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语文教师在新课改下的主导作用

2009-06-13 05:51吕苏红
成才之路 2009年12期
关键词:学法情境目标

吕苏红

一、 教师要言传身教,用言行感染学生

江泽民提出:“教育创新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一样,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教育创新中承担着重要使命,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教师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对学生具有重要影响。”在教学中,语文教师的“主导”要活现于师生共同钻研、教学相长中。语文教师的敬业精神、渊博的知识、明辨是非的能力、言行一致的作风,无不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而教师积极进取、自我发展的行为又昭示出“学无止境”的真理,教师的形象魅力、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的学识魅力、教师的个性魅力像“细无声”的“春雨”永远滋润学生的心田。

二、 教师要精心组织课堂教学活动

课堂教学是落实新课程改革任务,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主战场。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使学生学有目标、学有内容、学有所获。首先,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教师要发挥主导地位,从认知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来制定明确、全面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始终围绕确定的目标来学习,克服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造成的费时低效现象。其次,确定重点难点,解答疑难问题。语文教师需要对教材熟悉在心,对学生充分了解,这样才能恰当地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注意理解和掌握,并给学生以准确精炼的解答。再次,确定教学方法。语文学科方法多种多样,“教无定法”,常见的有:朗读法、讲读法、谈话法、讨论法、读写法等等。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发挥主导性,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情况来确定最佳的教学方法。

三、 教师要进行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人到学校上学,不只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应该是获得多方面的学习能力,学会思考。”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把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放出来的重要措施。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就是给学生的学法指导,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并掌握规律,形成能力。在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考、领悟的能力,并及时提示他们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包括预习、记笔记、练习、复习、质疑等,还要在学习过程中指导学生听课的学法、复习的学法、应考的学法等。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的途径是多方面的。提供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就能做到为学而教,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使他们逐步由“学会”到“会学”,不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 教师要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术学习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优化课堂教学,就要靠语文教师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生动活泼、愉快宽松的教学氛围。语文教学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门艺术,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就应该注重课文本身的情、趣、义、理,充分运用教师教学的基本功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一种渴望学习的冲动,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要优化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氛围,必须发挥语文教师的主导作用,首先要做到把真爱带进课堂,语文教师站在讲台上,应该把爱的目光投给每一位学生,把和谐的微笑洒向每一位学生,把尊重的话语送给每一位学生,让自己的真爱充满整个教学的课堂。其次要把情境教育引进课堂。语文教师的感情应该是最丰富的,一走进教室就应该激情洋溢,做到全身心投入。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写得很美的情境,蕴涵着丰富的美好的思想感情。我们抓住这些情境,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启发、教育,既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体验到其中美好的思想感情,精神得到陶冶,又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还要把激励引进课堂,教师要想方设法点燃学生求知欲望的火花,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语文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把教材中描写的生活、表现的思想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思想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到教材的内容和自己的生活、思想靠得更近了,从而更感兴趣,更积极地参与教学。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写到抓蟋蟀、挖何首乌、吃覆盆子的情景,我们可以让学生把童年的生活与这情景联系起来,学生就喜形于色,兴趣盎然。创设出民主和谐、生动活泼、愉快宽松的教学氛围,就能保证素质教育目标的完成。

(大城县第一职中)

猜你喜欢
学法情境目标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二元一次方程组”学法指导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学法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