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文多媒体教学的思考

2009-06-13 05:51
成才之路 2009年12期
关键词:晋祠语言文字语文课

王 昕

传统的语文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展开,“黑板+粉笔”是主要的教学工具,学生仅仅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而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手段不同,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唯一的刺激,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又符合了信息时代对语文教学的要求,摒弃了传统的语文教学信息不足的弊端,可极大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于是,多媒体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越来越普遍地运用到语文课堂教学之中。通过丰富多彩的信息,生动活泼的界面,以及化理性为感性、化静止抽象为生动形象的表现力,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了不少语文教师的青睐。但是,就目前初中语文教学现状看,多媒体辅助教学并不像我们预期的那样圆满成功,虽然我们享受了高科技手段带来的方便和乐趣,课堂活跃了,容量增大了,但教学效果并不明显。那么,多媒体辅助语文课堂教学究竟存在着哪些问题呢?

一、 图像、声音替代了作品的语言文字,忽略了学生的文本阅读

我们不能忘记语文课仍然姓“语”。语文课必须始终坚持以语文文本阅读为主体,其他任何方式都是次要的,都必须处于从属的位置。然而在语文多媒体教学中,常常喧宾夺主,教师和学生的全部注意几乎都被非语言的内容所吸引,琅琅的书声越来越难以听到。可是,文学语言的魅力就在语言阅读本身,语言阅读的乐趣就在阅读中的二次创作之中。如在我校的一堂语文公开课中,一位教师执教了《晋祠》一文,他煞费心思地设计系列课件,“晋祠的山”“晋祠的树”“晋祠的水”“晋祠的古建筑”……斑斓的画面、逼真的图像、典雅的配乐,充分展现了晋祠的优美和悠久的特点,学生看得津津有味,课堂教学有条不紊。但教师和学生的注意力几乎都被非语言文字的CAI内容所吸引,学生在语言文字阅读上的时间还不到整堂课的三分之一。难怪有人戏说这是图像对语文的第二次掠夺(第一次掠夺是对课外文学阅读的掠夺)。

二、 图像、画面抑制了学生的想象能力的发展

语文学习需要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深入细微的体验和理解,想象出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景,做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所以语文课要启发学生想象,融入读者自身的思想认识、人生体验的思维,把语言文字描述的情景、形象“再造”出来。而现在许多多媒体语文课,总是沉浸于多媒体画面的赏析,拘囿于多媒体演示的信息,缩小了学生的想象空间,甚至会逐渐把学生的想象能力丧失殆尽。例如七年级《春》的教学中,有“勤快”教师用多媒体屏幕逐一呈现了《春》的五幅画面: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后依次进行提问、讨论。而又有“懒惰”老师让学生根据文字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头脑中设想的五幅画面。两种教法,前者复杂,后者简便,效果孰优孰劣?就学生对文章把握而言,前者是“吃别人嚼过的馍”,何况五幅画面真的与朱自清笔下的五种景观一致吗?即使能勉强表现,那它也反映不了朱自清在《春》中的那份特有的情感。其实,好好想一想就知道,因为从课文到画面,它已带上了画者的浓重的主观色彩,换言之,此时的“春”已不完全是朱自清的了。而后者是“走别人未走之路”,通过学生朗读、品味,真正感悟出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就想象力培养而言,后者可谓是“一千个观念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而前者挤占了想象的空间,浪费了想象的机会,剥夺了想象的乐趣。此时,一百个学生中恐怕只有一个,最多只有几个“哈姆莱特”了。

三、 教学流程过于程序化

语文课应当是开放而又有活力的,很多内容是根据课堂气氛和课堂变化临时调整的,而不能完全按照原先的备课步骤死板地讲下去。但利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教师往往要预设课件,按照一定的程序在课堂中一一呈现,这会引导学生亦步亦趋地走向“标准答案”——预设的回答,就将抑制学生发散性创造性思维能力。比如学生在课堂中有了更好的想法,而课件又没有预料也无法预料,那当时的教师该有多尴尬和无奈。难怪有听课教师遇到这样的课堂不禁诘问:这到底是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还是语文教学辅助多媒体?

四、 关注人机对话,忽略人际交流

语文教学要让学生领悟到语言艺术的魅力,就必须依赖教师成功的引导和学生认真的品读,从而形成师生间情感的交流和思想火花的碰撞。而有的教师在设计和操作多媒体课中,过多关注人际交流,把指令输送到多媒体,教师成了“操作员”,学生注意的是屏幕上的图文。课堂上的“人气”即师生面对面教学相长的热烈与融洽的交流氛围大减,削弱了教师生动的演示作用、导引作用和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情感交流的能力培养,难以发挥语文课人文性的特点。当然,教学效果并不见佳。曾听过一堂“感受母爱”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头播放歌曲《妈妈,我想对你说》用了4分钟,后放映剖腹产录像用了8分钟,再投影学生提供的母子合影耗时5分钟,后放映关于“思母”的flash动画用时5分钟,投影歌颂母爱的诗文用时12分钟,最后学生写感受后投影用时5分钟,期间穿插交流约6分钟。45分钟中,多媒体费时34分钟有余,学生交流不足10分钟,令人反思!

多媒体教学只是教学方式的改革。一个真正优秀的语文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中,不管用何种媒体,都必须以文章的内容为基础,去揭示文章的本质,使学生从中感受语言文字美的同时,得到情感的熏陶和心灵的洗礼。相信我们语文教师能正确选用多媒体这一时代媒介,让语文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迎来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语文教学的春天。

(灯塔市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

猜你喜欢
晋祠语言文字语文课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收割啦!晋祠大米再获丰收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晋祠周柏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语言文字
晋祠亭台楼榭楹联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