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2009-06-10 12:07孙重彬
文学教育 2009年5期
关键词:语感课文语言

孙重彬

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引导学生加强语言积累,加强感悟,加强体验,深入到作者潜意识的层面,理解作品。在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不是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教师对某篇课文的理解和对某篇作文的要求,而是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在阅读和写作的实践中自身感知、领悟了什么,有什么进步与提高。语感处于语文素养的核心地位,语感的培养是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着眼点和归宿处。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笔者认为:

第一、充分运用课本中的名篇佳作来培养学生的语感。我们要引导学生在课内外紧紧抓住各种语文实践活动,特别是听说读写训练这个途径。这里仅以读为例述之。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课文读得很少,有关课文内容的谈话很多,这是舍本逐末的做法。”我们要培养语感,走出误区,课内一定要多读多练,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章是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文质兼美,教师应引导学生多阅读多背诵。宋代大学者朱熹说过:“大抵读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而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还有从古而来世代相传的真知灼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来也会吟。”古人的见解不仅是方法而已,而是对语文教学规律的重要揭示。多读。不只多篇,也要多遍,特别是精彩语段,要达到朗朗上口,熟读成诵。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精彩的片段。名人名篇,犹如口香糖,越咀嚼,香越浓,味越好,读书次数越多。对其中的妙处,蕴含的意味就领会越深。阅读教学中,我一般先引导学生读懂文中精妙语段,然后就要求他们口诵其文,心领其神,熟读成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词汇仓库中的佳词妙句积累多了。写作时就会自然而然地跃然纸上。所谓的“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就是这个道理。这里的读绝不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熟读”,而是“沉浸浓郁,含英咀华”伴随着丰富的感悟,经过“精思”的熟读。因为语言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的丰富性和语义的模糊性以及语境的网络性。决定了语言的学习和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必须凭具有一定模糊性的感知和神悟或暂“不求甚解”的记取来进行。

不过,要注意的是,教学中要做到全部课文含英咀华熟读成诵如出己心,从客观上讲是不可能的。所以笔者认为在对全文有了一定的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大部分课文采取略整体、精局部、注重某些语段教学的策略,使课文教学多有下马赏花和摘取果实的行动。语段的阅读较之全文每遍时间要省得多。这样,便有时间沉浸其中感悟体味。有时间咬文嚼字分析概括,有时间熟读成诵,有时间听说读写学用结合,也更容易使学生的语感得到培养。如教学《我爱这土地》一诗,抓住“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一段。字字咀嚼。句句体味,便会体味出艾青作为一个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的最真挚的爱的表白。其中的爱国之情便会油然而生,这样对课文语气语调和整体意思便有了一个正确的把握。这种利用重点段落进行语感培养从而理解全文的做法不失为一种可行的做法。

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地利用口、眼、脑、手等器官,全程参与“读”的过程。每节课让学生自由朗读不少于10分钟,用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习惯。还设计语境。孕育情感,揣摩主人公真实的内心世界,真正把知识“教到学生心上”。吕叔湘曾在《中学语文教学问题》中谈到这样一个例子:有一篇课文,学生自己看时很感动,掉下了眼泪。后来上课后。老师就分析时代背景、作者生平、中心思想、段落大意等等,分析来,分析去,左分析,右分析,那个学生说“教师分析完了,我漠然无动于衷。我的眼泪出不来了。”如果这样的灌输转为引导学生去读,那效果就一定好多了。有一种说法:文章是靠学生自己读懂的。而不是老师教懂的。指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我们放手让学生去读,并给予恰当的点拨,在加强语言教学,培养语感中可以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语感源于人的感官和心灵对语言的感受,由这种感受不断积淀而成。通过感官和心灵直接感受优秀的言语作品是语感创造的必由之路,否则,无异缘木求鱼。”王尚文先生如是说。

第二、通过语言的分析和感受培养语感。如《珍珠鸟》中有一句:“它好肥,整个身子好象一个蓬松的球儿。”练习中间我们是否可将“蓬松”换成“滚圆”或“肥胖”?我在教学时先让学生理解这三个词的意义,“滚圆”是极圆的意思,一般用在个儿较大的畜生或人身上;“肥胖”就是胖的意思,而“蓬松”则形象地刻画了雏鸟毛茸茸的既肥又圆的样子,这是“滚圆”和“肥胖”不能达到的表达效果。还有如《那树》中的“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中“咬”、“骨粉”和“呻吟”都是描写性、形象性很强的词语,再现了一幅人类屠戮大自然生命的图景。“咬”给人以视觉的感受,“骨粉”诉诸视觉:“砷吟”则诉诸听觉,都给人以痛苦和悲哀的感受。所以在文章中。可以通过分析具体的语言来理解其含义,这同时对文章的内涵也会有更深的领会。

老舍在《烈日暴雨下的祥子》中描写了烈日下的街景:“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老城像烧透了的砖窑,使人喘不过气来。狗趴在地止吐出红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大,小贩们不敢吆喝,柏油路晒化了,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好象也要晒化。街上非常寂静,只有铜铁铺里发出焦躁的一些单调的叮叮当当。”夏天的烈日下,“烫手”、“干燥”是人的通常的感觉,“憋闷”、“焦躁”也是人的正常心理反应,一种夸大化了的想象“铺户门前的铜牌”“要晒化了”,“烧透了的砖窑”是此情此景引发的一种联想。这里让学生联系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烫手”、“焦躁”等感觉加以体验,就会确切地感受到祥子在烈日下的那种痛苦的感觉。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就会因此由内而发,使学生的语感得到培养。

第三、通过情境的感受来培养语感。以文悟情,因情学文。教材中这些文质兼美、形神俱备的作品凭借着跳动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饱蕴情味的优美画面。如海伦·凯勒《再塑生命》中展现了富有爱心的教师形象,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海伦·凯勒好学敏思、坚忍不拔、热爱生活的精神;毛泽东《沁园春·雪》里的北国风光,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则描绘了一幅世外桃源的生活画面,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而《故乡》反映的是辛亥革命前后旧中国农村日益破产的面貌,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念。文学之景,非独天然之景,是人心中一境界,是作者真性情、真感情的流露和寄托。它的美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所以一旦教材中的“此情此景”变成学生心中的“我情我景”时,所实现的艺术感染力是强烈而隽永的。

我们在教学时,要菩于推敲情感触动最深处,并寻找动情的原因,为学生情感共鸣提供条件,唤起他们的情绪记忆和情知经验,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各种文体均有“情境”存在,所以每一堂课,教师都应着眼于“如何成就移情”,着眼于依据“接受美学”原理来刺激学生的情腺,一堂堂语文课就是情点点滴滴浸润心灵世界的每一个片刻。而心灵一刹那的震颤,也许就催发了生活的动力。拨动了人生的哲思。个别性的感受又往往会转移到普遍性的沉思和领悟中。各种情感对人的影响是不可抗拒的,在“随风潜如夜,润物细无声”中汇成深刻而持久的情感源泉。

“情境”教学符合语言学习的简捷规律:感受一领会一积累一运用,所以也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

当然,培养语感的方法还很多。譬如,还可以通过听话、说话、写作的训练培养语感,用想象法、比较鉴赏法培养语感,还可利用其他各种各样的语文实践活动来培养语感,语感是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离开语感,听、说、读、写就无法进行,即使进行,效果也差。所以语感的培养是提高语文素质的重点途径。当前一个迫切需要改变的状况是老师以“讲”代“读”,重“讲”轻“读”。要知道,光老师“讲”而不让学生去实践、历练是培养不出良好语感的,没有良好语感,也就不会有较好的听说读写训练效果。这是当前语文教学“费时多,收效少”的根本症结所在。另外,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的语文素质包括语感也很重要。很难设想,一个没有良好语感素质的老师能培养出一大批具有良好语感素质的学生。当前素质教育中语文教师须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可用六个“一”来概括,其中的“一张铁嘴”就是要求语文教师应有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传播知识能表情达意,准确无误,与人交谈,出口成章,能说会道。总而言之,应有一定的语感功底。这是培养学生良好语感的一个重要因素。

我想,只要大家本着为学生负责的态度,重视学生语文能力的养成,注重对学生语感的培养,在语文界众多专家、同仁的努力下,必然会迎来语文素质教育全面提高的春天。

猜你喜欢
语感课文语言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语感培养和语文学习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谈谈对语感的认识
我有我语言
语言与言语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有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