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 怡 李 静
抗生素是具有抑制或杀灭其它微生物的化学物质,它可以是由微生物产生的,也可以是化学合成的。几乎所有的人都接触过抗生素,但真正知道怎样使用抗生素的人却为数不多。包括相当一部分医生在内,在使用抗生素的过程中存在不少误区。
误区一:感冒、发烧就用抗生素
病毒或者细菌都可以引起感冒、发烧,但很多感冒都是属于病毒性感冒,严格意义上讲,对病毒性感冒并没有什么有效的药物,只是对症治疗,多喝水,多休息。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更确切的说,抗生素对病毒无效。只有在感冒怀疑合并细菌感染时,才使用抗生素。
误区二:抗生素就是消炎药
多数人将抗生素等同于消炎药,认为抗生素可以治疗一切炎症。实际上抗生素仅适用于由细菌引起的炎症,而且应该适时使用,否则后果会很严重。众所周知,人体内存在大量正常有益的菌群,这些菌群互相制约,保持体内的微生态平衡。如果抗生素使用不当,会引起菌群失调,招致其他疾病的发生。消炎药一般指抗炎止痛药,是针对非细菌感染的炎症,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局部软组织的瘀血、扭伤后的疼痛、红肿等也可应用。常用的药物是阿司匹林、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
误区三:联用抗生素效果更好
有些病人在发生感染后,认为多吃几种抗生素会使疾病好得快,这也是不科学的。合并用药种类越多,引起的毒副作用、不良反应发生率就越高。为此,我们提倡凡使用一种抗生素能够达到治疗目的时,尽量不使用第二种和第三种。
抗生素是一把双刃剑,一旦被滥用,不仅不利于健康,还会给人体带来严重伤害。合理的使用抗生素,能够保卫我们的健康和生命;而滥用抗生素,只能造成危害。
误区三:频繁更换抗生素
有的患者在用药后很短时间看不到效果,就认为无效,就要求医生更换抗生素。我们知道,当抗生素接触到细菌后,通过不同的方式杀灭细菌,而杀灭细菌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如果使用某种抗生素疗效不好时,除了考虑抗生素的抗菌谱是否正确外,还要考虑用量、给药途径以及患者全身状态等因素。如果疗效不佳与这些因素有关,只要针对相关原因予以调整和改善,疗效就会提高。频繁更换药物,会造成用药混乱,容易使细菌形成多重耐药,对患者有害无益。
误区四:一旦有效就停药
使用抗生素后,如果病情刚一好转就停药,体内的病菌没有完全被杀灭,残余细菌就有可能造成病情反弹,甚至会变成抵抗力更强的菌株,这时再使用原来的抗生素,就有可能产生耐药。因此,我们在使用抗生素治疗时,建议疗程应足够,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治疗效果。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抗生素的合理使用还包括按“时”用药。抗生素有6小时1次、8小时1次或12小时1次的,这是根据不同药物在人体内代谢速度不同而决定的,不能随便更改。如要求一天三次,不等于早、中、晚饭后各一次,而是每8小时用一次。如果用药时间间隔太近,会造成药物在血液中浓度过高,导致不良反应;如果间隔时间太长,血液中药物浓度不够,对细菌的杀灭作用就会减弱,而且会产生耐药性。
误区六:新的抗生素比老的好,贵的抗生素比便宜的好
不少人认为抗生素“越新越好”,“越贵越好”,“越高级越好”。其实每种抗生素都有自己的特性,应根据病情、人群来选择,坚持个体化给药。比如红霉素是老牌抗生素,价格很便宜,它对于军团菌和支原体感染的肺炎就具有相当好的疗效,而价格非常高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和三代头孢菌素对付这些病菌就不如红霉素。有的老药药效比较稳定,价格也便宜,不良反应较明确,再加上人们不经常使用,疗效反而可能更好。因此,抗生素并不是越高级越好,也不是新的抗生素就比“老”的好,新的抗生素的诞生往往是因为“老”的抗生素发生了耐药,如果“老”的抗生素有疗效,还应当使用“老”的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