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 勤
D
大规模
我是指大规模动用语言的能力。
地震
地震在地质史(地球史)上大概起过十分积极的作用吧!今日地球之面貌与当日所有恶劣反常现象均有密切关系。而所谓反常正是常而已。人类的历史过于短暂,地球习惯自身的历史又过于漫长,人类还不太习惯。人类不惟不习惯自身的历史,不习惯文明,惶论习惯自然?自然的时间单位(时段)人类无法接受,动辄以百万年计,人类当然不能把握。无奈宇宙中的天体一直就是这样过渡的。它们有的是时间。人类,是真正的新品种。于是我想,幸许只有类的存在才略具意义吧?在此我仍然谨慎的使用一个略字。物种消灭的例子也实在太多。人类的谦虚十分必要,而不仅仅是懂得而已。
地球仪
需要一个地球仪。我再也不想走遍世界,纵使与即将灭绝的物种相逢也无济于事,它们渴望着未来划向命定的深渊,而我,久久不肯撇弃那些视之如新的古老人生。地球一直在矛盾中运行,无论哪个方向都已偏离,你的跟随与拒绝同样没有用。需要一个地球仪,而不是要你表个态,而不是要与山水相依。
典型
雨果:“我歌颂她,我爱让娜和她那高耸的布列塔尼人的乳峰。”罗曼·罗兰:“在她的眼睛里发现了整个以色列族的灵魂。”叶芝:“所罗门亲吻着她的阿拉伯眼睛。”米修:“少女的面容上标明了她们从中出生、从中长大的文化。”——以上四位诗人,都发现了美人之美的关键。因为他们的观察力,一种美的典型随之出现。美人代表着各自的种族奔赴世界,她们的美不断的证明了以下这个简单的道理:“美从来就不是属于个人的。”
东方
雷奈·格鲁塞教授的《东方的文明》中译本十年前已由中华书局出版(常任侠、袁音译)。格鲁塞是法国杰出的东方文化学者,这大书的第三卷就是《中国的文明》。他对中国诗歌的领悟着实非凡。他说:“在中国诗中,我们发现它记录着各种微妙的意念,并似乎畏避着繁复庞杂、甚至过于具体的有形事物。一种印象的诗,用有力而往往是简洁的文字记载下来,在印象变模糊之前仅仅是暗示一下。这种诗并不寻求具体的印象,如印度那样从玄奥的灵感降到映象的物质世界中,而似乎永远是从现实的出发点超越至无影无形且不落言诠的境界。它对自然界(设想为一切无能名状事物的象征)的心醉神迷乃是纯粹本土的精神状态。这种精神状态是中国人思想中最经久不变的因素之一。我们发现一种有内涵秩序的艺术理想,潜在于弥漫至事物的神秘感和隐藏的宇宙力量之中。这就是区分中国美学理想与所有其它古典文明(不论是埃及、迦勒底、希腊,还是印度)美学的差别之处。宋代的水墨画大师,使线条刚一开始即被淹没于迷雾中,让我们只能一瞥这风暴之灵魂所潜伏的无限远方。”——这位异国的学者的确慧心澄照,他指出唐诗深刻的影响了宋代绘画,水墨的虚实一旦与空灵的诗歌相与并进,那画中的全部景色正是在唐诗中被反复摄取过的,诗人前身应是画师,而画师此生俨然是一代语言宗匠!——王维如此自信(“宿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
短
我找不到时间的开始,我并不悲伤。从造句的角度来说,对于人生如同旅行之类的句子我并不反感。我不喜欢将悲伤带入此种短暂的旅行,我酝酿着更为持久的情绪,一种随着波动而动的变态,一种成长的蜕变,而不仅仅是变幻。也许,我甚至不懂得欣赏风景,厌倦于它的变。我存心难为自己,与同行的诗人信口开河,摆出一幅没有准备好的样子,准备随后调整投入的姿势。这有点像运动员在极短的时间内调整入水的姿势,巧合的是,我又一次遇到“短”这个字,并且摆脱了它的形容词形式。短,是我们最终能够感觉到的东西。你不能因为找不到时间的开始,对我说你无法理解“短”。你不能用一生的时间说“爱”。
E
饿
最初的生命形态如何确认自己的特征,我不知道。本能学说的解释同样不能令人满意,性冲动的玩笑几乎接近于周星驰的台词,至于科学界的能量论(熵),也是已然之后的圆场,但是这个能量论中蕴涵的往而不返的精神着实教人感动,岂止是逝者如斯!生命呵生命,你别和我说,“在饥饿的日子里我拥有平淡的表情”,也许这就是传说中的“致虚极守静笃”,而饱暖思淫欲的现实生活早已被类的生存反复证明,穿过亿万年存在的海洋、穿过物种突变与衰灭的劫难、穿过窄的羊的以及道的玄牝之门,我还是我,我感到饿。
徐悲鸿论美术鉴赏的时候提到过“饿”的影响,他说,在卢浮宫看东西的时候,往往饿的要命,但是灵感涌动没有理解不了的困难。是的,我们的八戒二师兄,吃饱饭后甚至连西天也不想去,他体会到的快活与自在也是真实的。但是从饿到饱,似乎都在同样的立场上证明着什么?拥有平淡表情的是诗人,写下引文中那句诗的是宗霆锋。诗人所代表的我,时刻面临着食物的诱惑与摧残,他注定无法找到一次性解决的方法,而所有的尝试才恰好完成了某种神秘的无耻之旅。真正的轮回一旦实现,饿的制约或许能够取消。但是,只要我在,与乍相邻的就只能是我。
Easy
读到“流光容易把人抛”的时候,我想起了这个简单的英文字Easy,虽然在复杂的文学情绪中这个外来词汇不能全部印证这首词中的情调,但是任何语言都没有这种野心,全部与语言无关,这挑逗起语言学的研究。如同真正的写作总是挑逗起性欲一样,蒋捷在词中所用的“红了、绿了”的确太艳,这位寂寞的词人除了听雨之外,也看雨中的芭蕉,也吃樱桃。当然,吃樱桃容易(Easy)写出这阕词难。陕北民歌中说“樱桃好吃树难栽”,写作是栽樱桃树,读者感觉到的只是一片红与绿。
Europe
Europe(欧洲)这个词对于中国人来说,在最近一百年中充满了傲慢与偏见。伴随着圆明园的火光这个词被来自他们本土的诗人雨果钉上了耻辱的十字架。更早的时候,马可波罗的游记夸张了东方的魅力,据说已经引发了欧洲的欲望,而歌德对中国文化的爱慕倒是令人感动,但是历史改变了中国的命运,最后,欧洲成为一个灾难的原因。
F
法门
都知道法门不二,都知道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都知道法非法非非法合非非法,都知道门无门无无门入无无门,都知道道可道非常道,都知道苟非其人道不虚行,都知道大易之幾所存者化,都知道风月无边年华如箭,都知道物理之后形而上学,都知道诗言志可是尔胸中毕竟有何志,都知道思无邪可无中已经生有,都知道一以贯之可一在何处。终于不知道了。所幸,都中并不包括我。庄子通过齧缺与王倪的对话颠覆了都知道:“你知道万物有共同的标准吗?我怎么知道呢?你知道你所不明白的东西吗?我怎么知道呢?那么万物就无法知道了吗?我怎么知道呢?”庄子又说:“知道易,勿言难。”
翻译
翻译有什么不好呐?理解力的神奇转换,,重
生与轮回。程千帆先生说理想的翻译如同“佛陀转世,仍是高僧;天女下凡,依然美妇”。、——翻译使信仰重回人间,使智慧成熟。翻译如同镜子照鉴事物的本质,虚幻而真实,保持了一定的距离,使我们对事物本身产生了真正的渴望。没有翻译,何其乏味!佛经的翻译词汇如今已成为我们的日常用语,比如“皆大欢喜、不可思议、等等、众生、慈悲、眼界、意识”,这些词语正是从翻译中酝酿出来的,为理解力找寻它最恰当的落脚地。往世的翻译宗匠为汉语言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那是他们意料中的事,他们从来不作没有把握的事。翻译所历经的漫漫长途简直难以想像,古人所谓的“九译来华”并非虚语。——同样是处于生存中的真切的意识,因为语言的不同而呈现出纷乱的茫然,辗转寻绎,屡变其声,终于使意识在更为普通的层面相会了!译者,变也,通也,传也。译的言字偏旁始终在提醒我们语言的偶然性与自发性,它仅仅是存在中极为精致但也是相当脆弱的某种载体。每一迻译,辄失其音,此种纯粹的民族声响于是在另一种声音的承接中得到保存。翻译,毫无疑问的成为语言的涅槃,这是真正的神话!语言比人本身享受有更多的不朽的机会,人类借它们实现着历久弥新的渴望。翻译的本质是一种语言可能性的最大程度的探索,甚至是极端的要求与超越,翻译不允许不成功,它没有退路。它需要克服所有的阻碍,如同在风中展翅,克服了引力与摩擦力,三番五次,乐此不疲。1928年,年青的郭沫若译毕《鲁拜集》之时,真仿佛提刀在手踌躇满志,他说:“有好几首也译得相当满意,读者可在这些诗里面,看出我国的李太白的面目来。”——翻译有什么不好的?
方言
语言的本质是方言。方言是类的原始认同,普通话是类的扩展与追逐。从扬雄《方言》以来的传统又一次将古老中国的地域特色以丰富的词汇暂时划分开来,生不同音,语不同调,表达与沟通是那样的迫切与匆忙,有限的文字与变幻莫测的发音令人沉迷,直到每一个人都找到各自的故乡。儿童相见不相识的感慨转化为迭宕的诗意,无论是儿童还是老人都笑了。正是这转瞬即逝的语言如今将我们连在了一起,在人情冷暖之中我们又能作出本能的选择与认同,语言就这样凭借着方言的形式复活了。也许方言正是在此种最大的局限性中实现了它的确定性,就仿佛个人的密码数字从无穷的排列组合之中脱颖而出一样。那么,一切语言学的著作,就是要帮助我们廓清可能的障碍,将我们从表达的挫折中拯救出来。
分手
朋友们之间一次又一次的分手并非关键,重要的是他们把离别转化为一种默契,从而设身处地的总是为对方着想。他们所担心的只是“西出阳关无故人”、只是“明朝酒醒何处”,但是他们又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还是在孔子的时代,一个叫司马牛的学生向子夏诉苦,说自己是独生子女,羡慕别人都有兄弟姐妹,子夏却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你又什么好忧心的!君子凭借自身的修养结交朋友,总也不会感到孤单(德不孤必有邻)。——儒家这种极为亲切的思想,构成了日后中国人处世的方针,人伦之本一旦确定,朋友之义也就显然了。
弗洛伊德(Freud)
在思想界,引起不安的文字一旦印行成为经典著作,也就没有人再去过问了。一切只能等待,等待循环,然而那种美学上的循环来的却并不容易。阅读中想到某人的理论总是危险的。何况又是这么现代的理论,说它现代不是从时间上来定义,而是指它的思考方式(对写作的理解),这样我们就可知道,在历史中一向就不缺乏所谓的现代派。如果从积极的方面说,现代派所要求的意义是比较容易得到满足的。但是唐诗不止提供这些,诗歌的意义总是众说纷纭(歧义迭出)。兴、观、群、怨四个字以外,不知要加上多么字才确凿?但是有时,我们却又觉得这四个字委实已经太多了,我们有一种一言以蔽之的倾向,——这本来是弟子们为难圣人的借口,圣人却早有准备,缓缓的说“思无邪”、说“吾道一以贯之”、说“忠恕而已矣”,等等。圣人用心如镜,力图澄清古典的大义,使古典成为一面神镜(空空如也)!这样,超越语言就比较简单了,超越一切形式的可能性产生了。所以,我们在文学史上经常看到的排列正是:唐诗、宋词、元曲之类。当然,事实上不可能是这么简单的线性发展。文学不存在发展问题。因为人的进化不是以牺牲某种固有的美德来换取的,人的确没有长出角来,不是吗?人的本质一旦确定,他所要求的抒情形式也就落实了。于是,在此背景之下,我们才可能真正了解弗洛伊德的伟大意义。弗洛伊德所要求的创造性正是出于对治贫困的现实、生存的物化以及诗性的消解,夜晚都不存在了(电的能力),梦在哪里?于是,白日梦产生。一切荒诞的流派均作如是解。横扫欧洲的现代派作家仿佛致力于证明弗洛伊德的理论,但是,紧接着,当他们又要横扫中国的时候,却遇到了一股巨大的消解力量,来自古老文明的防御体系。论者往往会以为百年以来的中国面对西方简直一败涂地,因此竟连中国的背景也一并抹杀否定。但是俗语说的好,不看僧面看佛面!这一过程紧张的耗费了一百多年,直到如今,我们仍然在等待如来、等待历史中的长者露面。需要真正的历史观念来看到这一切,需要以更大的尺度来衡量人类的灾难与幸福,需要从古老的生命中引入活水,那时我们就又能看到旋转于苍穹的自由星体,看到一个亘古的天地在日夜交替中常新。那时,也会看到人类一贯的表达与表情,听到他们的歌唱与赞美。文学史的辉煌也许只有这般理解才可能得到更加坚定的启示,要知道,文学史三个字折磨着多少初步文坛的写手。那正是因为他们欲借此达到不朽(对他们来说这是唯一的途径),操笔之时何其惶恐,纷挫万物的勇气到底从何而来,表达的迫切与精准从何而来,而且,没有人会告诉他们如何写!诗人承前启后的命运何其悲壮,那么我们,只能从阅读当中开始,再一次接近大手笔在朦胧中展开的大海!众所周知,诗人总是有更大的企图!
弗罗姆(Fromm)
他老人家写过一本极伟大的书:《被遗忘的语言》。在书中他指出,存在着一种被遗忘的语言。这种语言以各种奇妙的方式出现——梦、寓言、童话、神话、传说、诗。这种语言是存在于人类历史的各个阶段及所有文化中的一种通用语言(universallanguage),这种语言是象征性的,在这种语言当中人类的理解力、创造力大大增强,他们从象征性的启示中获得了比在现实中多得多的智慧,在梦中,普通人可以变为诗人。这种被遗忘的语言是我们人类真正的母语,它的表达更彻底、更绝对,不容质疑。这种语言在时间中沉淀为民族的记忆与集体无意识。这种语言天然的具备了文学作品所有的要素。
符号
语言既是符号,则问题不断、疑惑不断。我们何时承认了此种符号?符号如何可能?符号已经被超越?超越符号是没有意义的?符号本身无法超越?超越之后还要面对符号?符号使用之时已经包涵有无穷的超越?超越针对另外一些东西?符号需要纪念、不需要理由?纪念的方式就是使用,就是不要试图去摧毁它?毁灭的本质不变,所以不必再假手于人力。所谓“细推物理真”,得其环中。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