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艳梅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的任务就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在具体教学中,先要理解迁移规律,运用好迁移规律,把学生先前学习的基础和基本技能有机地运用,去促进、影响和产生新的知识和新的技能,然后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上学习数学。数学的学习是与具体实践活动分不开的,重视动手操作,就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操作活动便成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现就掌握迁移规律、优化操作活动,并在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谈谈我的粗浅认识和体会。
一、掌握知识迁移的规律
在教材中,大部分新知识都是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是旧知识的延伸或扩展。旧知识又为新知识提供认识的固定联系,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新学知识结构与已有知识和经验建立联系的过程。因此,教师应充分把握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化新知为旧知,顺利实现认识迁移。
在教学中做到促进迁移,防止背向迁移。同时教师在知识传授中要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共同因素,使其能在以后学习活动中引起迁移。
例如,教学长方体体积计算的一堂思维训练课中,教师首先出示了一道这样的例子,长方体冰箱,底面积1500平方厘米,水深40厘米,把箱中的水倒入另一个底面积为2400平方厘米的长方体水池,求此时水深多少厘米?教师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分析和掌握本题重要因素,水的体积不变,只是由于容器底面的大小变化造成了水面高度的变化。学生抓住本题的重要因素,解题就非常容易了。解:1500×40÷2400=25(厘米),由于学生牢固地掌握了这一题的重要因素,对以后的学习非常有帮助。
长方体冰箱,底面积1500平方厘米,深40厘米,箱中水面高10厘米。现放进一个棱长为30厘米的正方体铁块后,铁块顶面仍高于水面。求此时水面高多少厘米?此题是一个较复杂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帮助学生认真寻找以上两题中的共同因素:水的体积不变,造成水面高度改变是由于水的占地面积改变。水的占地面积由原来的1500平方厘米,减少到现在只有1500-900=600平方厘米。揭示以上两题的共同因素,迁移就自然地形成了。1500×10÷(1500-900)=25(厘米)
这样的迁移使学生感到自然,同时使学生体会到知识的内在联系,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实践活动是儿童发展成长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学生形成实践能力的载体。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主动参与意识和勇于探索创新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动手操作是学习数学的好方法。
1.实践操作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把人类的知识成果转为个体认识的过程,科学家的认识过程是一种生产新知识的过程,而小学生的认识过程则是一种再生产知识的过程。如果教师能为他们创设一个实践操作的环境,让他们动手摆摆、弄弄,加大接受知识的信息量,使之在探索中对未知世界有所发现,找到规律,并能运用规律去解决新问题,这样使他们在获取新知识的同时,也学会了学习。
2.实践操作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
操作不是单纯的身体动作,而与大脑的思维活动紧密联系着。操作中学生不但要观察、分折、比较,还要进行抽象、概括,从中发展思维。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让学生通过观察、触摸、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面,学生用多种方法数出长方体有6个面。这时,老师追问:“为了不重复也不遗漏可以怎样数呢?”“逼”着学生思考,最后得出数面的一般方法是上面和下面、前面和后面、左面和右面共有6个面。学生认识什么是相对面后,再引导观察比较长方体相对的两个面,你发现了什么?再一次“逼”着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有的用手摸一摸,有的用直尺量,有的把两块一样的长方体拼在一起,有的把长方体相对的面沿着外框画在纸上比较等等。
通过动手实际操作初步感知相对的面的大小、形状一样。接着,教师用取下长方体相对面的方法验证大小、形状一样。通过一系列操作、观察、思考,使学生认识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面的大小、形状一样。这样学生在思维中操作,在动手中思维,并通过语言将操作过程“内化”为思维,使思维得到发展。
3.实践操作有助于学生创新
一个人的实践活动能力是其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既需要学生具有获取知识的能力,也需要学生具有应用知识的能力。而知识也只有在能够应用时才具有生命力,才是活的知识。
教师加以点拨和鼓励,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萌发了创新意识。在“随意拼”活动中,让学生利用各种实物和立体模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拼出自己喜欢的东西,一学生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中拼出了火车、大炮、卡车、坦克、长颈鹿、机器人等物体的形状。这样的实践活动,较好地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和“不同的人学习不同层次的数学”,从而培养了学生创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