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人格健全的高职人才

2009-06-09 09:37
新课程学习·下 2009年9期
关键词:职业高职学校

王 利

摘 要:当前高职学校的学生管理面临着诸多问题,问题的背后是校园人文关怀的缺失、精神交流的缺憾。只有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幸福的精神生活、享受爱的阳光;使他们的个性都得到张扬、生命得到尊重,我们的职业教育才能培养出人格健全的高职人才。本文旨在从对学生的精神世界的关注、对学生的尊重等角度,浅述对学生思想和情感进行关注,对高职学校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的一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高职 人格健全精神世界

从诸多高职学校反馈的信息来看,很多老师对学生最多的评价是学生难教、难管。的确,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升学压力、就业问题等),近几年入学的高职学校学生,在综合素质上与应有的素质水平相距甚远,特别是在思想道德水平、战胜困难的意志力、成才的动机等方面的问题上。大部分学生奋斗目标模糊、学习动力缺乏、上进心不足、开发自身潜力及自我实现的意识蒙胧,并较多地伴随自卑、自傲、自私、逞强好斗、固执己见等不良的甚至是病态的心理特征。但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长期以来,各类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的倾向,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存在的“考试分数一手硬,德育工作一手软”的状况,严重忽略了未成年人情感——体验层面的发展,这些教育的失误在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身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因为很多高职学校学生在目前的教育评价体系中被认为是“差生”,这给高职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和德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新的课题。

如何针对高职学校学生身心成长的特点以及他们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心理特征,有效地实现中职教育“宽进严出”的目标,把高职学校的学生培养成人格健全的高素质的劳动者,成了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一大难题,积极探索新世纪新阶段高职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已成为我们高职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意识特点的分析

笔者通过调查以及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一些情况,总结出目前的高职学校的学生除了具有同龄的青少年的思想尚未定型、不成熟等心理特征以外,还具有以下一些心理特点:

1.缺乏自尊和自信

我们的社会、家庭给我们的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在以“分数论成败”的社会思维定势下,高职学生甚至已经成了“差生”的代名词,学习差,品德差……在社会与家庭异样的目光中,他们在思想上感觉自己是考不上重点大学的“落榜生”,抬不起头,自尊与自信受到极大伤害,很多学生索性抱着“破罐子破摔”的心理。这使得高职学校的学生不仅没有了自尊,同时也使一部分学生丧失了自信,感觉自己是没有希望的,也就不再进取,而呈现出一种随波逐流的心态。

2.思想容易偏激

青少年本身的思想就不成熟,没有形成完整的、系统的辨别自身行为的思想。而高职学校的学生由于在中学的学习中,文化成绩方面可能处于班级的中下位置,在以成绩论英雄的考试制度下,他们往往得不到老师的关注,长期抑郁,又很难找到一个释放自己压抑的情感的方式;同时升学的“失败”使他们再次承受了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巨大压力。因而他们在进入学校以后,在相对宽松的教育教学环境中,便急切地希望找到发泄自己感情的渠道,这些学生逆反心理较强,在不成熟的思想引导下,这些学生可能会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甚至通过破坏性行为来获得心理平衡,而这些行为都是有悖于社会道德的。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一个人行为不善,是因为他的基本需要被剥夺才做出的反应。

3.感情长期压抑,没有一个良好的沟通渠道

当前,我们的社会文化过分强调对情绪的控制、抑制,强调情感表达的有节、含蓄,面部表情的掩饰、收敛,强调情从理出、情合于理,却忽略情感的自然流露、流畅表达和对不良情绪的疏导。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孩子们从小就接受了如何将情感收敛、如何将情绪掩饰的强化的教育,尤其在面临升学压力的初高中阶段,我们的家长和老师在过多地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给学生压力的同时,却没有关注到学生的感情世界,对学生的感情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也没有建立一条与学生进行良好感情的渠道。尤其是对学生早恋的问题,更是谈虎色变,采取的是堵而非疏导的方式,没有及时地为学生解决问题,所带来的后果便是学生畏惧家长和老师,教育效果可想而知。在一项对学生的调查中,当问及学生“你是否能感受得到父母对你的爱”时,给出以下四个选项:A我感受到父母的爱;B我知道父母是爱我,但我感受不到;C我觉得父母并不爱我;D说不清。四项中,选择了A项的学生只有28.7%,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另一个题是“说出自己最想对父母说的几句话”,很多同学并没有流露出感恩之情,而更多的是抱怨,如抱怨父母知识水平低,■唆、过多干涉自己的行为、无法沟通等。学生在被人理解与接纳时需要自我暴露,而向身边的人暴露自己,他们又缺乏心理安全感,于是他们便耗费大量的时间去“交笔友”、上网聊天,甚至出现了“千里会网友”、“网恋”等现象。

4.逐步接触社会,思维方式更加实际化;同时存在“重物质享受,轻精神追求”的现象

高职学校的学生,基于他们所受到的教育更加贴近实际,同时对于职业教育的学习和就业的思维定势,即空洞的理论对他们没有实际的效用,不如学一些实实在在的技术;职业学校毕业生是将来的“蓝领”,而不是理论家和思想家。因而他们对说假话、空话、大话特别反感,厌恶空洞的说教,讲究实际,反对空谈。在另外一个方面由于受不良思潮和客观环境的影响,一部分学生讲究实际的时候,却剑走偏锋,一味追求利益和物质享乐,不顾学校和家庭的感受,存在单纯图“实惠”的思想。另外相对于高中学生,职业学校学生竞争压力减少,学习氛围相对松散,因而一些学生刻苦学习钻研的意识明显不够,缺乏一定的进取心和紧迫感,存在得过且过、应付了事、混毕业的思想。

高职学校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使我们意识到高职院校学生工作面临的严峻挑战,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高职学校的学生也是一批敢于竞争、敢于表达自己思想、不轻信盲从的学生,他们身上有着一种很多初高中生甚至是一部分大学生所不具有的活跃的因素,这是我们应该更加关注的、积极培育的因素。

二、对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建议

“学校的任务不仅授给学生从事劳动及合乎要求的社会活动所必备的知识,而且也在于给每个人的个人精神生活的幸福”。我们在指责我们的学生的同时,必须从我们自身来寻求学生思想问题的根源,我们的学生也许原来都可以成功的,他们本来并没有很大的区别,是我们的环境造成这样一批学生,我们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的大环境需要进行改革。在学校教育中,我们的老师也应该时时反思我们自身存在的问题,为学生创造一个良性发展的精神家园。

造成高职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特点的因素是综合的,来自于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体制等多方面,而学校作为对学生进行系统教育的殿堂,则要利用对学生进行系统教育的机遇和责任,积极加强自身教育条件的优化、教育思想的创新、教学方式的变革、对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关注等各个方面着手,为中职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创造条件。

1.教师教育观念需要转变

(1)老师应当充分地相信学生是可以成功的。要改变考分低、不听话、有缺点的学生就是差生而不是人才的观念。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的缺点和不足,树立全面育人的观点,做到“长其善,救其失,扬其长,促其变”;(2)教师应当从讲台上走下来,融入到学生当中去。“如果教师跟孩子们没有共同兴趣、爱好和意愿,那么我通向孩子心灵的道路将永远被堵死。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灵奉献给他们”;(3)教师要充分信任和尊重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尊重。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当教育建立在相信孩子的基础上时,它才会成为一种现实的力量,如果对孩子缺乏信心,不信任他,则全部教育智谋,一切教育、教学的方法与手段都将像纸牌搭小房一样,定然倒塌”。

2.从职业教育的前景着手,为学生树立希望,帮助他们重新树立起自信和自尊

二战以后德国迅速崛起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一大批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在战争的废墟上迅速建立起德国发展的工业基础。

从重视程度上来说,当前职业教育已被提到了一个相当高的位置,职业教育得到了空前的重视;从实际效用上来说,职教人才在目前乃至将来的发展中,存在很大的缺口。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邢晖在接受教育周刊记者采访时说:“……中国技术人才缺口超过1000万,2003年全国高级技师的总体存量只有28.7万,2004年北京市技能型人才的供给仅有10万多人,缺口约38万。” 江苏职业技术人才的缺口更是高达数百万。从职业教育人才的就业前景来说,目前的“灰领”“蓝领”的收入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一部分公务员的收入。这些对于缺乏自信的职业学校学生来说,都是巨大的机遇,他们的前途将是一片光明。这对于树立学生的自信和自尊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我们的老师应该更多地关注我们职业教育改革和职业教育前景的信息,更多地让学生去了解这些信息,与学生多沟通这些信息,而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知识的传授和对学生简单的管理上。

3.关注学生的感情世界

多与学生交流,及时发现、解决问题,真正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用爱去感化学生。职业学校的学生在感情上需要我们更多地关注,所以我们的老师必须要有一种责任感。(1)教师要放下架子,走到学生中去,真正与学生打成一片,做朋友,而不是居高临下地说教,这样学生才会愿意与你沟通。“对于孩子来讲,最好的教师是在精神交往中忘记自己是教师,而把自己的学生视为朋友、志同道合者的那种教师,这样的教师连他学生内心最隐秘的角落也都很了解,因而,他口中的话语便成为能在年轻的正在形成中的个性起作用的有力武器”;(2)对学生的关心要细致入微,在学习上、生活上、感情上关注到学生的每一点变化,及时解决问题,不让问题积累下来;同时,教师也要善于表达爱,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声招呼也是表达教师的爱心,天凉了提醒学生加件衣服等等也是表达教师的爱心。爱学生要体现在细枝末节之处;(3)对待学生要真诚,“视学生若亲子”,以诚心换真心。“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乐趣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不忘自己也是一个孩子”;(4)对学生要一视同仁,不能厚此薄彼,不能因为学生学习成绩和行为方面的差异而有偏颇;(5)尽力关注每一个学生,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有他自己的特点,同时我们也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成人,都可以成才。“注意每一个学生,关怀每一个学生并以关切而深思熟虑的谨慎态度对待每一个孩子的优缺点,这就是教育的根本之根本。”

4.我们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学生厌学是普遍现象,我们要在活动中使学生了解自己的知识缺失和不足,让他们主动地去弥补自身的不足。我们职业教育的学生中的一大部分将直接进入工作岗位,所以我们的教育教学必须与实际紧密结合。系统的理论知识是必要的,但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说,更重要的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我们要利用我们能够利用的社会资源尽量多地让学生参与到实践中去。社会资源包含了我们学校的定点实习单位,同时,我们很多的学生家长的工作单位,甚至一些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学生的自家企业等,都属于我们的社会资源,我们要把这些资源整合起来,让学生更多地投入到实践中去,让他们在实践中发现自身的不足,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

5.在评价方式上容人之短,激人所长;多用表扬,少用批评

一旦学生给老师留下一次不好的印象,很多老师就在自我意识中对这个学生大打折扣,从而在学习和生活中不能正视该学生的优点,造成班级范围内的教育不公正现象,这对我们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学生可能在很多方面存在这样或是那样的不足,这种情况不仅造成了老师对学生的偏见,也形成了社会对职业学校的偏见,这又是社会范围内的不公正。同样是学生,我们为什么要有不一样的眼光呢?

这些因素成就了职业学校老师口中的“学生难管”的说法,许多职业学校的教师对学生动不动横挑鼻子竖挑眉,却很少关注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这使得本来就压抑的学生更加郁闷,进而对老师产生偏见,对学校产生厌恶感,对学习丧失信心。我们要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多地赞美和表扬学生,多用一些激励语言,让学生更加自信,让他们勇于表现自己的亮点,表现自己积极向上的一面,更加自信,最终形成一个学生与学校良性循环的回路。

三、结语

总之,高职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呈现出多元化倾向,社会影响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并存,高职生受到来自各种思潮的冲击,往往处在一种迷惘、困惑之中,这使得高职院校德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高职院校德育在新形势下对高职生思想观念的形成还能否发挥主渠道作用、导向作用和规范作用,以及怎样才能发挥这些作用,已成为德育理论家和实际工作者思考的重要课题。严峻的挑战,也会成为德育改革的最好机遇,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必须振奋精神、开拓前进,建立高职生道德思想生成机制和引导机制,结合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力量,形成强大的社会合力,为构建高职生良性道德观而努力。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1月版

2.国家教委1998年1号文件《面向21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原则意见》.北京人民出版社

3.教育部人事司《高等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4.班华.《现代德育论》(第二版).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年

5.詹万生.《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

6.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

7.朱成瑞,龚萱,刘力.《大中学校德育衔接探索》.武汉出版社,2004年

8.杨海波.《当前学校德育现状及改进对策》.云南电大学报.2006年3月

作者单位: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系

猜你喜欢
职业高职学校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我爱的职业
学校推介
五花八门的职业
关于马术职业
盯紧!这些将是5年内最赚钱的平民职业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