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公治水

2009-06-11 10:22李荣欣
中学生百科·悦青春 2009年5期
关键词:叶公好龙叶公楚国

李荣欣

我国古代寓言“叶公好龙”的故事家喻户晓。喜假龙而惧真龙的叶公,成了口是心非、虚伪者的象征。而据史料记载,河南省的叶县,春秋时代确实有位姓沈名诸梁字子高的名宦,做过楚国叶县的县尹(或称县令),因此被称为叶公。楚国政权中没有郡,县即地方政权的最高机构,楚国国君称王,地方长官称公。

尽管叶公沈诸梁已作古两千多年,可流传甚广的叶公好龙的故事让他出尽洋相,一直被弄得声名狼藉。成了人们的笑柄。一提到叶公,给人的印象就是个滑稽可笑的小丑。其实。这是历史给叶公开的玩笑。真正的叶公沈诸梁,是一位勤政廉政,不居功骄傲,体恤民生,兴修水利的好官员。同时,他也是叶姓的始祖。

当时楚国遭到白公之乱。令尹子西被杀,惠王被劫。在国难当头之时,叶公帅师攻打自公,并最终平定了叛乱,楚国国势才得以稳定。楚王赏封他为令尹兼司马,掌管军政大权。在他的辅佐下,楚国奠定了成为战国七雄之一的基础。但叶公有功而不自居,竟荐贤让贤,自己甘愿回到条件比较艰苦的北疆边陲叶县,做了个地方长官。

叶公到叶邑上任不久,他了解到以前的历任长官都不注重水利建设,结果使水源丰富的好地方,变成了水患不断的“泽国”,百姓苦不堪言。体恤民生的叶公组织人力,对叶邑的自然环境做了实地调查。

后来,叶公发明了以“陂”治水的方案。“陂”,就是在农田集中的村庄。修筑半圆形的深沟和堤,形状如同城池的护城河和城墙,当地百姓叫它水城。“陂”的作用,或防洪,或蓄水,它既能使平凹地方的房屋、农田免受水淹之害,又使雨季之后丘陵地带不受干涸之灾。

叶公率领百姓在叶邑修了东西两陂,东陂用于拦洪,西陂用于蓄水。从此使叶邑百姓享受水利之益,再无涝旱之灾,数十万亩农田得以灌溉。据《水经注》记载,西陂面积约1平方千米,东陂面积约20平方千米,足以浇灌几十万亩耕地。

东西二陂是继孙叔敖筑芍陂之后的又一大型水利工程,比西门豹渠早百余年,比都江堰早200多年,比郑国渠早300多年。叶公筑“陂”治水,是中国最早的小流域治理水利工程范例。西汉的水利家召信臣和东汉的发明家杜诗,就是借鉴了叶公治水的经验。分别在南阳太守任上效仿叶公兴修水利,赢得了当地百姓的赞誉。

可历史为什么会给叶公沈诸粱头上扣上屎盆子呢?

这与大圣人孔子有关。

当年,孔子周游列国时曾赴计邑游说叶公沈诸梁求官,他与叶公谈论“近者悦、远者来”的为政之道。但是叶、孔二人在治国理念上是根本分歧的:叶公是尚法的,是提倡大义灭亲的;孔子注重亲情伦理,是反对大义灭亲的。

根本上的分歧,注定孔子来游说叶“求官”的失败结局。他的行情不被看好,甚至叶邑农夫都讥讽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孔子活着的时候,他的学说不为统治者重视。但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他开始走红被尊为圣人。对于孔子游叶时不愉快的经历,他的徒子徒孙们一直耿耿于怀。在尊孔贬叶中,汉儒刘向就因此杜撰出《叶公好龙》的故事:“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拖尾于堂。叶公见之,奔而走之,失其魂魄,五色无主。于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从此,这则寓言形成,并广为流传。

如果说“叶公好龙”的故事也有所依据的话,那就是历史上的叶公的确非常喜欢画龙。

猜你喜欢
叶公好龙叶公楚国
叶公好龙
叶公好龙
《自相矛盾》扩写
小燕子
《叶公好龙》改写
叶公好龙
叶公好龙
老莱子娱亲
美玉和氏璧
现代叶公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