鸡脑袋左晃右摇,身子拼命后退。先生干脆掰开鸡嘴使劲往里面塞米,公鸡拼命挣扎,死不肯吃。之后,先生松开了鸡,后退数步。公鸡稍稍平静,徘徊一阵后,慢慢靠近米粒,继而悠然地啄食起来。有的时候,换一种方式,换一个角度,也许事情就会有转机。
无独有偶,以“变”为主题的“变变变”,是日本的一个娱乐节目。参与者千奇百怪的创意让你觉得不可思议。捧腹大笑后,不由得击节赞叹他们构思精妙、节目精彩。赏析之余,常想我可以做什么,我所处的教育环境是否也在“变变变”,能不能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这样的尝试。
化学,它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最大特点,就是它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最初可以吸引学生注意的只是表象。我们初中化学常做的第一个实验是“镁带燃烧”。什么在吸引学生?是那耀眼的强光,而不是实验的探究。单就表象的吸引,是构不成一个持久的内在动力的。很多初三化学教师都经历过,开始很有兴趣的学生,过一阶段以后,激情就不在了。这就需要我们像陶行知先生学习,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去思考,主动去探究,构建有效的新课堂教学。
实验室条件毕竟有限,不可能每个实验都能去完成。这时候,怎么办呢?读一读,背一背,还是另辟蹊径呢?有一个公益广告做得好:“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宽。”人的大脑是一个很神奇的东西,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它的想象空间,畅游实验。例如“空气的组成实验”的教学,应该说一般学校都不具备重复拉瓦锡的实验的条件,很多教师在这个实验教学上就是让学生读一读,再简单分析一下就过了。而我是这样处理教学的,换一个角度设计:先由学生通过表演小品剧——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学生甲演拉瓦锡,表演拉瓦锡的实验过程,其他学生演小助手,进行提问、补充,共同完成拉瓦锡实验。这样设计利用了学生感兴趣的小品剧的方法,模拟表演了大化学家的实验探究历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热情,为下一步教学打下坚实基础。
接着,激励学生:我们可不可以也当一个小小化学家,来设计一个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大约是多少呢?在这个实验中应该解决哪些问题?
[学生讨论]1.应该在一个密闭的体系中完成实验。2.应该和物理知识结合,利用气体压强的改变来完成实验,即寻找一种物质能够只和氧气反应,使密闭体系中压强减小。
[引导提问]是不是所有的物质只要能够和氧气反应就可以呢?和氧气反应了,气体的体积如何测定呢?现在,我提供了实验仪器和几种实验药品,请你们根据所学知识,搭配装置,模拟实验。
[学生继续讨论,模拟实验,预期实验结果]1.并不是所有能和氧气发生反应的物质都可以用来完成这个实验,应该寻找一种和氧气反应后只生成固体物质的药品。2.可以借助于水来测定氧气的体积。
在这样的一个实验探究过程中,问题一环扣一环,学生的注意力被吸引,积极参与讨论、研究、实验,不断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他们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化学学科的魅力,品尝到了实验层层递进的快乐以及期待实验成功的兴奋。
[实验]按照学生们讨论的方案,搭配装置,进行实验。故意制造误差,实验结果和书本结论不相符合,引导分析造成误差的可能原因。
[寻找操作过程中的错误之处]1.红磷可能不足量,氧气没有完全反应。2.橡皮塞可能不紧,没有在密闭空间进行实验,漏气了。3.实验开始时,没有将止水夹夹好,气体受热体积膨胀,跑了。4.实验结束时,没等冷却,就打开止水夹……
在这一系列过程中,学生学习了实验研究的方法,突破了简单的对实验表象、实验结论的记忆,而是层层递进,步步设疑,不断探究。
俗话说:“变则通,通则明。”换一个角度,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特别是借助于实验教学的改革,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责编 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