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理论问题的研究

2009-06-09 09:37侯艳丽王立伟
新课程学习·下 2009年9期
关键词:终身体育高校体育改革

侯艳丽 王立伟

摘 要:随着高校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培养对体育的兴趣,发展学生个性已成为当前和今后我国高校体育的任务之一。本文从高校体育改革部分理论基础为视角,探讨了高校体育改革存在的问题,论述了终身体育思想与高校体育改革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改革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高校体育 改革 终身体育

1.高校体育课程建设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高校教育为21世纪培养各级各类高级人才。高校体育要尽快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突破传统观念对人们思想的束缚,建立新的观念,充分发挥高校体育在健身、育人、康复、文化娱乐等方面的特殊功能,为国家培养大批身体强壮、德才兼备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校建立终身体育思想虽已多年,但体育教育观念还相对滞后,场地设备还不完善,跟不上高校发展的需要。体育教学过程中多年来过分强调教师中心地位;过分强调运动技术和知识的系统化,应克服以竞技为中心的倾向。教学评价过分注重运动成绩,过分强调运动技能的评价,而对质性的评价(定性评价)重视不够;过分强调绝对评价,而对评价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进步幅度重视不够,对过程评价重视不够,对相对评价重视不够;过分强调教师的评价,而对学生自我评价与学生的相互评价重视不够。

2.终身体育与高校体育改革

2.1正确认识终身体育思想给高校体育改革带来的影响

终身体育作为现代体育的思潮,是学校体育的一个重要指导原则。以终身体育思想为指导,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又是体育科学化、社会化的发展趋势之一。因此,终身体育思想对高校体育改革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应该承认,多年来高校体育改革,无论是在课的结构、教材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上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广大高校体育工作者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然而,就当前高校体育改革的整体而言,与市场经济下高速发展的教育改革相比还显滞后。主要原因是受传统的学校体育观的影响,在体育目标的确定、教材内容的选择、教法运用、组织措施、管理与评价等诸多方面,比较重视学校体育的近期效益,体育教学上局限于“三基”的传授,“达标”的人数等。忽视了学校体育的长期效益,缺乏对学生个性发展及体育兴趣,锻炼能力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缺乏与群众体育的联系。结果导致一些学生对体育课抱有不得已而为之的态度,对体育缺乏深刻的了解和认识,终身体育意识淡漠。出现了一批“既不喜欢体育,又不会从事体育锻炼的高级知识分子”,这一教训是十分深刻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运用终身体育思想培养学生竞争意识是高校体育的重点。它不仅是科学技术水平,经济领域内的竞争,更是劳动力体质和意志的较量。因此,在高校体育改革中要充分利用体育本身竞争因素,提高学生竞争意识、能力,培养适应市场竞争的人才。

2.2高等学校应是奠定学生终身体育基础的重要阶段

高校是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然而,现实中我们有很多知识分子,虽然文化素质较高,接受过正规的高等体育教育,但是他们的体育观念却很淡薄,极少参加体育锻炼。由此看来,中青年知识分子的体育锻炼是全民健身战略的最薄弱的环节。这在很大程度上反应了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中,缺乏对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教育和培养。我们认为高校体育是个具有多功能的系统工程,进行体育教育不仅是增强体质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健康地生活,这也是体育的社会价值所在。随着终身体育指导思想的逐步确立,学校体育的发展目标就应立足于长期效益的探索和追求,充分利用学生在高校学习,接受体育教育的有利时机,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帮助学生形成自学、自练、自控的能力,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转变态度、更新观念,使学生不仅限定在学校阶段里,而且步入社会后的任何阶段,任何情况下都能自觉独立地进行体育锻炼,变成一个真正的终身体育者,造就良好健康的体魄,为祖国现代化建设服务。

2.3以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建立新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

体育教学的改革是整个高校体育改革的中心环节,也是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要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面向21世纪社会主义学校体育的基本框架,就必须树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身、心、群三维评价的现代体育教学观,以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在继承传统体育教学思想和实践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既能增强学生体质,又能使学生养成自学、自练终身锻炼习惯的新型高质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

以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的新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培养目标应该是:通过高校体育教育增强学生体质,完善体格;掌握体育与卫生保健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培养学生自学、自练的良好习惯和能力,促进个性发展,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养成竞争、进取,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2.4按终身体育要求,不断充实课外体育活动内容

为了增强和培养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就必须充分利用课外余暇时间不断充实课外体育活动内容,把学生吸引到体育锻炼中来。如开展以小集团活动为主的锻炼形式,积极倡导多种类的适合未来社会和个体自主锻炼需要的运动内容,并配合体育知识讲座、体育知识竞赛、体育摄影、体育征文和小型多样的体育竞赛项目,以此来充实课外体育活动内容,使学生在体育课中学到的知识、技术、技能在体育活动中得到运用和发挥,提高体育文化水平,吸引更多的学生投入到体育活动中来,并在体育实践中增强体育意识,提高体育素养,使体育逐步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而自觉、积极、主动地参加体育锻炼,为步入社会后自我锻炼奠定良好的基础。

2.5加强教学基本条件建设,满足终身体育需要

众所周知,体育场地、器材和体育师资是完成体育教学的三个最基本的条件。贯彻终身体育思想,深化高校体育改革必须要有与之相配套的场地、器材和一支思想过硬,敬业精神强,业务精专的教师队伍,否则就无法进行。

3.结论与建议

3.1随着体育与健康课程逐步建立,终身体育思想的确立,高校体育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对高校体育的改革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3.2高校体育的改革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逐步建立面向21世纪的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框架。

3.3在终身体育思想和全民健身计划的指导下,拓展高校体育的教育职能,促进高校体育与大众体育的衔接,充实课外体育活动内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和意识,形成终身体育思想,是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良好趋势。

参考文献:

1.毛金文.高校体育课程一体化模式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

2.蒙万宁.浅谈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学生体育意识教育[J].社科纵横.2009.3

3.王健珍.对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

4.郑和.浅谈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与分析[J].体育科研.2001.

作者单位:吉林省龙桥教育科技学院;吉林大学

猜你喜欢
终身体育高校体育改革
浙江省金华市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的互动研究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