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正红
一些企业向我咨询企业文化建设的最佳时期,我概括为八个字,即“重在起点,贵在平时”。所谓“重在起点”,就是企业文化建设的起步阶段很重要,企业文化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与企业历史、文化背景在本质上紧密相连,有什么样的环境就孕育什么样的文化。我曾提出“企业文化因理念而生”的观点,从源头讲,企业文化建设的成败取决于企业所秉持的理念,好的开头就意味着获得了一半的成功,找准了先进的理念也就代表企业文化建设成功了一半。所谓“贵在平时”,就是企业文化建设没有终点,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好的起点还要有好的过程来配合,先进的理念不是挂在嘴边上的漂亮口号,需要实实在在地贯彻执行,贵在持之以恒、长期不懈。
企业文化因理念而生,这个理念从根本上定格了企业的核心价值,因此称为核心理念。核心理念中的“核心”,代表事物的本原,属于“物质”的范畴;“理念”,即人类对宇宙万物运动的感知和感悟,属于“认识”的范畴,二者综合起来,就是人类通过感知宇宙运动,从事物本原的规律性中总结出的用以指导人类行动(或活动)的规则。核心理念的形成是一个从物质到认识、从客观到主观、从感性到理性的上升过程。核心理念的产生和发展体现在四个连贯的字,即:核心理念。“核”代表规律,“心”代表感悟,“理”代表思维,“念”代表执行(执着的行动或行为)。综合来讲,就是感受规律,将规律化为规则,并认真执行。
有的企业领导者总认为,企业处于顺境上升的时候才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最好时机。这个时候,效益好,人员劲头足,形势一片大好,企业不仅有财力、能力、精力办大事,而且做什么都顺,员工也易于接受,是成功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难得契机。我却不这样认为,依我的感知,一般情况下,顺境中产生的企业文化往往经受不住逆境的考验。来得太容易的东西往往缺乏切肤的感受,因此很难长期保持下去,所谓“千金易得,理念难求”。现在是理念怒放的时代,也是理念泛滥的时代,满大街的理念,企业完全可按需选择、信手拈来,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骨”而加以建设。难点就在于,大多数企业的核心理念不是从内心深处和自己所处的特殊经营环境中感受出来的,对核心理念缺乏感同身受的深刻认识,因此,这样的环境中产生的企业文化根基不稳、个性不强、作用不大,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来得容易去得也快,经不起逆境的冲击。
建设企业文化,就是构筑企业百年基业长城。有道是:是非经过莫知难。企业没有一番伤筋动骨的经历,没有对某个规律彻头彻尾的剔透认知,就很难构筑能够抵抗各种风浪和风险的百年长城。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依我来看,顺境中产生的企业文化往往在逆境中消亡,而在逆境中(即企业生存最艰难的时候)诞生的企业文化才是企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保持企业经久不衰的DNA。
正如人在不断循环的春秋四季里成长一样,企业的成长也伴随经济周期的循环,所面临的不仅仅是生机盎然的气候,还有充满着肃杀和萧条之气的环境。如何以不变应万变的态度面对经济周期的跌宕起伏?这就需要企业保持在最艰难时刻的那种抗争图存的进取精神,不管外界盛衰如何,时刻将企业置于最危险的状态,企业就能稳操生存的主动权。你想想,“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企业时刻都做最坏的准备,在经营发展的道路上那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这种精神氛围,我称为“危机文化”,它是企业文化的最高境界,长期保持下去,必然成就卓越的企业文化。
当今时代,企业竞争的核心在于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核心在于核心理念,企业文化因核心理念而生。《基业长青》作者柯林斯和波勒斯说:“高瞻远瞩的公司小心地保存和保护核心价值,但是核心理念的所有表象却都可以改变和演进。”“最重要的,是不要把核心理念与文化、战略、战术、作业、政策或其他非核心的做法混为一谈。”
危机文化最需要呵护的就是危机理念。危机理念诞生于企业最艰难的时候,比金子还可贵。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那些哀鸿遍野、等待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出现的企业,无疑都是缺乏危机意识的,平时鲜有最坏的打算。相反,却很少听到像海尔这类卓越企业的呻吟。为什么?因为张瑞敏时刻以“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的危机生存理念告诫全体海尔人,这种危机文化诞生于海尔问题最突出的时候,著名的“砸冰箱”事件就是例证。
海尔“砸冰箱”事件,就是在“有缺陷的产品等于废品”观念的前提下,对产品高质量的创新举措。在海尔看来,企业为适应市场变化,首先要观念先行,要不断地转变原有不适应市场竞争要求的旧观念和思维方式,并尽可能地以新的理念和思维方法来指导企业的行为。这就是海尔的对市场的“悟性”,也是海尔企业文化成为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
在海尔,有很多在其他企业很难实施的管理制度和措施,如“OEC管理”、“SBU(事业策略单位)管理”、“三工轮换”、“市场链”等。这些管理创新措施之所以能在海尔实施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其根本原因在于:海尔倡导了一系列体现时代规律的价值理念,如:“赛马不相马”、“先难后易”、“国门之内无品牌”、“只有创业、没有守业”、“要么不干,要干就要争第一”等等,正是这些理念的先导作用并深入人心,才会有企业员工遵守企业制度的自觉行为。
百年难遇的世界金融危机给中国企业带来了空前的生存压力。在这个经济冬天,企业要生存要发展的呼声比任何时候都强烈。一方面,危机考验企业的生存能力,另一方面,危机又给企业很好的生存教育。
有准备的企业因为经历多次危机的历练,形成了具有深厚底蕴的危机文化,因而能预见危机,视一切非常为正常。三星和诺基亚这两家“小国里的大公司”,是典型的新兴市场中诞生的世界级企业。如果没有1991年底苏联解体导致芬兰经济骤然恶化,很可能就没有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诺基亚;如果没有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三星很可能仍然是一家区域性的公司。
对于那些没有准备的企业来说,固然面临残酷的生死考验,但只要生存的信心仍在,相信眼下的困难是能挺过去的;更重要的是,要充分把握这次最艰难的历史契机,从认知和理性思维上全面感受危机,不仅从危机中找准自己的生存理念,还要以危机的事实教育全体员工,让危机意识长久深入到员工心中,从而建设永远的危机文化,迎接下一个经济冬天的来临,从而实现可持续经营。
危机文化之所以卓越,不但体现在其长期的危机战略准备,还体现在把握危机之道——驾驭危机,转“危”为“机”。危机是什么?经典的解释,危机是指能够对企业及其产品和声誉造成显性和潜在破坏的事件,其发生具有突然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就好比两个人比武过招,按常规出招不存在危险,就怕对手突然之间的“杀手锏”。许多企业认为危机就是“突然的危险”,危机来了,除了措手不及,就是尽力躲避,以图降低危机损失,却不知道利用危机发展自己。
在我看来,危机之所以可怕,是因为大家只关注到它的危害,因而在危机面前总是被动挨打,其实,危机除了危险外,还蕴含着种种有利的机会。善于危机经营的人,看到的是危险中的机会,并有效把握契机来最大限度地化解危险。这就好比太极高手,不管对方的“杀手锏”有多厉害,不但能及时闪避,而且能做到借力打力。
美国著名咨询顾问史蒂文?芬克认为,“企业经营者应该深刻认识到,危机就像死亡和纳税一样难以避免,必须为危机做好计划,充分准备,才能与命运周旋。”我以为,企业对危机的准备不在危害而在有利的机会,要以危机为契机,将危机生存精神与企业的核心生存追求融为一体,谋求超越危机的未来生存发展。
当前,企业考虑的问题不应停留在如何应对这场金融危机上,而应该将这场危机所产生的生存压力放大。企业永远需要这种危机精神,将自己永远置于危机之中,不断激励自己,化压力为动力,积极进取,勇敢前行。有了这种精神,就迫使企业不断去整合资源,创造价值,摆脱危机下的不利局面,从而时刻操持自己的生存主动权。
泰国Minor公司的行政总裁Heinecke说:面对危机要永远积极主动。当环境变得不利时,要保持信心,把危机作为学习的机会,就会从中吸取教训,把坏事变成好事。危机给企业经营带来了极大的风险压力,也给企业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关键是我们如何正确看待。我们一经体会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就预示事物的变化已经开始,就要立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予以应对。现在,我们正经历一个多变的社会,各种变革把我们从一条风平浪静的小溪推向了充满惊涛骇浪的汪洋。这种变化是彻底的、革命性的,又是客观的、必然的。企业必须审时度势,把握机遇,乘势扬鞭。
任何一家企业,无论成功与否,在发展的道路上都可能遇到危机。没有经历过危机的企业不是成熟的企业。古希腊一位哲学家曾经这样说过:“人类的一半活动是在危机当中度过的”。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企业的发展、壮大以及灭亡,50%的机遇是在危机发生时或处理危机的情况下产生的。感受压力、消除压力、化解压力,就是处理企业经营过程中面临的潜在危机,就是寻求企业生存发展的空间和机遇,这就是我们善待压力的动力所在。过去大庆人有句名言:井无压力不冒油,人无压力轻飘飘。这里讲的“压力”就是动力。从力学的角度讲,能量可以互换,做功可以互换,自然压力是可以转化为动力的。如果企业能够时时处处不忘企业所面临的巨大压力,并沉着冷静、洞察秋毫,从容不迫采取应对措施,那么这就是企业生存发展的信心和希望,也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动力。
责任编辑:赵晶华
Zhaojinghua_79@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