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新闻的语言特性及其语用策略

2009-06-10 12:07胡华涛
新闻爱好者 2009年7期
关键词:胡锦涛政治性奥巴马

胡华涛

摘要:从批判语言学的观点看,“政治性”媒介文本被书写的过程,就是一连串的语言选择过程,这些选择过程可能包括:何者被包含在内而何者被拒斥在外?何者是明示而何者是暗示?何者是中心而何者是背景?哪些项目被挑选等。本文举例分析媒体政治新闻报道语言的5个方面语用策略,以便我们更好地解读政治新闻的深层结构和内隐的政治内涵。

关键词:政治新闻文本语用

政治新闻就是包括新闻工作者在内的政治传播者通过一定的媒介就新近发生的政治事实向公众进行报道和评述的活动。“政治新闻”表现出鲜明的行为主义特征,即政治新闻是政治人物或参与者等人类的行为(如政治意见、行为等)造就的一种信息形式。政治新闻在当今媒介社会一定程度上可说是政治人物和新闻记者,以及社会大众和新闻记者共同的创造物。虽然政治新闻具有真实性、时效性、新鲜性等特点,但是“政治性”是其最为本质的特征之一。如何在政治新闻中体现其鲜明的政治性特征。笔者认为无外乎有两点可谈,一是政治事实本身的政治影响力:二是叙述政治新闻事实的语言的政治性建构方式,即使用的是政治性话语和语用策略,而非一般日常生活语言形式。本文以《国家主席胡锦涛30日应约同美国总统奥巴马通电话》政治新闻文本为主要研究参量(文本附后),分析政治新闻语言在建构新闻文本政治性方面使用的各种语言学策略,以便我们更好地解读政治新闻的深层结构和内隐的政治内涵。

政治新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政治活动及其理念在媒介文本中的再现,透过语言学的分析可以将这些自然语言中沉淀的政治成分,以及历史上各种政治话语的代码规则和复现这种规则的话语情景揭示出来,这种直接就语言学诸要素加以分析的途径,谓之批评语言学或批判话语分析。从批判语言学的观点看,“政治性”在媒介文本中被书写的过程,就是一连串的选择过程,这些选择过程可能包括:何者被包含在内而何者被拒斥在外?何者是明示而何者是暗示?何者是中心而何者是背景?哪些项目被挑选等。媒介语言的政治性常常表现在以下诸方面的选择中。

一、文本在场与缺席

即在场和不在场的抉择。这里指的是谁以及什么被选择出现在文本中,谁以及什么又在文本中被刻意删除,或根本未提及。在媒介文本中,囿于平面媒体空间和电子媒体时间上的限制,技术性测除是必然的,例如一般在政治新闻的报道中,历史的脉络多半被优先删除。把重要的政治人物和政治事件组装成一个正在发生的故事片段,不那么重要或根本就与政治主题无关的、但又客观存在的众多参与人物和细节过程常常被删除。在涉及政治性的再现时,存在与缺席的政治考量是非常复杂的,一般表现在主语、人称代词和宾语等方面的语言再现上。究竟这种政治性的存在与缺席以什么样的语言样式表现出来呢?Fairclou出曾对存在与缺席的问题作了细致的划分,他将之区分为完全缺席、预设、背景、核心存在四种范式。

完全缺席。所谓完全缺席,就是完全删除或根本没有在文本中出现。例如1月30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应约同美国总统奥巴马通电话。国家元首尤其大国或者友好国家元首之间,通过电话交换意见,是十分正常的事,中美两国也不例外。但此次通话,由于正值美国财政部长指责中国政府操纵汇率而引发市场、国际舆论和中方反弹的敏感时期,因而,分外引起外界关注。这一政治新闻背景就几乎完全在文本中缺席。

预设。预设则同样未在文本中出现。但却存有暗示的意义,它大多诉诸受众常识上的假设,或者是你知我知不言自明的共识。不论是缺席还是预设,在媒介政治文本的书写中都是一种删除。例如元首通话的具体内容,外界无法全部获悉,一般只是通过外交部门对外公布原则、基本的要点。新华社、中新社同时刊发了中国外交部网站的消息,报道了“胡奥通话”的主要内容,稿件只有700多字。700多字不是通话的整个语言记录,比如寒暄、翻译等一些礼节性的话语可以作为预设信息。

核心存在与背景化。核心存在与背景化虽然同时存在于文本中,但由于其重要性的差异,有些事实被强调,而有些被边缘化遮蔽。判读“胡奥通话”的基本内容。在貌似“老生常谈”的外交辞令中,奥巴马的一句话是一个崭新的提法,这句话是“对中美两国而言,没有比两国关系更为重要的双边关系”。用一些媒体报道这条新闻时的标题,就是:中美关系至关重要!应该说,这种表述是该政治新闻语言的核心存在,被置于政治新闻的第二段(导语当中有概括,但没有使用间接转述的语言方式),换言之,就是中美关系是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与上述一个核心语言存在相比较,导语中的“胡锦涛首先对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表示祝贺,向他致以新春佳节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并对近日美国中部部分地区遭受冰雪灾害表示慰问”以及“双方还就首脑互访、朝鲜半岛核问题、伊朗核问题及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等交换了意见”的语言再现方式就属于背景化的内容。

在处理政治性的语言再现时,Riggins就曾经指出,在不少媒介文本中同时提到主流团体、政治人物和其他政治活动参与者时,主流团体的成员多半是有名有姓地被提及或被引述,而参与群众则很少以类目化形式被指名或被引述。更细致的书写策略是经常交换使用缺席与预设的方法,例如有时为了隐匿不利于主流媒体的报道,而将其导人预设中;有时为了彰显公正,而将政治活动的次要参与者置于背景中。Faimlough与Leeuman都指出,哪些人或事该现身存在,哪些该消失,或纳入背景,或隐入预设等,固然有一些技术性的选择,但主要是一种意识形态的操作。它与建构的意图和利益是密切相关的。

二、政治角色配置方式

如果人或事没有在媒介文本中被删除,那么接下来就是角色配置的抉择了。人、事、物在媒介文本中如何安排,扮演何种角色,它牵涉到语言学中语用的和人际的层面,表现了言者与写者对于说话对象的态度,以及他们和说话对象之间的社会关系、经济关系,还可以通过语言表现行动。

词汇的角色配置。对于政治新闻语言而言,首先面对的是词汇(代词、动词等)的选择,就是从某种既定的政治类目中,挑选出再现政治参与者与述语的词汇。所谓既定的政治类目,就是社会沟通功能透过语言将一组政治概念加以对立、互补、包含乃至对等方式的排比。例如政治新闻《国家主席胡锦涛30日应约同美国总统奥巴马通电话》有两个名词词组“国家主席胡锦涛”和“美国总统奥巴马”,本来词语的先后语序就有了主次的对立。一个“应约”就有了语法转换的角色配置作用。因为此次通话是奥巴马主动要求的。过去外交部说“应约”。不少人曾质疑究竟是谁应谁的约?根据美国媒体报道,伊利诺州共和党议员柯克对记者说:“以我所知,奥

巴马今天或明天便会致电胡锦涛,向对方保证我们不可能发动汇率战。”看来此言不虚。

语法转换的角色配置。主要是一种语态转型的选择,即行动者在主动或被动语态之间的转换选择,Fowler认为在媒体文本中,这种置换的选择不仅是语法排序的转换,还有意识形态上的意义,如选择主动语态。则居于主词的行动者,势必要课以行动后果的责任,反之,改为被动语态,居于主词的行动者则很可能被略去或删除,后果责任也会淡化。其次,语态的转型还有责备与赞许的功能,探究责备或赞许的方法之一就是研究文本中的及物性如何发挥作用,及物性涉及语言的描述方式:

I发生了什么

Ⅱ参与者是谁(谁做的和谁被影响)

Ⅲ环境是什么

责备或赞许取决于是否强调或贬低参与者的作用。这个过程还包括引用参与者的名字和对他们的作用在语法上是前置或者后置。参与者放在句首或句末,还是完全舍弃的最明显的方式之一就是用主动语式还是被动语式。举个简单的例子加以说明:

例1:首相宣布减税(主动语式——强调首相)。

例2:减税被首相宣布(被动语式——不太强调首相)。

例3:减税被宣布(被动语式——根本不提首相)。

三、政治语言标签规则

政治新闻语言常常使用“标签”的方式给语言角色划分政治类别,这样的一种分类指涉的是政治语言的话语秩序;常用的两种分析策略是“重新赋予标签”freiex—icalization)和过度标签(overlexicalizationl,在重新赋予标签这种分析策略中,在文本中找寻新语是一种方法,另一种方法是寻找文本中赋予旧词新意的词汇。而所谓的过度标签则是当语言的使用者用一连串的同义字、词来表达某种经验时,批判语言学分析的任务在于找出隐藏在大量使用这些同义字的社会集团背后的意识形态。例如奥巴马的一个崭新的提法“对中美两国而言,投有比两国关系更为重要的双边关系”,本质上就是对“中美关系至关重要”这一政治词语的重新标签。

四、政治脉络化再现

就句子的组合、序列之变异而论。学者提出了不少分析的策略。例如Leeuman就主张,可以针对报道内容中的句子是声明本身fspeeeh itsem、还是针对声明的回应(reacfion)或是针对声明的评估fevalua-tion),三者频率分配如何加以分析和组合,每一部分可以区分为直接引述(direct quotafion)、要点简述(summarize)还是细节阐述(formulafion),通过其间组合的不同,Leeuman称其为脉络化(recontextualiza-tion)再现。例如在《国家主席胡锦涛30日应约同美国总统奥巴马通电话》中政治新闻语言的脉络化再现表明:整篇共有9个speech,其中6个是属于胡锦涛的声明,包含3个回应,一个评价,也是全篇唯一的评价;2个属于奥巴马的声明,其中3个属于回应,0个评价(最后两个声明属于双方认定,没有明确归属)。由此可见,这是一篇以声明为主的客观政治事件的报道。其特点以间接引语和话语回应为主,主观评价很少。

附:对《国家主席胡锦涛30日应约同美国总统奥巴马通电话》脉络化文本分析

(分析以S代表声明;R代表回应;E代表评价;1代表胡锦涛;2代表奥巴马)

新华网报道,胡锦涛首先对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表示祝贺,向他致以新春佳节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并对近日美国中部部分地区遭受冰雪灾害表示慰问(S1, summarize)。胡锦涛强调,在新的历史时期,中方愿同美方一道,牢牢把握两国关系发展的大方向,加强对话,增进互信,扩大合作,尊重和照顾彼此的核心利益,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推动中黄关系持续稳定发展。(Sl-formulationl

奥巴马表示,美国政府愿同中方共同努力,发展更加积极、更富有建设性的中美关系。对中美两国而言,没有比两国关系更为重要的双边关系。双方有着许多共同利益。中美两国加强建设性对话和合作不仅有利于两国,而且有利于世界。美方期待着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同中方加强合作。(S2-formulation)

胡锦涛对奥巴马表示重视并致力于发展更加积极、更富有建设性的中美关系予以赞赏。(E1-summarize)

胡锦涛表示,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仍在扩散和蔓延,给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国际社会应该进一步加强协调、密切合作,共同应对这一全球性挑战。胡锦涛指出,我们积极评价美方为稳定金融、刺激经济所做的努力,愿同美方进一步加强宏观经济政策的沟通和协调,坚决反对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共同推动伦敦20国集团金融峰会取得积极成果,促进世界经济金融健康稳定发展。(S1-formulation)

奥巴马表示,作为世界上两个最重要的经济体。中美两国加强合作至关重要。美方期待着同中方在双边和多边场合进行合作,努力稳定世界经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反对贸易保护主义。(S2-formu-lation)

胡锦涛邀请奥巴马在双方方便的时候尽早访华(S1,summarize),奥巴马表示期待着早日访问中国,也期待着胡锦涛访问美国(R2)。双方同意今年4月在伦敦20国集团金融峰会期间会见(S1,R1RhS2R2-summarize)。

双方还就朝鲜半岛核问题、伊朗核问题及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等交换了意见。(S1,R1;S2,R2,summarize)

如果针对一则争议性的政治新闻语言,其文句的组合是以声明为主还是以评价为主。回应的部分又占多少比例,这其间有多少是直接引述,有多少是要点简述,都会形成不同的再现。而文句的序列,Leeuman则认为可以分析文中声明、回应与评估主题还是背景的位置上,所谓主题大多放在标题、导语以及段落中的主要句中,而背景部分主要安排段落中的其他附属句,在探索文句间关系的再现上,这种序列的分析,提示分析者不仅要留意什么被再现,而且还要关注这些被再现元素间的相对比重与重要性。

五、政治话语的一贯性

政治话语的一贯性是对政治新闻语言结构的逻辑性、时间和空间属性的安排方式进行研究。Term A,van Di jk、No—mail Fairclough分别提出以文句段落的部分一贯性来分析文句间组合与序列的变异,但他们两人的着重点不同,Nomau-Fairclough较强调文句问语法上的连结,而var Di Jk则强调语意上意义的连贯。Noman Faimlou吐认为文句间的关系大致可以区分为以下几种模式:

1经营关系(elaboration),即某一种文

句可以通过重述(rewoing)、例证(exem-plifying)曲或澄清(clarifying)曲来描述或突出另一文句。例如从逻辑学的角度看这条700多字的报道,奥巴马“对中美两国而言,没有比两国关系更为重要的双边关系”的表述。应该是基于下面前提而得出的结论。前提之一是:双方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中的合作“最重要”。胡锦涛在通话中这样表述:“中方愿同美方一道,牢牢把握两国关系发展的大方向,加强对话,增进互信,扩大合作,尊重和照顾彼此核心利益,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推动中美关系持续稳定发展。”奥巴马的表述是:“作为世界上两个最重要的经济体,中美两国加强合作至关重要。美方期待着同中方在双边及多边场合进行合作,努力稳定世界经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其实在政治新闻语言的表述中,双方的表述不过是通过一种政治话语的经营关系来强调政治结论的重要。

2延宕关系(extension),也就是文句间直接附加(以“与”、“以及”、“再者”等为标记语);正反对立(以“不过”、“但是”、“然而”等为标记语);变异转化(以“或者”、“另外”为标记语)的连结来延伸其意义。例如奥巴马的前提之二就是:双方在国际政治各个领域的合作“最重要”。对此,奥巴马说:“双方有着许多共同利益。中美两国加强建设性对话和合作不仅有利于两国。而且有利于世界。美方期待着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同中方加强合作。”而胡锦涛则这样表述:“在新的历史时期,中方愿同美方一道,牢牢把握两国关系发展的大方向,加强对话,增进互信,扩大合作,尊重和照顾彼此核心利益,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推动中美关系持续稳定发展。”这不过是对第一个前提“双方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中的合作最重要”合理的政治话语的延宕。

3促进关系(enhancement),也就是文旬间通过时空关系(同时、下一步、最后等)、因果(因此、结果)、条件(万一、要是等)的修辞连结为一个整体。例如奥巴马在通话中也体现出美利坚文化的坦诚,直言不讳地表示:“美方期待着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同中方加强合作”,而且立竿见影“双方还就朝鲜半岛核问题、伊朗核问题及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等交换了意见。”——急于解决小布什留下的伊拉克、阿富汗两个“大包袱”的奥巴马,伊朗和朝鲜问题更是迈不过去的两个“大槛”,而这两个国家都牵涉到中国的切身利益和严重关切,不与中国合作只能是越解决越棘手,甚至会自找难看,无法下台。这里就体现了van Di Jk的话语语意学或文本语意学主张通过个别句子间的意义连贯,或是一连串命题相互环扣的意义连贯,可以分析特定媒体文本建构的内涵。

以上分析可见,政治总试图在言语中移入制度的力量,使政治新闻语言和语法规则表现为一种制度性的暴力扭曲,而不同于一般日常语言的自然性,这可以说就是政治新闻语言的政治性所在。在建构政治性的文本中,除了图像形式以外,最常见的还是以言谈和文字书写的形式,在这篇政治新闻稿件中,语言显然是政治性元素再现的主要构件,书写语言与政治性的关系如此密切,当然就有不少媒介研究者认为,不同的语言构成要素与形式可以决定社会结构中不同的政治角色。(本文为“湛江师范学院重点科研项目”前期成果之一)

编校杨彩霞

猜你喜欢
胡锦涛政治性奥巴马
把牢信访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
翻译的政治性与有效性
网络政治参与与传统政治性理的转变
奥巴马一家的总统假期
出版物中与港澳台相关的政治性问题
奥巴马巧为三人解围
奥巴马道歉两边不讨好
胡锦涛西装阅兵显深意
奥巴马来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