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宝荣
正如众多评论家所指出的那样,“四梦”之中除《牡丹亭》为广大观众所耳熟能详外,其他三出都鲜为人知。此次“上昆”集中精力同时推出这四出大戏,既显示了自身的整体艺术创作实力,更向世人表明其在继承、发扬中华传统艺术精华方面的意志与魄力。
我有幸观赏了《牡丹亭》与《紫钗记》,两剧并置,不禁令人产生不少联想,相同之处便是昆剧艺术自身所散发出来的独特魅力。此次《牡丹亭》演出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一部由众多昆曲名家联袂出演的“菁萃版”,观众前来欣赏的主要目的,更多的是看这一位位名家身手不凡的表演。不过这又何妨、中国人欣赏戏曲的方式从来不似西方人——我们大多是冲着不同艺术家的表演风格欣赏其拿手好戏的;《紫钗记》中,风华正茂的黎安和沈昳丽尽管尚未达到大家们那般炉火纯青,但也是唱念做打无不引人入胜。
不过不同之处还有更多的。《紫钗记》的故事属传统爱情模式,是才子佳人式的,汤显祖原著长达53出,全本照演的话至少能演上两个晚上,在故事层面上也没有其他“三梦”那样富有传奇性、情节跌宕起伏,因此整本演出自然“少人问津”;在导演层面上,几无先例可循,笔者此前从未有缘观看到活生生的演出。如此一来,观看《牡丹亭》的出发点与心情也与观看《紫钗记》颇有不同——若说观前者的目的主要在于纯粹的欣赏,那么看后者则在于发现和学习了。此次上演的改编本,将冗长的故事浓缩精减,将剧情聚焦于李益与霍小玉的爱情之上,有利于充分发挥昆曲的抒情特长,也只演了一个晚上,既让观众过足听曲的需求,更适应了当下观众的欣赏习惯。导演以充沛的创造精神贯注在对于全剧的气氛烘托与节奏的把握之上,并未因剧情的故事性弱、抒情性强而显得迟滞拖沓。
然而,笔者还是更倾心于《牡丹亭》。这倒不全是因为笔者对其剧情更了解、对其唱腔更熟悉,更非因其演员阵容更豪华,而是因其整体审美效果更为符合中国戏曲本身的特点。众所周知,传统戏曲讲究简约空灵,一桌两椅足以表现大千世界,七八个龙套代表千军万马。在以少胜多、以简去繁的戏曲舞台之上,演员的表演艺术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观众的审美需求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这种堪称“极简主义”美学,自成一体地傲然屹立于世界剧坛,也获得了西方现当代戏剧大师的青睐,成为当代戏剧变革进程中的一面旗帜。《牡丹亭》以干净明快的舞台为各路名家的表演提供了巨大的表演空间,使观众自始至终聚精会神于其一招一式,得意时甚至会闭上眼睛,用心聆听那“人间难得几回闻”的仙曲。
反观《紫钗记》的整个舞台设计,服装、灯光直到调度,可谓流光溢彩、美轮美奂。这个举动,在讲究感官冲击甚于心灵对话的当今是不出人意料的,然而之于昆曲本身多少有些画蛇添足。君不见前有《牡丹亭》“一桌两椅”,外有《空城记》“一堵砖墙”,把一切都交付给演员。而在《紫钗记》中,比如多次出现类似城楼的装置,固然简单明了地交代了人物所处的地点,又用“光影”营造了边塞独有的荒漠景象,但观众的眼球被这些“光”、“景”吸引过去之后,在体会人物情感和欣赏演员表演方面自然分心分神了不少,反而减弱了昆曲自身拥有的魅力。
最后要提一笔的,是一个小节。笔者看了三场演出,在每场结束后,在观众的欢呼鼓掌声中,有不少脱下戏装身穿便装的演员走上舞台。这个小节虽与演出本身无关,却涉及昆曲艺术的整体形象,不但破坏了两三小时给人营造的雅兴,更破坏了艺术整体,也包括了艺术家应有的敬业精神,如此“混杂”的谢幕,希望以后能有所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