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主体参与 成为课堂的主宰

2009-06-13 05:51陈文梅
成才之路 2009年12期
关键词:梯形圆柱表面积

陈文梅

所谓主体参与,就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实现学生主体的构建与发展的过程。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是活动化的教学,而主体参与则是活动化教学的前提。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是课程实施的核心,是其在教学中主体地位最基本的表现形式。那么,如何引导学生主体参与到数学课堂教学中来呢?

一、 给每一个孩子以同样的参与机会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能使学生心理处于亢奋状态,使动力系统“开足马力”,能调动一切因素,进行积极的思维和操作。(1)小组合作学习时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讨论交流。例如,教学梯形面积,探究新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高与原来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有什么关系——让学生个个参与探究,动脑思考。推导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让多数学生参与抽象、概括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集体交流时,发言几十人次,都展示了自己的学习结果,教师给了学生充分的参与表现机会。(2)给暂时后进的孩子表现机会。“后进生”学习能力弱,接受知识的速度慢,可能他们曾经试着思考过老师提出的问题,可屡次的回答错误渐渐磨灭了他们的热情,他们没有了参与学习的勇气。当“后进生”给出一个你并不满意的答案时,我们能否以理解的态度多说一句“你的勇气可嘉!”多问一句“你是怎么想的?”这简单的几句,这多花的一、两分钟,能够抓紧最佳的时机给予他们最有价值的评价,能保护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久而久之,他们也会走出封闭的世界,跨进活跃生的行列。

二、 让每一个孩子学得有“趣味”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例如,在教学“位置与顺序——前后”的时候,教师根据当时正好是校运动会刚结束不久,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校运动会刚刚结束,森林运动会又开始了,你们想不想去看看运动员比赛的情况?”学生个个跃跃欲试。教师用电脑操作运动会比赛的情况,学生们一下子被好看的动画吸引住了,顺利地回答出:“小鹿在最前面,它的后面有小松鼠、小白兔、小乌龟和小蜗牛;小松鼠跑在第二,小兔跑在第三”等有关前后知识的问题。在学生高喊“加油”的气氛中,其探索知识的热情被激发出来,学生会不知不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用妙趣横生的游戏,诱导学生主动参与。例如,教学《确定位置》这一课,上课伊始,老师就和学生玩起了游戏。“现在,请同学们拿着手中纸条,根据手中纸条上的座位号重新找位置。”学生们欢快地忙碌起来,搜索自己的座位。老师微笑着,用期待的目光看着学生们进行活动。“一分钟、二分钟……”一群叽叽喳喳的小麻雀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窝,各就各位了,稚嫩的双眼好奇地望着老师:老师今天真有趣啊!——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一下子被激发了。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学生对所学知识本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就会自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三、 把时间和空间还给每一个孩子

要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环境,只有给学生充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学生才能对所面临的问题做多角度的思考,多层次的推理,多策略的探索。反思我的课堂教学过程,常常就没有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让学生没有了思考的时间,没有了思考的习惯,更没有了思考的主动性。比如在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时,有些学生看到事物就可以直观感知到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得出了结论。简单的教学过程忽略了学生知识形成过程的空间,导致部分学生计算表面积存在问题,甚至在练习时也不能灵活处理表面积的实际应用。如果让学生拆开自己制作的圆柱模型,小组验证同学的结论是否正确,由学生自己得出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每个学生经历这个猜想、验证、总结的过程,不仅学生主动参与了学习过程,自然也会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四、 注重每个孩子的学习过程和学习体验

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思维往往需要经验的支持,而小学生的生活体验往往是十分有限的。丰富而多元的体验是小学生进行建构性学习的基础。以下是一些司空见惯的情况:一年级的小朋友能指着实物数出1、2、3、4,但他们往往比不出29和31的大小;在名数改写时,学生有时会出现这样的错误:30公顷=0.003平方米,20千米=0.02米,……而教师往往将其归咎于学生的粗心。很显然,学生没有很好地建构起“数”“公顷”“千米”的概念。所以“体验”之法就是让学生亲自体验问题的情境,获得丰富的直接经验。

总之,教师只有将每一个学生都吸引到数学课堂教学中来,让全体学生充分参与数学教学活动,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宰课堂,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如皋市搬经镇桥梓小学)

猜你喜欢
梯形圆柱表面积
玩转梯形
积木的表面积
巧算最小表面积
巧求表面积
圆柱的体积计算
“圆柱与圆锥”复习指导
梯形达人
一类变延迟中立型微分方程梯形方法的渐近估计
梯形
表面积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