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双月本末

2009-06-11 10:22
延安文学 2009年2期
关键词:汉学作家文学

作家徐来遇刺住院

2月14日(情人节),作家徐来在北京万达广场单向街书店签售他的小说《想像中的动物》期间,被一身份不明凶手刺伤腹部,后凶手逃逸。徐来被送进北京朝阳医院紧急手术治疗,伤势不重,目前情绪稳定,祝愿他早日康复。希望早日缉住凶手。一个作家在公众场合遇刺,建国以来尚属首次。在一个和谐社会,一个作者连签售的安全都无法得到保障,从抗议于丹到掌掴阎祟年到刺伤徐来,严重程度在逐步升级。徐来,江苏人,神话谶纬爱好者,博客“钱烈宪凄发言”的主人。曾供职于京沪多家媒体,担任记者、编辑、评论员。作品曾获第三十届香港青年文学奖小说高级组冠军。有人推测,刺杀是因为他的博客文章引起。饶有意味的是:另一位作家徐晋如原定于2月15日在单向街书店万达广场店举办的讲座《孔子与民主时代》,由于书店方面的原因而被迫取消。

中国文艺理论研究现状调查

三十年来,中国学术界走过了西方文论近一百年的学术历程,其中利弊颇值探讨。马驰先生不久前撰文指出中国当代文艺理论研究现状暴露的三个问题:1、对社会思潮的关注过于对文本的重视。2、对新潮理论的追逐过于对基本问题的研究。3、对西方文艺思潮的引进过于对中国现实问题的关怀。这三个问题的倾向性表明,对理论的关注往往影响到了我们深入世界本身,尤其是对于中国当下复杂而脆弱的文学环境,我们简直不能使理论发挥它真正的影响力。所以,歌德当年所倡导的“世界文学”的概念,暂时还不会出现,因为中国文学现在仍然缺乏直接参与世界的能力。无论是在创作上抑或是在本土理论的重建上,我们也许都没有真正的创造性提供给世界。中国当代文学直指人心的时代尚未到来,它的世界性焦虑是虚拟的,它急切的想要表达的民族性标识同样值得怀疑。

汉学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近些时日,一批主题近似的学术论文相继发表。其中包括赵学勇、田文兵的《“汉学热”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李怡的《何处的汉学?怎样的慌张?》,阎嘉的《错位的尴尬》,李继凯的《直面“汉学”的文化偏执》,王又平的《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拓展与“海外汉学”》等。学者们指出:汉学家以异于大陆学者的研究背景、思维模式、研究心态、研究方法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得出的研究成果对于中国学者的研究有很大的触动和启发,对传统文学史研究观念以很大的冲击,拓展了学术视野,丰富了研究方法,其研究可资借鉴。但是,有很多的大陆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者现在言必称王德威、夏志清、李欧梵等人。温儒敏指出,这些年来有些现当代文学研究者和评论家,甚至包括某些颇有名气的学者,对汉学(特别是美国汉学)有些过分崇拜,亦步亦趋。他们中有些人已经不是一般的借鉴,而是把汉学作为追赶的学术标准,形成了乐此不疲的风尚。他们写的“仿汉学”的文章大多缺少对于历史的同期和理解,连行文语气都像是那种生硬蹩脚的翻译,缺乏自主创新,是一种简单的学术克隆。论者指出,我们可以借鉴外来学问,但是不宜把汉学当成本土的学术标准,对于问题的发现、问题的构建和方法的选择,应该建立在自己扎实研究的基础之上。学术界热趋汉学,究其原因,应该研究心态的浮躁、研究过程流于表面、研究行为的名利心理造成了部分学者的侏儒心理、崇洋媚外以至于挟洋自重。

汉字:繁简之争

全国政协委员潘庆林不久前提出议案,建议用10年时间分批废除简体汉字,恢复使用繁体字,并提出三条理由作为支撑。此举一出,上下哗然,网上争议铺天盖地而来。支持方约有三种意见:简体字和拼音化贻害无穷;简化字是山寨汉字;恢复繁体字势在必行。2月初,媒体报道季羡林先生发表了“四点国学谈话”:读古文须读繁体字;汉字简化及拼音化是歧途;古文今译毁灭中华文化;振兴国学须从娃娃抓起。否定方最激烈的意见来自王干的文章《简化汉字是盛世中国脸上的一颗痣》。而主张简化汉字最有力的评述来自河南大学的王立群。他依据秦代汉字改革的历史,竭尽可能地论证了文字规范从简从俗的两大原则。王立群从自身的历史学智慧出发,给出简化汉字的三条生存理由,颇有针锋相对之意。

剥开文怀沙式的画皮

近十年来,“楚辞泰斗”、“国学大师”、“百岁老人”文怀沙游走在文化江湖与庙堂之间。近日,知名传记作家李辉公开强烈质疑文怀沙虚报年龄、“文革”中并非蒙冤实因“猥亵、强奸妇女”入狱,所谓的学术成就也仅相当于中学教师的水平。一时间波澜迭起!虽然如此前其他文化事件一样,“名人效应”迅速在媒体和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可不同之处却在于,不仅仅在坊间,来自学术界的反响更为强烈。评论家朱大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剥开文怀沙式的画皮,这应该是中国文化界自省的一个开头,它跟以前有所不同的是,这次的“揭秘者”和后续批评者,都不是普通网民,而是文坛知识分子。“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大众狂欢,而更像是知识界的自我反省和自我清算。”国学繁荣的表象背后是复杂的人性斗争,学术贯穿人生谈何容易,“死矣盆成适”,孟子的预言提醒我们建立在细节之上的命运最终仍将被时间击中(即纸包不住火)。真是真非安在,人间北看成南?世人大抵是其所是而非其所非,是非之争从来就不是一个道德式的拷问,往往缘于利益冲突。

王安忆反击张颐武

“从文学创作来说,2008年是个小年,一线代表作家贾平凹、莫言、王安忆、刘震云等都没有推出作品,他们的空当期造成社会对文学界的关注不够多。”北大中文系教授、评论家张颐武不久前发表的这番言论,遭到了作家王安忆的猛烈抨击。在作协举办的《上海文化》新版研讨会上,王安忆直言:“你可以说我表现不好,但不能说我不写。评论家不看作品就做出如此判断。而由此引发的种种判断,令所有的东西都变成了谎言。”有人跟着指出,当前评论家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对生活和作家的创作都缺少深刻的体察和精到的感觉。一些生活在大学院墙内的评论家远离社会生活,再加上他们从读硕士、博士所受到的从理论到理论的专业训练,又缺少直接创作的实践,使得他们谈起创作来总是“隔靴搔痒”。他们最大的长处是把“吃饭”这样简单明白的事情,说成是“生物本能驱使的摄取热量进行转化分解并最终循环排出体外的单向度闭合流程……”

《怀尧访谈录:贡献者》引起关注

近日,《怀尧访谈录:贡献者》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结集出版,很快引起文化界的关注。著名专栏作家韩浩月在《华商报》撰文,称赞这本书“是一群生活在喧闹时代头脑清醒但又富有自嘲精神的知识分子群像。”访谈录的作者吴怀尧17岁退学赴京从事编辑工作,21岁时便担任某财经报纸的封面报道记者,期间因制作“中国作家富豪榜”而闻名,2008年开始推出“怀尧访谈录”,与朱大可、阎连科、何三坡、陈丹青、阎安等十余位文化名人进行对话。与平时的文化访谈所不同的是,在对话中,吴怀尧并没有局限于文化话题,与访谈者展开的谈话范围拓展到了童年经历、个人成长等内容,让读者了解了文化名人的生活化一面。这个特点也被延续到以后的系列访谈中,成为”怀尧访谈录”的一

大特色。他倾听和追问的重心,并非是采访对象的成就和辉煌,而是他们追求和探索的过程。

汉字:通拼之争

“通”指通用拼音,是蒋氏入主台湾后推行的注音符号,采用中文拉丁化拼音法,其历史可上溯到1918年。通用拼音与汉语拼音其实只有三个音不同,但二者使用起来却造成几何级数的差异。统计显示,通拼造成48%的词语拼写形式与汉语拼音产生差异,导致交流阻碍。由于汉语拼音已经被联合国确认,成为汉语之国际认可的拼音方案。故而,2008年9月16日,台湾教育部门决定放弃通用拼音,改用与大陆一致的汉语拼音。台湾地方政府于今年3月2日宣布,用11个月统一中英文对照表,完成汉语拼音的政策层面的操作。论者指出,通拼之争,看似学术之争,却隐含着“统”与“独”的理念之争。当然,也是语言生态在全球化时代的必然演绎。

当代文学的五种民族寓言类型

杰姆逊以为:“第三世界的经典文本,总是以民族寓言的方式投射作家的政治抱负:命运的故事包含着大众生活和整个社会受到冲击的定位指涉”。近日仿佛是为了回应杰姆逊,评论家聂茂先生总结了中国当代文学所具有的几种民族寓言类型:1、道德寓言。体现在“朦胧诗”作品中。2、文化寓言。表现在“先锋小说”文本中。3、伦理寓言。以王安忆、刘恒为例。4、民间寓言。体现在所谓“新写实”作品中,以方方《风景》为例。5、幻象寓言。以莫言为例。聂先生强调,这五种类型并非要画地为牢,或对号入位。他旨在揭示中国作家对生活的把握与提炼,寓言最终将在写作中被超越,一种经过严密重组的心境印象会出现,这才是文学的意义,文学不是为了讲道理,也不是要为中国文化代言。

周有光先生自谈对于现代汉语的贡献

“河北人民出版社在1981年出版《中国现代语言学家》(第一分册),所收范围自1898年《马氏文通》始,收录30人,我被列名其中。到20世纪末,29人都作古了,只有我一人走出20世纪,进入21世纪。我是幸运的漏网之鱼。”——周有光先生在《世界文字发展史》新版序言中肯定了他一生的事业。如今,我们在电脑、手机上面输入拼音,就能转换成汉字,这归功于周先生他们那一代人所研究制定推行的“汉语拼音方案”,从国语罗马字到汉语拼音方案,周先生五十年心血所聚,成就了今天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汉语拼音。“花这么长时间来仔细设计这套方案,不是无益的。如果当年留下一点马虎,今天会后患无穷。”——先生这样说并非危言耸听。百岁高龄的周先生,仍然在思考中国符号学的未来,他的学术既融入我们的生活,又超出常人的理解,一代学人为了打开世间方便法门而上下求索终生不倦,也许这就是学术之所以为天下公器而又无法被人理解的真正原因。

张爱玲遗著问世

张爱玲最后一部小说《小团圆》,尘封多年后终于曝光。在这部类自传小说中,张爱玲首次写出与胡兰成这段让她神伤一生的爱情,皇冠将在廿四日出版。张爱玲早在一九六O年代,便已动手写《小团圆》,张多年后把初稿给好友宋淇,宋淇写了六页的回信劝张不要公开。理由是读者看了“不会注意文学价值”,只会认为作者是在写自己的经历,并引起非议。张爱玲过世后,《小团圆》遗稿放在皇冠社长平鑫涛家中。平鑫涛曾表示,张爱玲生前表示要销毁《小团圆》,他也以为不妥,打算永远锁在保险箱中。如今重新出版,据说是宋淇之子、也是张爱玲文学遗产执行人宋以朗的意思。根据看过《小团圆》原稿的一位作家表示,张爱玲虽未明写女主角就是自己,但张在序中写道:“这是_个热情故事,我想表达出爱情的万转千回,完全幻灭了之后也还有点什么东西在。”

金庸获奖

3月4日,“世界因你而美丽——2008影响世界华人盛典”公布本年度首个大奖,金庸获“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该奖由凤凰卫视及凤凰网策划发起,中国新闻网、北京青年报社、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新浪网、香港文汇报、新加坡联合早报、美国侨报和北京大学等机构共同主办。此前两届分别授予杨振宁和袁隆平,这是该奖首次授予人们社科领域的知名人士。金庸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能够得此殊荣他很开心,如果说能在弘扬中国文化方面做一点事情,让世界更多地了解和欣赏中国文化,他很欣慰。令人惊奇的是,金庸对记者表示自己在博士毕业后可能会重操旧业写武侠小说。以期待开头的事情最好能够以喜悦结束——希望金庸能够给读者带来惊喜。此奖娱乐味十足,结局究竟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

政协常委提案“开放”,英语考试

3月4日,全国政协常委王新陆向两会提交了一份提案。该提案包括要求教育部门开放英语考试,不搞英语一刀切,高考不一定非得考外语等内容。提案已经争取到30个委员签名支持。据报道现在许多幼儿园在搞双语教学,甚至有孕妇开始外语胎教。有人质问,一门外语在我们这样有着悠久文明的泱泱大国大出风头,外语真的有必要被拔高到神一般的高度吗?论者指出,全民英语化,只能让中国误入歧途。最新的消息显示,教育部门表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不得参加外语等级考试。但愿这只是开始。

陆天明再次“炮轰”郭敬明

作家陆天明元月底在自己博客发表《怎能对这样的人文信号置若罔闻?!》一文,再次炮轰郭敬明。起因之一是一家著名电视台举办了一台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晚会,电视台方面请了方方面面的代表人物,其中代表当代青年作家的就是被法院裁定抄袭而不肯认错的郭敬明。起因之二是郭被一家文艺出版社聘为副总编。陆天明认为,这是对青年一代尤其是青年作家的侮辱。有论者指出,陆天明当年以作协主席团成员阻止郭敬明加入作协未果,这就表明陆在作协未进入决策核心。现在又对这事发表意见还不如自己好好写书,或者搞一个出版社的总编当当来证明自己宝刀未老。当事人郭敬明和长江文艺出版社对此保持了缄默。

张贤亮新作遭批

今年初,亦商亦文且沉寂多年的作家张贤亮在《收获》上发表了一篇叫做《一亿六》的长篇小说,讲述了一个“借种生子”的故事:商界巨子王草根急需生个男孩传宗接代,岂料他的精子荡然无存;优生专家刘主任意外发现某俊男对性懵懂无知,竟然拥有绝佳精子;各方人马为这个号称一亿六的优异“人种”展开激烈的争夺战……小说甫一刊出即引发争议。但这次的争议,却让张贤亮不那么高兴。因为这次跟过往他所受到过的“争议”不太一样,以前的“争议”是褒贬不一,而这次却几乎是一面倒的质疑:题材太过离奇、形式太过荒诞、描写太过低俗。据张贤亮“自辩”,他的这部小说反映了医疗、教育、就业、环境危机和法制漏洞等当今社会方方面面的现实问题,如今没几个作家有这等勇气。

作协招安写手

湖北省作协日前修改了入会细则,对网络文学作者入会条件作出规定:在各大文学网站发表的文学作品中,获奖(网络奖)作品、精华贴或转载贴达30万字,开个人文学博客3年以上,写博字数在50万字以上,或连续担任文学版主3年以上者,可以申请入会。湖北省作协主席方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虽然此前已有网络写手成为会员,但这是该省作协首次在体制上肯定网络写手的入会资格。

地震诗歌的喜与忧

日前,国内第一部汶川诗歌的评论专著《汶川地震诗歌漫谈》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上编是宏观评论,下编是所谓的“微观上的鉴赏性评论”,即作品鉴赏。与“地震诗歌”命名者信心满满迥然异趣的则是来自各界的批评质疑之声。《文学报》2069年2月5日对《小说评论》主编攀国平的访谈中,我们会听到一种独特的声音:“这些年来,文学丢失了最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良知勇气。在许多公共事物上,在许多精神探求上,中国作家采取的是集体缺席,集体回避的方式。”“文学在整个社会文明的进程中,不说是个失语者。但至少是个迟到者。”对照两年前诗人王家新在《文艺研究》上提出的诗人在“自由”与“关怀”之间无从选择的说法。我们会感到:汶川诗歌现象的意味是深长的,甚至是永恒的,远非今天我们意识到的那么简明。

猜你喜欢
汉学作家文学
作家的画
作家谈写作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我们需要文学
杨联陞《汉学书评》出版
汉学方法论值得关注
《国际汉学》增刊征稿启事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当“汉学”被缀以“主义”:汉学主义笔谈
大作家们二十几岁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