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自主招生,是扩大办学自主权、深化招生录取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选拔优秀创新人才的全新探索。2003年在22所重点高校开始试行,之后参与学校越来越多(2009年已发展到了76所),这意味着它将越来越大地影响高校选拔过程和考生的命运。
高校在拟制自主招生考试试卷时,较大程度地体现出了“自主”的特色:一是高校的自主招生,本质上是高校按照自身培养人才的要求选拔学生。大学都有自己的传统特色,选拔考生的要求各有侧重,因此,命题时各使其招,形成乱花迷人眼、似乎无规律可循的局面;二是由于出题者多为大学教授,他们拟出的题目涉及面广、思维性强,跟传统的高考试卷相比较,呈现出一种全新的视角,是传统的应考和复习备考比较难以奏效的。
高校自主招生语文试题(笔试题,不包括面试题)有哪些特点呢?
1.重视积累,考查内功。
这一类的语文试题涉及的知识面极广,它跟中学课堂和语文课本若即若离,旨在考查考生长期积累语文知识形成的内功,试题体现出的广泛性和探索性,需要考生有较宽厚的积累和灵活变通的能力。
例1.(2006年复旦大学自主招生试题)在以下名句中,哪种表现出“无我之境”?
A.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D.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王羲之《兰亭集序》)
点评:考查的是学生的文学积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烟淡淡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备选项的诗文学生学过,王国维的“有我之境”“无我之境”的概念,在中学语文课堂上可能只是提到过。陶渊明在写《饮酒》诗时,离开了官场,以一种超然于社会世俗利害得失的冲淡心境去体察万物,就是“以物观物”,这种主客体交融、物我两忘的境界才是“无我之境”。学生没有一定的文学积累内功,做这道题就会是一头雾水。
例2.(2006年北京大学自主招生试题)用文言写一段话,字数50以内。要求:至少出现三个“之”,每个之的意思用法都不相同。
例3.(2006年复旦大学自主招生试题)请用文言表达你对文言文的喜爱或者不喜爱之情(200字以内)。
点评:这两道题都是考查用文言写作,用文言写作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复旦的考题规定了写作内容,北大考题中三个“之”字的用法还要各不相同,这就足以让许多人望而却步了。没有较好的文言阅读积累和文言写作功底,实在是不能动笔。
2.关注时代,紧扣生活。
自主招生的有些命题,是课本上完全找不到的。它要求学生在注重课堂学习的同时,必须强化社会学习。这对于当前习惯读死书、做死题的中学教学现状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冲击。
例1.(2006年北京大学自主招生试题)作文:模仿贪官污吏写600-700字检讨,要体现出其中的华而不实、雕琢堆砌、避重就轻和企图敷衍了事。
例2.(2009年北京大学自主招生试题)作文:有腐败分子认为:腐败,是一种人人难免的“普遍本性”,它有助于刺激消费、增进感情,有利于经济增长,无害于和谐社会。请你写一篇800字的文章,驳斥“腐败无害论”观点,要求至少有5处正确引用古诗文。
点评:北大2006年的作文题引起了较大的争议,有人责问北大出这个考试题目的动机是什么。2009年,好像是为了对这些责问的回应,也好像是为了实现考题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北大再次拟出了与贪官有关的作文题。这次的内容就比较“正面”了,不至于引起人们类似以前的再一次责问。但是,学生对时事政治的关心程度,破立结合的驳论写作,加上“至少有5处正确引用古诗文”的写作要求,使得作文的难度加大。近几年来,党和政府反腐的力度很大,揪贪官的报道经常性地见诸各类媒体。作为中学生,不应只是埋头于题海中,理应以天下为己任,关注自己所处的时代和社会,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才是将来建设我们这个时代需要的人才。
3.颠覆传统,另类出格。
自主招生的有些语文考题,考查的内容和形式非常奇特,完全颠覆了传统的考试模式,显得有些另类,让习惯了做规规矩矩高考模拟题的中学生猝不及防,也引起了社会上的各种非议。
例1.(2009年北京大学自主招生试题)生活中有很多对成语的曲解现象,如“度日如年”就是指日子过得很好,每天都像过年一样;“语重心长”就是指别人说的话重了,心中很长时间不愉快。请你也写两个类似的成语曲解,讽刺这种现象。
例2.(2009年北京大学自主招生试题)从语法角度分析下列病句错在何处:
(1)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
(2)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
点评:这类题目让人们感觉有点搞怪。有专家解释道,这道考题可以考查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等多方面素质,其实是想从正面对考生进行引导,也是对于生活中这一现象的批判和释然。例2的修改病句题让人全然意想不到。平时大家都唱这些歌,谁会想到它的歌词有没有语病!给这两句流行歌词改语病,委实难度不小,尤其是周杰伦的那句歌词,读懂它都叫人犯难。
4.出人意料,表易实难。
有些考题,考查最基本的东西,看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它依赖的知识点学生可能具有,但它已不是高考复习当中常见的那些四平八稳的题目样式了,很让考生犯晕。解答这些表易实难的考题,需要考生将学到的死知识拿出来进行灵活的动手操作。
例1.(2006年北京大学自主招生考试试题)写出一个四字短语,要求:偏旁相同。
例2.(2006年北京大学自主招生考试试题)用十个字写一句语义明确的话,要求:声母都是卷舌音,即zh、ch、sh、ri。
点评:写词语、造句,这些知识中学生都具备,也是高考复习的内容,但一接触到这些考题的具体要求,许多人还是傻眼了,看起来很基础的东西,实际上好难。例1有写“魑魅魍魉”的,当然符合要求,可这几个字很多人写不全呢!有写作“江河湖海”的,甚至还有人写作“膀胱肿胀”的,不知考官如何给分。用十个字造一个句子,本是小学生都能做到的,但要求每个字都是卷舌音,连缀起一句话来,这就太难了。
5.注重思辨,激发潜能。
一个中学生,有没有好的思维品质,具不具备一定的思考辨析能力,是高校选拔人才首先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高校的自主招生语文试题,也非常注重加强这方面的考查。
这类试题,不仅考查思维的结果,更考查其思维的过程。
例1.(2006年复旦大学自主招生试题)请从“治学”角度简要说明“才”、“学”、“识”的含义。
例2.(2006年复旦大学自主招生试题)试从你认为的角度对惠能的“下下人有上上智”作论证。
例3.(2006年复旦大学自主招生试题)下面表达中,哪一种体现了意象的虚伪性特征?
A.“燕山雪花大如席” B.“春来江水绿如蓝”
C.“半江瑟瑟半江红” D.“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点评:这类试题注重考查考生的思辨品质。从治学角度简要说明才、学、识的含义,应举出一定的实例,应辨析三者的相互联系。论证“下下人有上上智”要有一定的推理过程。什么叫“意象的虚伪性”?这个概念闻所未闻。不说当时懵了,就是事后也查不到它的意思。但只要思维灵活,此题不是不可解。这里出现的诗句,中学生应该都见过。A是李白的诗句,它因鲁迅的一段话而出名:“‘燕山雪花大如席是夸张,但燕山究竟有雪花,就含着一点诚实在里面,使我们立刻知道燕山原来有这么冷。如果说‘广州雪花大如席,那就变成笑话了。”B、C两句在课本里读过。D句出自秦观的词《踏莎行》,开篇三句“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写的是一个臆想中的夜雾笼罩一切的凄迷世界,为什么不是实写而是“臆想”呢?因为它与紧接着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两句连起来说不通。因此,它被认为是运用了因情造景的手法,这里的凄迷之景是为表现作者的失意迷惘之情而特设的。这首词相信也有很多同学读过。简单地说,D句不是实写,这正好印证了题干中的“意象的虚伪性”,而A、B、C三句都是实写之景。这样一变通,答案不就出来了!
6.左勾右连,综合性强。
有一类考题,旨在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考生不只是完成孤立的、单个存在的考题,而是面对一堆内容不存在什么关联的对象,按照特定要求,将它们融合贯通起来思考,组织出一个存在有机联系的东西来,体现出极强的判断推理和整合概括能力。
例1.(2009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试题)阅读给出的四篇来自某报的文章。甲文是李国文的《白居易的粉丝》,乙文是杨扬的《4年前与奥巴马的邂逅》,丙文是任凭的《传统油画过气了吗?》,丁文是邢建榕的《历史与记忆》。在各自完成四篇文章的若干道阅读题后,最后要求学生作文:这四篇文章是选自某报纸的某一版面,请你为这个版面拟一个称谓,并说明你的构想(800字左右)
点评:这四篇文章的内容看起来毫无关联,但是它们处在报纸的同一个版面上。这个版面需要有一个名字。给版面取名字难倒了很多考生。四篇文章篇幅都不短,内容上彼此各不相干,考试又有时间上的要求,考生大多光想着把800字写满了,其实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写了点什么。完成这道阅读、理解、分析、综合、表达的考题,确实需要相当过硬的语文综合素养。
7.中规中矩,看重基础。
这类试题与考生熟悉的高考试题形式大致相同,考生做起题来,会有“他乡遇故人”的感觉。可能的原因,一是命题的高校注重学生的基本功,加上顾及到了当前中学的教学现状。他们认为,具有扎实的基本功,才具有进一步深造的潜力,自主招生命题也不能脱离中学教学的实际。二是命题的高校没有让大学教授参与命题,而是聘请中学老师命题。中学老师命题,大多轻车熟路,脱离不了高考命题的基本套路。湖北的几所高校,如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命题大多属于此类。
例1.(2008年武汉大学自主招生试题)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驰骋 伶俜 聘请 娉婷
B.通牒 喋血 谍报 城堞
C.掾吏 椽条 鸟喙 姻缘
D.辍学 啜泣 点缀 拾掇
例2.(2008年华中科技大学自主招生试题)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窜改 淡妆浓抹 籍贯 鸦雀无声
B.骈文 融会贯通 急躁 改弦更章
C.诤友 磨肩接踵 震撼 坚如磐石
D.反聘 颐指气使 竣工 销声匿迹
例3.(2009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自主招生试题)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东风第一枝·咏春雪/史达祖
巧沁兰心,偷粘草甲,东风欲障新暖。谩凝碧瓦难留,信知暮寒轻浅。行天入镜,做弄出、轻松纤软。料故园,不卷重帘,误了乍来双燕。
青未了,柳回白眼。红欲断、杏开素面。旧游忆著山阴,厚盟遂妨上苑。熏炉重熨,便放慢、春衫针线。恐凤鞋、挑菜归来,万一灞桥相见。
这首咏物词以细腻的笔触,绘形绘神,写出了春雪的特点。请结合词中的意象描写,赏析作者是如何写出春雪的特点的。
点评:以上列举的这几道试题,考生看着会有几分亲切感。湖北的这几所高校,武大近两年来没有单设语文试卷,而是文理合卷;华科大、华师大、中南财大等则单独设立了语文试卷。不知是地域的原因还是相互影响,其语文试题的内容和命题形式,不约而同地都与高考试题面目类似。内容大都包括字音、字形、成语运用、标点运用、辨析病句、语言运用、文言阅读、科技文阅读、文学作品阅读、诗歌鉴赏、写作。个别高校的试卷,基本就是高考语文试题的翻版。
高校自主招生考试不同于高考:高考考查范围有考纲的限制,试题内容和形式也比较稳定;自主招生的高校虽然招生导向明确,但它的考试范围不可预料,形式上也不一定有固定的模式。对于将来希望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同学来说,作准备工作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要靠提前的长期的积累,应该是“未雨绸缪”,而不应该“临渴掘井”。
针对自主招生的特点和中学生的实际情况,笔者提出几点建议。
1.要有广泛的课外阅读。
通读高校语文选拔试题,我们不难发现大学教授出的题目知识面的确很宽。有记者曾用“如果以中学所讲授的知识,来参加自主招生的笔试,是否足以应付?”这个问题,来问刚从自主招生试场出来的几名学生,他们不约而同地摇了摇头:“要在这样的考试中游刃有余,平时在课外肯定要有意识地积累很多知识。”由于高中课业负担较重,中学生的课外阅读相当有限,而要通过自主招生这样的考试,光靠课内所学是远远不够用的。中学是打基础的阶段,平时要养成博览群书的习惯,着力拓宽自己的视野,增加知识的宽度,各方面的书籍都未尝不可览个概要。
2.要读好社会这本“大书”。
我们常说,语文学习的外延跟生活相等,此话绝对是真理。对于语文学习来讲,事事留心皆学问,生活这本大书蕴含的语文学问无穷无尽。在自主招生语文试题中,有些题目是书本上完全找不到的(尤其是面试题目,其涉及到的社会生活面更是广泛得惊人),如果要考好,一定要读好社会这本大书才行。一个不关心生活,不关注时代,只会死读课本的书呆子,就是应付现在的高考也很困难啊!平时要注意培养自己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完善自己的人格,在发展自己的智商的同时,发展自己的情商。在课余时间要多读书看报、多收看电视新闻等,真正做到身在教室,胸怀天下,这样才不至于成为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
3.要培养多方面的兴趣。
兴趣广泛,才能做到各类知识兼收并蓄,从而扩宽自己的知识面。复旦大学2006年考题中,有一道是给出一段用繁体字写的文言文(200—300字),要求考生用简体字誊写并为其标点,翻译全文。这是一道极佳的试题。认识繁体字是文史哲专业学生的基本要求,因为这样才能深入原典,读出真韵味。标点古文则是考语感,看考生的文言文底子到底有多厚,且标点古文已经是连续第二年考了。在这道题的解题过程中,不少练过书法的同学“捡”了便宜,他们在写书法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就认识了不少繁体字。这也提醒我们要多学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于打好语文基本功来说,兴趣愈广愈好。生活中,不要泯灭了自己的好奇心,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看书时,对文学、历史、政治、哲学、美学、宗教、理论等各类书籍都要有广泛涉猎的兴趣。
4.要打好扎实的基本功。
学习语言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积累过程,积累的东西多了,“死”的东西慢慢就会变“活”——积累的原始材料丰富了,就会逐渐掌握运用原始材料的技巧,并且能随意抽取,以至运用自如。一个具有扎实的语文基本功的学生,是每个大学都欢迎的;他在扑朔迷离的自主招生考题面前,也自然具有更多成功的机会。且不说自主招生语文考试涉及的面很宽,就是那些被人们视为“偏”“怪”“难”的题目,仔细一看,其实它考的恰恰是最基本的知识。唯其“基本”,人们平时就忽视了它们,真正考起来反而成了最难的题。
5.要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
自主招生当然要考查考生的智力。智力是人各种认知能力的总和,它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其中,思维是智力活动的主要形式和方法,也是衡量智力高低的重要标志。智力的几种因素,以思维力为其核心。以想象和联想为主要形式的形象思维,以求同思维、求异思维、创造性思维等为主要形式的逻辑思维,都是自主招生考试重点考查的内容。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要有意识地学会全面地看问题,锻炼思维的广阔性;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锻炼思维的深刻性;学会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看问题,锻炼思维的灵活性;学会在最短时间内找到问题的正确答案,锻炼思维的敏捷性;学会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锻炼思维的批判性;学会有条理地说话作文,锻炼思维的条理性;学会与众不同地看问题,敢于提出自己新颖独特的见解,锻炼思维的独创性。
6.要相信高考复习有用。
高校自主招生试题,虽然呈现出许多与高考试题不同的特色,但前面已讲过,高校命题也并不是铁板一块,有的学校命题离高考较远,有的却相差不大。即使那些“离得较远”的,通观它所有的考题,中间仍然有不少考生熟悉的面孔。因此,我们可以肯定地说,高考复习备考的成果,在自主招生考试中,同样可以共享!
胡茂良,语文教师,现居湖北武汉。本文编校:石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