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清宇
摘要 对于归化和异化2种翻译方法的争论一直伴随着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而持续着。从语用角度探讨翻译实践中归化和异化的关系,适度归化可以使译文流畅易懂,更贴近读者;适度异化可以消除2种语言文化之间的某些差异,使读者增加对源语国文化的了解,两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关键词 语用;翻译;归化;异化
中图分类号:G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489X(2009)12-0058-02
Study of Foreignizing and Domesticating in Translation from Perspective of Pragmatics//Wu Qingyu
Abstract Foreignizing method and domesticating method, the two translation strategies, have been debated for a long tim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se two methods will be discussed in the pap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agmatics. Appropriate domesticating can make the translation fluent and easy to understand. Appropriate foreignizing can remove the gaps in some turns of expression between two different cultures, so as to increase readers understanding of the source cultu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two methods is dialectical unity.
Key words pragmatics;translation;domesticating;foreignizing
Authors address Foreign Language School, Taishan Medical University, Taian, Shangdong 271016
目前,国内翻译界对翻译中“归化”与“异化”的关系问题争论颇多,许多学者从文学翻译角度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试从语用学角度探讨“归化”与“异化”的关系。
1 语用与翻译
语用学是一门科学地研究语言的学科,是专门研究语言的理解和使用的学问,“即研究发话人利用语言和外部语境表达意义的过程,也研究听话人对发话人说出的话语的解码和推理过程”[1]。国内外语言学家从不同角度给语用学下了各种定义,“虽然措辞不同,侧重不同,但有两个基本的概念是十分基本的,是任何一种定义都无法不涉及的:一是意义,另一个是语境”[2]。可以说,语用学是对意义的研究,“它研究在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特别是研究在不同的语言交际环境下如何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3]。语用学所研究的不是抽象的、游离于语境之外的意义,而是语言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时体现出来的具体意义。
翻译研究则是探讨译者解读原文,并在译文中重构原文意义的学问。随着国际交流的广泛发展,文化交融日益加强,翻译也早已跳出传统的定义。它不再是一个仅仅存在于语言表面的工作,而已经被看作是一种交流方式。翻译活动不仅仅涉及到2种语言之间的话语意义的转换,更是2种语言背后相异的2种文化内涵的交融。
而语用翻译是指从语用学的角度探讨翻译中的实践问题,也就是用语用学理论来研究和解决翻译实践中的问题。语用学的翻译观可以说是一种语用等效翻译理论,主张译者在准确理解原文内容的前提下,根据原文提供的语境,力求译文接近或等于原文的效果,即要注意具有明显民族文化特征的词语的翻译。“译文不一定要拘泥于原
文,而是顺从读者的文化习惯,变洋为土,让读者领会异域的风土人情,增长见识”[3]。
2 “归化”和“异化”
在语用翻译中,特别是在处理文化差异问题上,翻译界有2种对立的意见,即归化(domesticating)与异化(foreignizing)。归化翻译指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翻译方法,运用目的语文化易于接受的表达法,使译文更通俗易懂,更适合于目的语读者,它不考虑原文的内容和形式,而用读者熟悉的语言和形式来翻译,尽可能地达到原文的功能和意义[4]。在英美翻译文化中,一直以归化理论占主导地位,其主要代表是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Eugene Nida),提倡功能对等,强调原文和译文读者反应的对等。而异化翻译则指以源语文化为归宿的翻译方法,即尽力再现原文语言和文化特色,以便更好地保留源语文化的异国情调,其目的是发展一种抵御以目的语文化价值观为主导地位的翻译理论和实践,以表现外国文本的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其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
在翻译实践特别是语用翻译中究竟应该用归化还是用异化?笔者认为归化和异化在翻译过程中有各自不同的使命,因而也都有其存在的价值,译文不仅要对原文加以适当归化,也应保持异国情调,二者要有一定的适宜度。
2.1 “归化”在语用翻译中的作用语用学的语境包括说话的环境和说话的对象,翻译中要想做到原文与译文的语用等效,译者必须通过2种语言与文化的对比,获得原文的用意而不是照着原文的字面意义去硬译或死译。比如因文化的不同,汉语和英语中的交际用语也有很大差异,这会给交际中2种语言的使用者造成障碍。在中国文化中,当2个熟人相遇时会自然地互相问候“吃过了吗”,或者“上哪儿去啊”。而对于很多西方国家的人来说,这种问候方式是不能理解的,因为他们认为这些事都是隐私,如果按照字面意思采用直译,势必会造成尴尬局面。其实,这些话语所传达的意义就是说话者想要向对方表达他的问候,因此,翻译时就应采用归化法,翻译成“Good morning”或“How are you”等。
英语里的许多谚语、习语等在汉语里找不到完全对应的说法,但有很多表达形式不同、内涵却一致的情况。用归化法翻译这些谚语和习语,更能贴近读者的文化,更易于被读者理解接受,有时可以产生异曲同工的效果。例如“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如果将这句谚语直译为汉语,中国读者就会奇怪,难以理解。如果采用归化翻译,忽略原句的字面意思,而按照汉语的习惯说法,把它译成“入乡随俗”,读者更容易领会其含义。又如“One boy is a boy, two boys half a boy, three boys no boy”,译为“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会更好。
所以,“归化”是一种文化适应,它最大限度地与目的语文化相融合,能有效地克服语言障碍和文化冲突。
2.2 “异化”在语用翻译中的作用跨文化语用研究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是努力沟通2种语言文化在语用上的差异,使交际取得成功。由于历史、地理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之间始终存在差异,这就不可能实现归化译法所追求的不同文化之间的对等转换,同时也就为异化翻译提供了基本依据。翻译作为一种跨语际间的交流活动,既是语言转换的过程,又是文化的移植和传播过程。异化产生的译文可有助于缩小文化间的差距,起到展示民族文化特征、拓展读者视野、加速文化融合的作用,让读者了解异国文化,这也是读者阅读译文的主要目的之一。例如“Go to law for a sheep, you lose a cow”,对于这句谚语很多翻译家都认同“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这一译文,并推举为归化翻译的典型例子。但是两者的意义并不完全对等。这个谚语除了表示“得不偿失”的意思外,还有为了小事打官司,结果蒙受更大的损失的含义,反映了西方民族习惯于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的文化习俗,这是中文谚语“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不能涵盖的。在此用归化译法无疑失去附载信息,如果直接翻译为“为一只羊打官司,却损失了一头牛”,也许更能较准确地传达原文的内涵[5]。
如今,异化翻译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汉堡包”“三明治”“肯德基”等已成为中国人生活的一部分,“英特网”“克隆”“大巴”“体恤衫”等更是家喻户晓。许多富有表现力的外国词语也进入汉语,极大地丰富汉语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如“武装到牙齿”(armed to the teeth)、“象牙塔”(ivory tower)、“歇斯底里”(hysteria)、“一石两鸟”(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 )、“鳄鱼的眼泪”(crocodiles tears)等。同时,我国也有许多语言文化现象融进讲英语的国家,给他们的语言文化带来生气,注入新血液,如typhoon(台风)、kung fu(功夫)、paper tigers(纸老虎)、kow tow(叩头)、tea(茶)等。
由此可见,文化具有的渗透性和开放性,不同语言间的相互借鉴,并不会因文化的差异而造成禁锢。异化翻译可以有效地促进全球文化的交流和共享,它不仅是保持源语语言特色的重要手段,也是保留源语的语言思维方式的重要手段。
2.3 “归化”与“异化”的辩证统一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翻译中2种语言的转换必然会涉及2种文化信息间的转换,过度的归化和异化都不利于信息的交流。翻译的最终目的是取得语用对等,要取得对等就必须理解2种不同的文化,消除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障碍。
归化和异化各有其优势和不足,两者并非矛盾,而是互相补充。在实际翻译实践中,尤其是语用翻译过程中,应遵循不同的原则,根据实际的语境,或归化或异化。同时,归化和异化的辩证统一是必然的。一方面,归化翻译发挥译语优势,使译文更贴近读者;然而归化过度会适得其反,虽强调可读性的一面,却极可能使译语读者产生误解,甚至觉得不伦不类,滑稽可笑。例如,把“as wise as Solemn”译成“智如诸葛亮”,会让读者觉得外国也有个智多星诸葛亮,虽喻义相同,但喻体相差太大。另一方面,文化本身是一开放的体系,它具有不可估量的吸纳、包容能力。随着文化的开放性和渗透性,文化的相互融合是大势所趋,异化也就成为翻译的必然趋势。源语文化的新鲜事物的“异化”很容易被目的语文化的人们所接受,并逐渐地约定俗成,吸收为自己文化的一部分。
总之,归化和异化是翻译领域中的一对矛盾,两者是相互依存、辩证统一的关系。在语用翻译中,为了达到翻译中的对等,应特别注重意义与效果的对等,而不仅仅是语言单位的一致。为此,译者应该把语用意义而非语言形式放在第一位。为了使读者易于接受,译文在一定程度上的变通是必然的,但完全意义上的归化会在一定程度上丧失原作的风格与情调,忽视其文化内涵,从而影响译文的价值。因此,为了充分传达原文的“风味”,归化的同时也应允许适度的异化,更好地阐释、介绍异域文化,吸纳异国语言文化的精华,真正起到文化交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新红,何自然.语用翻译: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J].现代外语,2001(3)
[2]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4]胡静.浅谈归化与异化的适宜度[J].科技咨询导报,2006(9)
[5]朱耕,张建华.从文化的角度看翻译的异化与归化[J].天中学刊,19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