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专计算机课的导入方式初探

2009-06-13 05:51
成才之路 2009年12期
关键词:兴趣情境心理

王 申

摘要:课堂教学是一门教学艺术,计算机课的导入部分在整个课堂教学中起着提纲挈领的特殊作用。教师如果能够设计出构思巧妙、想象奇特的导入方式,就能够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从而为课堂教学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现将计算机课的导入做初步、浅显的探讨。

关键词:心理;情境;兴趣

教学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就如写一篇文章。文章的导入部分,在整个文章结构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语出惊人、构思奇特,才能够吸引住读者。同样,计算机课的导入部分非常重要,计算机教师要精心构思,设计出好的导入方式。“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教师如果能够设计出构思巧妙、想象奇特的导入方式,就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师的课堂控制能力,使教师的引导作用得以强化,从而为课堂教学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怎样的课堂导入方式才算好呢?要设计一个好的课堂导入方式,要注意以下几点:(1)导入方式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具有好奇心强、接受新知识能力强,有一定的逆反心理,是非观念还欠成熟,课堂导入要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有的放矢。(2)导入方式要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强烈兴趣和求知欲,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3)导入方式要形式多样,富于变化,让学生对每一堂计算机课都充满期待。(4)导入方式要成为课堂教学的契入点,要与教学内容有某种必然联系。(5)导入方式要健康活泼,避免低俗,不能一味地追求迎合一些学生的不健康心理。课堂导入方式通常采用提问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向学生展示用课堂待授知识制作出来的电脑作品,引起学生对电脑作品的兴趣;设计一种虚拟情境,将学生引入课堂教学等手段。具体总结如下:

一、 捕捉热点——新闻引导法

这是一种充分利用青年学生关心热点新闻的心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的导课方法。这种方法具有新颖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Excel的数据保护”时,设计导语:据一则新闻报道,有人将国内一些大腕明星的电话号码等个人资料公布在互联网上,这些明星从此经常受到追星族的电话骚扰。这则新闻提醒我们保护个人隐私的重要性。在使用电脑时,必须注意保护电脑中资料的安全。今天学习的“Excel的数据保护”就是要教会大家如何保护Excel文档内的数据。热点新闻常常令人耳目一新,利用它来导引教学内容,容易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二、 实验激疑——悬念探究法

悬念可以使人产生急切期待的心态,对学生具有强烈的诱惑力,能激起他们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通过设置实验来形成悬念,则更具有新鲜、可信的特点。在教学“Word自动更正功能”时用实验激疑法导课。开始,请学生先做一个小实验:启动Word应用程序,在空白文档中输入“拐弯末角”“理曲词穷”“瞠目洁舌”词汇,观察现象。会发现:输入的这三个词自动变成了“拐弯抹角”“理屈词穷”“瞠目结舌”。有学生说:计算机有自动改错字的功能。那么再输入“说山道四”试试。计算机并没将“说山道四”中的错字“山”自动改正过来。于是,同学们心中产生了“计算机到底在什么情况下有自动更正功能”的悬念,自然引发了同学们对Word自动更正功能的探究。

三、 任务驱动——作业前置法

教师一般都在教学结束时布置作业。运用作业前置法,教师在课堂一开始就公布作业,让学生带着急切解题的心理进入新课学习,常常能提高学习效率。设计的作业若能吻合学生的爱好,更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教学“电子邮件的使用”时,设计这样的导课:每人必须送我一份时尚的“厚礼”。听到老师“索礼”,同学都愣了,礼品怎么也能当作业布置呢?我所索取的礼物就在今天布置的课后作业里。“请每位同学发一封电子邮件给老师。地址:liaohuazhizhuan@163.com;主题:问候;内容:祝福;附件:电子贺卡。”同学们立刻被吸引,带着浓厚的兴趣认真投入学习。

四、 背景导引——情节激趣法

以介绍适当的知识背景来导入新课,也是比较容易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在教学“计算机系统组成”时,设计导课:二次大战期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为了计算炮弹弹道轨迹,与宾夕法尼亚大学一起,共同研制能自动、高速、精确计算的电子计算工具。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AIC诞生。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依曼起了关键的作用,他提出了“存储程序控制”的计算机设计思想,从而确定了计算机的基本组成结构。从那以后,尽管计算机以每18个月一代的更新速度迅猛发展,但始终遵循这一设计思想,冯·诺依曼也因此赢得了“世界计算机之父”的美名。那么,什么叫计算机的存储程序控制原理?冯·诺依曼确定的计算机系统是怎样的结构呢?“存储程序控制”的思想已吸引住了学生,新课早已开始了。

五、 实例感受——价值激励法

计算机技术虽然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但学生尚无切身感受,列举一些应用实例,让学生感受到技术的价值,使他们迅速产生学习欲望。我们把这种导课的方法称为价值激励法。在教学“Excel图表”时,教师依次向学生展示几幅图表,包括反映股市行情的曲线图、反映某医院外科住院病人情况的统计图等,在简单解释后强调统计必然要用到图表,可见图表应用的广泛性。然后引出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这些不同类型的图表有哪些共性、如何制作呢?

六、 温旧引新——承上启下法

新旧知识之间常常存在逻辑联系,找出它们之间的结合点,利用旧知识搭桥过渡,引出新知识,是教学中常用的导课方法。这种承前启后的导课,既要简单明了,又要衔接自然。在学习“Excel高级筛选”时,教师要求用Excel的“自动筛选”功能从学生学期成绩统计表中筛选出“数学成绩大于80分,且英语成绩大于90分”的所有记录。这是一道复习题,学生很快便完成了。老师接着问:如果我们将题目中的“且”字改成“或”字,能筛选出来吗?经过尝试,同学们发现无法用学过的筛选方法实现。要想完成,必须使用“高级筛选”才能实现。这样的设计,既复习了旧知识,又自然地引出新知识,实现了新旧知识的“无缝”衔接。

导课艺术鲜活灵动,无法尽述,使用时要因时因地而变。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这才是导课的艺术真谛。

参考文献:

[1]黄旭明.中小学计算机教学法[M].长春:东

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严先元.教师怎样进行校本研修[M].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辽阳市辽化职业中专)

猜你喜欢
兴趣情境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心理感受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