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评改作文中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2009-06-13 05:51
成才之路 2009年12期
关键词:评语个性化习作

杨 艳

每个生命都是世上独一无二的个体。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一个人都可以写出具有自己独特个性化色彩的文章。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我们应让习作真正成为学生自由展示个性的平台,放飞他们的童心、童真、童趣。其实我们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很多的好文章是经过反复推敲修改出来的。因此,个性化作文教学必须把作文评改作为一个重要环节抓紧抓好。开展个性化作文课题研究以来, 我们历经了很多的尝试,下面就我个人在开展课题研究中关于如何在习作评改中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一、 利用教师评语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教师的作文评语,是联系写作活动中教与学双方的重要渠道。教师往往习惯于凭自己的主观感受和文学标准来评价学生作文,常常对文中的错误抓住不放,却忽略了学生作文中的个性化感受,结果是作文本上涂满了圈圈点点,学生心里却长满了疙疙瘩瘩。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真心付出得不到别人一丝的肯定,他们对自己的表达会渐渐丧失信心,失去写作的兴趣。这种情形下,学生习作的个性化又怎能得到发展呢?所以对教师评语的写法上,我做了这样的尝试:

首先,要善于发现优点,加以肯定。我把“纠错法”改为“评优法”。通过给予鼓励的评语,让学生树立“我能写好”的信心,激发学生新的创作动机,使作文教学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教师要学会欣赏,善于欣赏,这样即使再差的习作我们也能发现它的可取之处。其次,要诚恳指出不足,坚持鼓励为主。肯定优点并不等于要隐瞒不足,对于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就要诚恳地指出,但应注意表达的艺术,使“忠言”也能“顺耳”。如把“语句啰唆”改为“孩子,你若能把文章写得再简练些,会更加让人感到你是一个思路清晰的人”。如把“语言空洞,内容不具体”改为“如果再加上些人物的动作和心理描写,你的文章就更精彩了。”这样的评语,学生乐于接受,便于修改。他们的个性化表达因为没有受到批评,所以他们才乐于继续彰显个性。最后,既要评文,也要育人。更多的时候,我们总有意无意地把作文看做是一项技能,因而评改的重点总在遣词造句、谋篇布局上。只顾到学生作的文,却忘了作文的学生。学生作文的兴趣、态度,他们在作文中暴露的思想问题不能听之任之,而要及时教育,给予正确的引导。一次批改学生的一篇题为《第一次赚钱》的习作,我写下了这样的评语:你的作文选材的视角很独特,写出了你第一次赚钱的得意,文章写得趣味横生,你真是一个聪明的小男孩儿,说不定你将来会是个成功的商人呢!但老师也非常希望无论到了任何时候你都要记住:诚信是一切事业成功的基础。这样既能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肯定,又使之受到诚信为本的教育,既达到评文和育人相结合的目的,又不至于扼制学生个性化表达感受的激情,让学生在习作中越来越敢于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二、 利用学生评改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在指导学生评改的个性化探索中,我主要运用了以下几种方式。

(1)集体评改。所谓集体评改是教师和学生全员共同参与的批改。以前我也曾用过这种评改习作的方法,但却只注重了改,却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创造。对于同一种事物不同的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所获得的个性化体验也有所不同。而且即使看问题的角度和体验相同,学生的个性化表达方式也未必相同。在集体评价中充分挖掘了学生的创造潜能,激活了全体学生的个性创造性思维,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搭建了舞台。

(2)组内评改。这种方式是可以由小组一个同学朗读文稿,其他同学用心听,用脑想,用笔记,准备提出修改意见。朗读前,该同学先介绍作文提纲,讲清文章思路及中心思想。朗读后小组同学提出修改意见,个人做好记录,并与同学展开讨论。组内评改时还可以传阅评改,让同组同学轮流传阅,随时在习作后面写下修改意见,让作者得到众多建议。最后交由原作者仔细阅读,思索修改。这样,避免了教师的单项灌输,通过组内学生之间评改,使学生潜移默化学到了他人的习作方法,提高了分析、判断和口语表达能力,实现人与人之间信息的双向交流,有利于学生个性化感受的表达。

(3)自由评改。自由评改不同于互批互改,它的做法是把作文本调乱发下去,人手一本,读别人的作文,学习长处,圈点不足,提出修改意见,用铅笔写出评语,然后和同桌交流对所批改习作的意见。在批改中他们学会了欣赏他人,尊重他人。在这个过程中,可能有的同学会突发灵感,产生了强烈的表达欲望。为了抓住这珍贵的瞬间,我鼓励学生可以就一句话,或者一个自然段,进行大胆创作,写出你与之不同的独特感受。这给评改者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激发了学生的创作兴趣,也使学生对作文评改乐此不疲。

(4)自批自改。学生能够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才是作文评改训练的最终目的。要鼓励学生敢于下笔,哪怕只是更改一个错别字,更换一个标点,对于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收获,也比教师精批细改得体无完肤强得多。当学生能有效地进行自批自改时,他们的个性将再一次得到全面张扬。

当然,我们崇尚个性化的评改方式不代表我们就放任学生去批,教师对此不闻不问。教师既要对学生进行批改方式的指导,又要适时地对他们的成绩进行鼓励,对他们的真知灼见加以肯定,同时也要对他们所做的不恰当评改加以修改,让学生的个性体现越来越具有人文色彩。学生修改后的作文教师进行再次评阅,既要对习作者本人作品进行评改,又要对评改人的意见进行审阅。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要让学生针对同学和老师的评改,作出信息反馈。在实践中,每种方法我都和学生精心实施过。我们根据实际的习作题目要求,灵活地选用这几种方法,学生习作的兴趣越来越高,评改习作的能力也越来越高,习作的个性化特征也越来越明显。

也许有人会说,这样评改作文,教师不是很累吗?我想说的是,当你发现越来越多的学生评改已不需要你二度审阅时,你还会觉得累吗?当你发现我们学生的习作越来越富有个性色彩时,你还会觉得累吗?当你发现我们学生的人格魅力不断提升,越来越具有个性特征时,你还会觉得累吗?教是为了不教,任何果实的收获都是需要付出一定的艰辛与汗水的。我相信,只要我们从个性化入手,更认真、更细致、更科学地去做好习作评改的工作,就能让作文真正成为学生张扬生命个性、激扬文字、放飞想象、袒露心灵的途径。

(瓦房店市工农小学)

猜你喜欢
评语个性化习作
流沙河语录及诸家评语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作文评语探讨
如何写好作文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