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云成
对项目资本金要求的下调,其影响其实相当于下调固定资产投资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未来可能节约资本金投放规模看,称之为“新一轮刺激方案”也毫不为过。
4月2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调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
会议决定,降低城市轨道交通、煤炭、机场、港口、沿海及内河航运、铁路、公路、商品住房、邮政、信息产业、钾肥等项目资本金比例,同时适当提高属于“高污染、高能耗和资源型(两高一资)”的电石、铁合金、烧碱、焦炭、黄磷项目以及电解铝、玉米深加工项目的资本金比例。
对项目资本金要求的下调,其影响其实相当于下调固定资产投资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未来可能节约资本金投放规模看,称之为“新一轮刺激方案”也毫不为过。
扩大投资的信号
受益对象:地方政府和社会投资力量
松绑效果:充实其资金力量,有助于增加全社会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指投资项目资本金占总投资的比例。根据不同行业和项目的经济效益等因素确定。
根据我国的项目资本金制度,一个项目的资本金到位与否,成为在获得相关审批手续后能够正式开工建设的关键。
为建立投资风险约束机制,有效地控制投资规模,我国首先在1996年8月23日的《关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试行资本金制度的通知》中建立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制度。
该通知中明确:投资项目资本金是指在投资项目总投资中,由投资者认缴的出资额,对投资项目来说是非债务性资金。与之对应的是项目法人从银行或资金市场筹措的债务性资金。除外商投资和公益性项目外,所有项目无论国有非国有,资本金不到位,便不能获得贷款,不能开工建设。
项目资本金对投资的约束力,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银行信贷扩张能力的约束力之间,异曲同工。因而,项目资本金比例的下调,实际上意味着既定资金量下主体投资能力的增强。
在一季度信贷投放达到4.58万亿、投资增速达28.6%的情况下,政府仍然决定调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地方政府的资金短缺是其最大的原因。
4万亿元投资计划中,中央政府承担的新增资金为1.18万亿元,剩下的资金则属于地方政府和社会投资。在4 万亿元投资计划公布后,各地政府又陆续公布了各自高达18万亿元的投资计划。从去年地方政府的收入以及2009年地方政府收入预计大幅度下降的态势来看,4万亿元投资计划的推进已经遇到了地方政府资金缺乏的瓶颈。
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调整资本金比例,则不失为一个解决地方政府资金短缺难题的好办法。
去年地方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3.3万亿元,如果今年按28%这样一个并不高的投资增速计算,今年全年地方政府投资总额将达17.1万亿元,因此,总体每下调一个百分点的项目资本金比例,就将为地方投资节约1700亿元的资金,按照同样测算方法,则可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节约资金2200亿元。
如果总体水平一次性下调6个百分点(一个很可能的选择),将为地方解决超过1万亿元的资金缺口;为全社会投资节约1.32万亿元资本金投入。
因而,称该政策的出台等同于启动了新一轮的刺激计划毫不为过!
有保有压抗风险
受益对象:银行
松绑效果:既能增加信贷规模,又能降低信贷风险
自1996年建立项目资本金制度后,我国利用项目资本金制度调节投资冷热已有先例。2004年,为抑制当时一些所谓产能过剩行业的盲目投资,国务院首次上调了钢铁、水泥等行业的项目资本金要求。
观察项目资本金制度的建立与变更,其实都与宏观调控环境有关,但此前都主要是出于控制经济过热趋向的考虑,而唯独此次主要是应对扩张性政策下地方政府和社会投资乏力所采取的举措。
此次调整,资本金比例下调的项目,主要是铁公基——铁路、公路、基础设施相关项目,这和国家宏观调控扩大内需政策是密切相关的。而资本金比例上调的这些项目本来门槛较低,社会资金很容易进去,容易形成产能过剩。比如像电解铝、焦炭等行业,目前已经严重产能过剩。
本次调整与此前的调整有一个最大的区别,前两次要么只下调,要么只上调,而这次是有升有降,体现了既要保增长、促内需,又要调结构、上水平的平衡。
在这次调整中,对国家鼓励的行业门槛降低,而对限制类行业的门槛提高,体现了“有保有压”的策略,不是单纯为搞经济而搞经济,而是综合考虑环境和资源压力。以前很多人怀疑4万亿元投资一启动,会不会降低环保标准,这次国务院会议给出了一个否定的答案。
在普遍的乐观情绪中,有一种疑问的声音也越来越强大:随着资本金比例的调低,信贷的风险将极有可能随之加大。
对此,银行界人士却有不同的看法。调低资本金比例与信贷风险有一定关系,但并没有直接关系。重要的是,项目有没有收入产生,收入能否覆盖成本,而不在于资本金比例的多少。
即使同一行业,有的客户信用评级高,资本金比例要求就会低,而有的客户风险高,银行就会要求高资本金比例,甚至不给予信贷投放。从目前来看,“铁公基”类项目贷款的风险判断基本上还是比较乐观的,因为政府项目毕竟具有政府信用。
“资本金的门槛虽然降低,但在行业分析、环保达标等其他方面的评审将更为严格一些。比如,我们会要求项目回收期限不能太长,项目收益率不能太低等。”
由此可见,更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银行从风险判断出发可能更不愿意贷了。因为银行首先会关注不同行业的风险,其次,在同一行业内也会对单个客户进行评级,建立客户名单制度。
显然,银行的信贷风险并没有被强行放大。
与此同时,银行界人士普遍认为,降低资本金比例是个好事,最大的好处是解决了一个规范融资的问题。
目前一些政府融资平台、机场、港口等,实际上存在很多资本金到位不规范的问题。比如通过发债、信托、理财、向股东借款等来解决资本金不足的问题,这等于是将资本金的属性变“自有资金”为“自筹资金”,已经起不到资本金对投资风险约束的功能。这样“弄虚作假”的结果是,银行信贷的风险更大。而现在通过降低资本金比例来把“灰色地带”阳光化,对银行的风险防范是个好事情。
松绑资本金的另一个好处是解决了银行贷款放不出去的问题。
目前,基本上银行现在已经投放的贷款都是以前储备的项目,而信贷后续的有效需求不足。这一方面是由于企业大量通过直接融资,对银行信贷有所挤压,并且部分债务融资后直接用来归还银行贷款;另一方面是由于企业预期效益下滑的情况下,都急于归还银行贷款,而融资需求下降。此外,通过降低资本金比例可以把一些通过搭桥贷款发放的信贷解放出来,以缩小银行风险。
地产企业喜与忧
受益对象:房地产开发商
松绑效果:大地产商将错失行业整合机会,小地产商信贷空间将明显放大
尽管未能跻身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但倚仗“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行业”这一点,开发商终于如愿以偿向政府要到了政策。
从去年10月开始,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下调契税及利率7折优惠、12月流转环节营业税减免、下调商品住宅的资本金比例……可以说,“该出台的政策都已经出台了”。
尽管自去年10月起政策暖风频吹,市场成交量逐渐恢复,但全国房地产投资增速和新房开工面积增速却急剧下降,今年第一季度更为明显。国家统计局4月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4880亿元,同比增长仅4.1%,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28.2个百分点;房屋新开工面积为2.01亿平方米,同比下降幅度达16.2%。这是自1998年房地产市场化以来同期最低水平。
据测算,如果2009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同比回落20个百分点,将直接拉动GDP增速回落1个百分点以上。因此,稳定房地产投资应成为今年所有房地产政策的着力点。
此次下调商品住房投资项目的资本金比例,在市场上释放出一个明确信号,即鼓励房地产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鼓励开发商购置土地及增加商品房新开工面积。
该项政策对缓解房企融资压力的作用不言而喻。由于房地产行业融资渠道过于单一的状况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导致开发商至今仍高度依赖银行贷款。下调商品住宅的资本金比例,将有助于降低房企的融资门槛,令其得到信贷支持的空间放大,同时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社会资金涌入房地产行业。
但是,这项政策犹如一把双刃剑。首先,该政策不利于加快行业整合,资金实力雄厚的大开发商“洗牌”的愿望恐将落空。事实上,这一政策的出台,理论上将使得银行对中小开发商的资金支持力度加大;其次,由于房企资金压力得到缓解,其与购房者博弈的能力也会提高,一些房企可能因此改变之前的快速去库存的销售模式,这为未来房价走势又添了几分变数。
编辑 秦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