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高增长中的银行风险

2009-06-08 08:51曾子炎
银行家 2009年4期
关键词:信贷贷款体系

曾子炎

2009年3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2009年2月份信贷增长统计结果,当月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1.07万亿元,同比多增8273亿元。而实际上,从2008年10月份开始,为应对持续恶化的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拉动我国的国内需求,银行体系的放贷数量就已持续增长,且其中票据融资额占有很大的比重,如何客观地看待信贷高增长?信贷高增长会给银行体系带来哪些风险?我们又该如何应对这些风险呢?本文首先分析信贷高增长的原因及其带来的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笔者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信贷高增长的原因分析

在当前全球危机的大背景下,我国连续四个月出现信贷高增长,笔者认为,主要有三点原因。首先,从供给的角度看,货币政策由从紧转变为适度宽松,银行可贷资金增加。为应对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中国人民银行实行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五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四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明确取消对金融机构信贷规划的硬约束,加大金融支持经济发展力度。到2009年2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50.71万亿元,同比增长20.48%,比上月末高1.69个百分点。宽松的货币政策为信贷的高增长提供了充裕的资金来源。其次,从需求角度看,中央推动经济发展的坚决态度需要信贷高增长的支持。在金融危机冲击下,外部需求显著收缩,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企业经营困难,城镇失业人员增多,经济增长下行的压力明显加大。鉴于此,我国政府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取向,果断实施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包括4万亿投资计划、“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等,这些财政政策的成功实施,离不开信贷资金的支持,客观上需要信贷的高速增长。第三,银行存款持续上升、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足,推动信贷的高增长。2008年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46.6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7%,同比多增2.3万亿元;到2009年2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49.81万亿元,同比增长23.01%。存款数量的持续增加一方面为银行的信贷增长提供了资金来源,另一方面也给银行带来了较重的放贷压力,客观上促进了银行信贷的高增长。

信贷高增长的银行风险分析

尽管2006年底以前,我国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先后成功上市,其资本充足率明显提高,不良贷款率显著降低,中国银行体系的风险管控能力不断提高,但在抵御全球金融危机大背景下,银行体系能否在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同时,保证自身的安全,做好风险管控,仍是值得探讨的。而在当前规模如此巨大的信贷增长中,银行首先应提防的风险,笔者认为有如下几点。

信贷的高增长给银行体系带来一定的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利率、汇率、股票、商品等价格变化导致银行损失的风险。由于我国目前银行从事股票和商品业务有限,因此其市场风险主要表现为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从利率角度看,近几个月的新增贷款中,很大部分是为了配合国家扩大内需等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政策措施而形成的贷款,此类贷款期限较长,利率水平较优惠,从中长期角度看,我国利率有上升趋势,因此,存在一定的利率风险。汇率方面,近年来,经济的持续高增长导致近年来人民币的持续升值,加之在我国政府一系列经济刺激措施以及国内巨大需求市场的共同作用下,我国经济的恢复速度应该快于世界上的大部分国家,人民币存在进一步升值的可能,这将使得银行新增贷款中投向出口为主企业的贷款面临一定的汇率风险。

信贷的高增长使得银行必须面对严重的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由于借款人违约或其信用质量发生变化而可能给银行带来损失的风险。首先,从国际经济环境来看,世界主要经济体都进入严重的衰退,预计2009年我国经济仍将面临严峻的外部环境。其次,从国内经济形势来看,大部分行业生产增速大幅下滑,多个行业利润出现负增长。2008年9月以后,39个工业大类中,有31个行业1~11月的利润同比增幅低于1~8月的水平。种种情况说明,在国内国际经济环境下行的大背景下,内外部需求将大幅下降,同时就业受到的一定冲击以及资本市场下挫引发的负财富效应等对消费增长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在需求大幅下降的情况下,企业生产经营更为困难,效益下降,各地企业裁员事件频频发生,企业家信心不足,企业违约风险明显增大,从而导致银行信贷资产的信用风险急剧上升。中国人民银行2008年第四季度企业家问卷调查显示,17.9%的企业家预计2009年一季度国内订单继续下降,19.0%的企业家预计2009年一季度出口订单将下降,此两项指标比上季增加10.2个和10.7个百分点;企业盈利预期指数为-2.0%,比上季下降14.5个百分点。

信贷高增长过程中银行面临着严重的操作风险

为拉动我国国内需求,我国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增加政府投资,从而带动银行信贷的高速增长。然而,在信贷高增长的过程中,为获得更多的贷款项目,各银行之间相互竞争,进而给银行信贷带来严重的操作风险。首先,利益驱动导致银行之间过度竞争和无序竞争。在投资项目一定的情况下,各行为获得贷款项目而主动降低贷款条件,简化贷款手续,放松信贷审查等情况就可能普遍存在,由此而给银行信贷带来风险。其次,在短时间内发放规模如此巨大的贷款,银行很难对借款人进行充分的信息调查,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使贷款产生损失的概率增大。其次,贷款审批时存在着的人为操作的不确定性,贷款各个环节存在的违反有关风险控制规章制度,包括对贷款授权授信、审查审批、贷款程序等制度的执行不力,都将给银行贷款带来巨大风险。最后,从前面的分析中,我们知道当前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充足,各行在优质放贷项目一定的情况下,为提高资金的收益率而加大了票据融资规模,从2008年10月到2009年2月,当月票据融资增加额占新增贷款比重巨大,分别为33.78%、43.85%、50.48%、38.51%和45.51%,这一现象既反映了我国利率持续下降的现状,尽管近年来票据签发以大企业为主导的基本格局未发生根本改变。但在利差收窄的情况下,如何为规模如此巨大的票据融资资金找到更好的放贷对象,对银行的经营管理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应对信贷高增长风险的对策措施

综上所述,银行信贷高增长导致银行体系存在严重风险,为应对出现的各种风险,笔者提出以下几个应对措施。第一,按照经济规律办事,选好项目,加大对未来收益前景较好项目的信贷力度,如有政府背景、财政支持的基础建设项目和基础设施配套项目等。选好项目不仅有利于降低银行信贷资金的风险,也有利于发挥银行资金配给的作用,优胜劣汰,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第二,加强银行之间的合作和信息共享,降低信息不对称风险。对于资金需求量大、投资周期长的项目,积极开展银行间银团贷款,分散贷款集中度,降低信息不对称和大额贷款所带来的风险。第三,确保贷款五级分类准确性,认真做好贷款“三查”工作。坚持严格五级分类管理办法,进一步提高贷款质量分类的准确性,在重点关注贷款迁徙率、贷款分类偏离度等动态指标变化情况的同时,加强贷款分类的细分和科学管理,要继续独立认真地做好贷款“三查”工作,完善银行内部评估体系,更为准确及时地反映风险。第四,认真做好贷款核销工作。银行业金融机构全年都要加快不良资产处置,加强核呆撇账工作,按照“账销、案存、权在”的原则,抓紧做好资产出售和呆坏账核销工作,多渠道加大处置不良资产的力度。第五,加强公司治理机制建设的同时,还要加强信贷文化的建设,完善客户征信体系建设,加强对商业银行自身的管理、提高人员素质,要建立高效、完善的风险监测体系。商业银行内部要加强对贷款相关人员的培训与管理,防止发生盲目放贷的现象。高效、完善的风险监测体系是信贷风险控制的基础。第六,加强对银行的监管,确保银行一、二级资本充足率和拨备率处于合适的水平,增强银行体系的抗风险能力。

(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猜你喜欢
信贷贷款体系
仁爱至和 笃行达慧——至和教育的理念体系与实践体系构建
旧信封
俄气从中国银行获得20亿欧元贷款
长白山农商银行一季度贷款实现开门红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
你会贷款出国留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