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冶高尚的情操,点燃创造的火花

2009-06-09 09:37包春华
新课程学习·下 2009年9期
关键词:罗素爱心人生

包春华

英国著名作家罗素在他的《我为什么而活着》一文中写到:“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这三种纯洁而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正是这样的一种人生信念让罗素一生的事业都在热忱地为公众的良知辩护。爱因斯坦也曾说:“阅读罗素的作品,是我一生中最愉快的事件之一。”对于这样一篇饱含激情的文章,我想它一定会引起学生的共鸣。出于这样一种想法,我让学生写了这篇以“我为什么而生”的话题作文。结果某些学生的想法让人有些吃惊。下面我把这几篇想法“特别”的文章拿出来供大家一起参考分析:

学生甲:“我为了享受而活着。地球是这么的大,有太多的东西等待你的探索,你不知道多活一天你能知道多少新的事物,你不知道有多少美好的东西等待着你的享用,可在你一切都没准备好的时候,如果突然死去了,那些美好的事物就变得可望而不可即了,这一切是多么的令人痛心!因此我要更好地享受生活。我想要很多很多的钱,因为它是我享受生活的物质基础。有了钱,我可以到世界各地;有了钱,我可以买平日可望而不可即的东西。谁说‘金钱是粪土,钱可以让我拥有一个美好的人生……我活着,为了享受生活而活着,为了让我的生命更加美丽而活着。”

学生乙:“好希望以后可以去环游世界,好希望以后可以住在一幢大房子里,房子要装修成我喜欢的风格,还要有一个游泳池,还要养一只可爱的牧羊犬。当然,这一切不是靠幻想得来的,更何况我没有阿拉丁神灯,所以只能去创造。尽管我现在最想做的不是读书,可我一直相信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能力更为重要。我热爱物质,不代表我是一个爱慕虚荣的人……”

当然,这两篇文章只是代表少数学生的看法。但至少透漏了一个信息,那就是部分学生在这样一个物质化的年代太急功近利,过于羡慕物质生活,沉迷于享受,缺乏创造性。也许他们没有被罗素的博大而宽广的胸怀所打动,没有为其无私的爱心所鼓舞。在他们心中,更多的是对物质生活的追求。

与此相反,大部分学生拥有一种积极进取的心态,能用一颗善良而博大的胸怀去审视周围的世界,感知大千世界的美好。他们追求知识,渴望进步,富有爱心。他们从伟人身上看到了闪光点。比方说双希同学在作文中这样写道:“史铁生为了拼搏而生,贝多芬为了扼住命运的咽喉而生,鲁迅为了引导我们追寻光明而生……人生是一道佳肴,有甘甜也有酸苦;人生是一部杂集,有精华也有糟粕;人生是一谱旋律,有高潮也有低谷。然而正因为它普普通通才更具有真实感。它就像一颗水晶,纯净透明,一尘不染。这样的人生足以吸引我的灵魂。我为实现人生的价值而生!我将努力用自己的热情打造一方属于自己的天空,让生命散发最具魅力的光芒……李宗霖同学写道:“莫扎特曾说我为了音乐而活着;爱迪生曾说科学是我活在这世上的源泉;安南也说过世界的和平与安宁是我工作的动力和生活的动力。是啊,每个人都有自己活在这世上的原因,正是有了这个原因,人们去成长,去奋斗;也正是有了这个原因,才有了人类的辉煌和梦想。对于我来说,这个原因就是爱……现在的我,对祖国充满了爱,这种爱,使我有勇气去面对一切挑战,使我有自信去战胜一切。还记得神州六号遨游太空,让世界为之喝彩;还记得中星微电子在纽约上市,让世人永远记住了中国芯的名字;还记得百度在纳斯达克上市,让世界为中国的创新买单;还记得……这一切的一切,让我为中国骄傲,让我发自内心的对祖国充满了爱……”

看着这些热情洋溢的文章,我觉得大多数的学生还是被罗素的那颗博大的爱心所打动了,他们发自内心地表达了自己对祖国,对社会,对他人无私的爱。他们努力地追求知识,刻苦学习,为实现人生的价值而奋斗着。这样的一种精神境界是伟大的,宽广而无私的。而那些在思想上还存在着享乐主义的学生我们也没有必要一味地去指责他们。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15~18岁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正处在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紧要关头,很容易受身边形形色色的人和事物的影响,如果外界的导向不正确的话都会对他们的身心产生不良的影响。

通过这次作文批改,我觉得在我们学生中间还要加大力度对他们进行审美教育,让他们真切地去感知生活的美,并为创造美而不懈地去拼搏努力,激发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充实的人生理想中渡过自己的一生。

作者单位: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罗素爱心人生
爱心树(下)
罗素悖论的成因
罗素悖论的成因
人生中的某一天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爱心
我就是他们要保卫的那种文明
爱心的奉献
独一无二的你
充满喜悦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