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七”航天文化传播的国内和国际影响

2009-06-10 12:07孙风华
新闻爱好者 2009年7期
关键词:天问敬畏航天

孙风华

摘要:“神七”航天文化传播在国内和国际都造成了重要影响。其国内影响是它不同程度地启示和改变了中国民众的某些思想文化意识,其国际影响是它有效地宣传和塑造了正面的中国国家形象。“神七”航天文化传播可以作为我们研究文化传播的一个典型案例。

关键词:“神七”航天文化传播国内影响国际影响

2008年的峥嵘岁月,我们中国人经历了情感上的大悲大喜、大起大落,其中包括“神七”升空壮举给我们带来的欣喜、激动、荣耀和鼓舞。“神七”太空之旅其实也是航天文化之旅,在我们仔细品味和深入挖掘“神七”航天文化的丰富内涵之后,全面、科学地思考和阐释“神七”航天文化传播的国内和国际影响,尤其会让我们感怀和受益。

“神七”的外太空体验对于中国民众的心灵世界具有巨大的冲击效应。有网民这样描写:当中国人第一次在太空行走时,就不仅是将身体投放到一个开放的空间,而且由于是实实在在地获得一种在地球上绝无可能获得的体验,这样的体验将冲击十几亿的中国人。在进一步丰富了全人类的经验之外,更第一次丰富了中国人的生存体验。并由此开放中国人的心灵世界,将中国人的目光和思想引向遥远的星空和未来,这不能不说是极富象征意味和里程碑式的意义。这种说法符合事实,代表了广泛的中国民众舆论。“神七”航天文化传播的国内影响主要表现是:它在三个方面不同程度地启示和改变了中国民众的某些思想文化意识。

“神七”航天文化传播促进了中国民众全面、本真的科学文化精神的形成

重温并延续了中国科学文化的历史传统。中国的科学理性精神长期遭到以儒家伦理道德文化为主的传统文化的贬斥,从而使中国的统治阶层和普通民众都形成了根深蒂固的轻视科学技术和文化的传统观念,即所谓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德成而上艺成而下”。虽然现代社会中科学文化原来的这种末流和附庸的地位和处境得到了根本的改变,但是,要使科学文化精神在中国深入人心。并且牢牢根植于我们民族的文化土壤之中,可谓任重而道远。

“神七”航天员公寓取名“问天阁”,令人自然联想到屈原的名作《天问》。据王逸《楚辞章句》中说:“何不言‘问天?天尊不可问,故曰‘天问也。”据此,“天问”相当于“问天”。“《天问》集中体现了屈原大胆质疑、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天问》应是中国科学史上的开山之作、不朽之作。”虽然与伦理道德追求的中国文化传统相比,《天问》所代表的科学理性追求的文化传统在中国长期处于一种隐性、弱势的态势和地位,但是其根脉绵延不断,其声音虽微弱却顽强。因为《天问》对先秦天道观的怀疑和抨击,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个经典文本,所以成为中国文化中的“另类作品”和中国文化的一个典型的“文化符号”,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神七”航天文化重温并延续了中国科学文化的历史传统,成为中国科学文化精神薪尽火传、一脉相承的当今时代的促进力量。

促成并推动了科学文化精神的宣传教育。“神七”引发了中国全民科普运动和全国科技热潮,增强了全国的科技氛围,让中国民众更切实地感受科技魅力,更乐于接受科普教育,从而有利于提高中国民众的科学素养。并且,“神七”科学文化精神的宣传教育不仅限于自然科学领域,有报道指出:如何将“神七”代表的科学精神“着陆到中国官方的行政管理工作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则是‘神七成功后中国最大的挑战”。“‘神七将‘夸父追日的民族精神,融于科技推动社会进步的文明大同中。”“神七”航天文化传播成为科学文化精神宣传教育的绝佳途径,促成并推动了这场卓有成效的全民性的科学文化精神宣传教育,从而在扩大科学文化精神对中国民众影响的深度和广度、增强中国民众的科学文化意识等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明确并突出了超越“科学主义”的科学文化精神的重要意义。单纯的“科学主义”是指这样一种思想倾向:把科学局部的知识理论视为人类全部的知识理论,把科学的相对真理视为绝对真理,并傲慢地认为科学(尤其是自然科学)以外的其他学问和领域都没有研究的必要。把科学(尤其是自然科学)视为解决人类一切问题的万能钥匙。

“神七”明确并突出了全面、本真的科学文化精神的重要意义,它是与人文精神相结合、超越单纯的“科学主义”的。以“神七”为代表的中国航天飞船在太空领域的奋勇进军,昭示了中国人用智慧征服未知世界的决心和勇气,是一种科学进取精神的体现。但是,“神七”的航天文化表明:宇宙太过博大。迄今人类科学的认识以及智能、体能又非常有限,人类的航天活动并非完全能够征服宇宙,并非简单地打造“人定胜天”的科技传奇。对天(宇宙)的尊崇和敬畏是中国重要的历史文化传统,有关“神七”的一些报道就此进行了深刻的文化反思,体现了“神七”航天文化睿智、严肃和深厚的科学理性精神。例如,“对于宇宙,我们应有一种敬畏感。‘天问就含有敬畏之意,‘问天更离不开敬畏之心。有敬畏,才会尊重科学而不蛮干。敬畏就是‘我渺小,它伟大,人类已经认识到,无论是对自然、对环境,还是对地球、对宇宙,怀有敬畏感是多么重要。”“神七”这种全面、本真的科学文化精神有利于使中国民众正视关爱和敬畏天地自然之心欠缺的现实状况,揭示出在人与天地自然的关系中,人类由于高度自负而产生的文明精神与知识传统的偏颇和狭隘,提醒中国民众保持尊重科学与在心灵世界中恢复对“天”的敬晨的统一。

“神七”航天文化传播向中国民众彰显了积极、健康的大国国民心态

彰显了自信、从容的大国国民心态。此次“神七”飞天,从发射前准备到太空翱翔,大量使用了媒体现场直播的方式。现场直播把“神七”的活动第一时间原汁原味向世界传播,有关“神七”的一切几乎都处于完全公开透明之中,始终置于世界公众的注视之下。并且在此次“神七”的新闻宣传活动中,东风航天城第一次对海外媒体开放,“神舟”系列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第一次向海外媒体开放。公开透明既是一种文明,也是一种力量。“神七”飞天全程透明公开,向中国民众彰显了自信、从容的大国国民心态。

彰显了宽广、博大的大国国民心态。中华文明自古就有一个世界主义的传统,并且中华文明之世界主义具有宇宙主义、和平主义、文化主义、不反国家主义和个人主义等四大特征。

中华飞天第一人杨利伟说:“在出征仪式上,当我走出问天阁、回头挥手的时候,眼睛里是含着泪水的。我真切地感到,国家给了我力量,让我义无反顾勇往直前。飞船入轨后,当我从太空中看到地球,又是另外一种震撼——把近10吨重的东西弄到距离地球几百公里外的地方飞行,这凝聚了人类的共同智慧,我的背后是整个人类社会、整个地球为我作支撑。”@中

猜你喜欢
天问敬畏航天
航天梦,我的梦
“天问一号”登陆火星“前传”
“天问一号”的绝招
《读屈原〈天问〉之一》
一些敬畏
逐梦航天日
敬畏一粒米
屈原诗·天问
敬畏先烈
航天股为何遭爆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