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龙
现今社会,在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大背景下,创造型人才的多少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兴旺与发达,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型人才势在必行。我们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物理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因此,我们要更新教育观念,要向学生渗透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品质。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式和创造力,增强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一、激发探究兴趣,培养学生集中的注意力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说兴趣可以引导和推动一个人去钻研,去探索,将注意力放在自己所感兴趣的问题上,从而获得创造的成功。一般说来,物理学习成绩好,就容易对物理学习产生兴趣;反过来,对物理一旦产生了兴趣,它就会成为一种强大的动力,推动学生努力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有些学生对物理学习没有兴趣,甚至对物理学科产生厌烦情绪,这就容易导致学习效率低,物理成绩差。这时候教师应抓住学生取得的哪怕是一点点微小的进步和成功,进行鼓励与表扬,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滋味,认为学好物理并不困难,产生对物理学习的浓厚兴趣,这样就使学生的“苦学”变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学生独立性思维能力和探究意识的培养
在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下,学生只是按照教师和书本的导向去记忆和容纳知识,既缺少创造性思维的要求,也缺乏相应的训练,因此创造心理逐渐淡化,养成了依赖思维心理。正因如此,培养独立思维能力是当务之急。首先,学生要不盲从权威,不盲从大多数。其次,要让学生对学问进行大胆而合理的怀疑。只有大胆地怀疑,才能进行科学的创造。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当你在学习中始终把提出问题放在第一位,作为每一天的首要问题时,那么创造性学习就会时刻伴随着你。提出哪些问题呢?在教师导言时提问题,教师讲解中有不明白时提问题,自学中多问为什么,解题中出现新问题,将知识应用于实践又遇到问题等等。鼓励学生提问题时多用求异思维、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当学生提出具有独到见解的问题时,就表明他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创新能力。
三、允许学生“出格”、突破常规,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越是具有创造性的人,越是具有独特的个性表现方式,他们不会随波逐流,不会轻附众议,而是常常违反惯例,提出自己的见解。创造性思维正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多方探索问题答案的思维形式,其新颖性、独特性和实用性被认为是创造力的重要特征。在课堂上教师常常按自身思维,按预定的教案进行教学活动,而学生只能无条件地接受教师的思维形式,按照教师的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严重束缚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能允许学生“出格”、突破常规。虽然“出格”并非意味着创新,但要创新,首先必须“出格”、突破常规。这就要求在数学教学中应注意发扬教学民主,提倡多思多想,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尊重并聆听学生提出的“古怪”、别出心裁的问题,而不是“拿了长刀来削平它”。
四、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才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但任何一个创新、创造过程都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所以创造力的提高和发挥都需要有操作能力的支持。操作对人的大脑智力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聪明;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创造的、聪明的工具,变成思维的镜子。”所以,中学生学习物理,要让他们在看一看、摸一摸、量一量、做一做、算一算、说一说等活动中探索新知识,解决新问题,这样的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所学知识,而且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促进学生自身的整体发展都有很大帮助。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五、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尽力消除影响创造力增长的障碍,包括学生自身存在的和周围环境造成的障碍。教师应适度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这样,学生才能自主学习,才会有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
总之,21世纪是学习的世纪,学会学习是每个学生必备的素质。21世纪是创造的世纪,具备创新能力是适应新世纪的核心素质。学会创造性学习是每一个学生当前的重要任务。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学生是可以进行创造性学习的,教师也是能引导学生创造性学习的。尽管引导学生创造性学习是费力的,但是只有这种教学才是最有意义、最值得的。
(责编 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