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理”结合共建高效物理课堂

2009-06-07 08:29
新课程·中学 2009年12期
关键词:入射角高中物理物理

冯 振

摘 要:在提倡课堂有效性的背景下,本文作者全面探讨了提高物理课堂效率的相关因素,有理有据,可操性强,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有效兴趣条件语言

高中物理是一门部分学生感觉比较难学的科目,同时也是部分教师感觉比较难教的课程。因而尽可能地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高中物理是普通高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它对学生提高基本的物理知识与技能,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另外高中是学生提高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的黄金时期,高中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正在不断地加强,自我控制能力也在不断地提高。那么怎样才能把这些有利条件应用起来提高物理课堂效率呢?

一、兴趣是高效的前提条件

任何人的学习都离不开兴趣。更何况高中学生还只是一群大孩子,要让他们学好物理首先就是要培养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我认为只要教师肯动脑筋,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并不是件太难的事情。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兴趣。物理课堂上我总是珍惜每一次实验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尽可能地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实验的设计、操作、实验结果的猜想以及实验的结论的得出。这样的实验课比老师一个人在台上唱独角戏要有味得多也有效得多。2.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来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多媒体的形象直观、活泼生动正好能够吸引高中生的眼球。3.还可以通过物理学家小故事的穿插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中生都处在追逐梦想的阶段,他们大多都有自己的偶像,或者正在寻找自己的偶像。这个时候物理学家的故事往往能够很好地吸引广大学生,因为他们也同样期望将来自己能够成为像牛顿、爱因斯坦一样的名人。4.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物理教师自身的涵养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如果一个学生喜欢一位老师的话,他就会喜欢上这一门课程,并学得很好。我认为一个学生喜欢的教师主要必须具备如下一些条件:知识渊博,关爱学生,风趣幽默,乐观向上。总之注意从多方面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保障物理课堂有效的重要基础。

二、授课语言是高效的必要条件

一堂高效的物理课,少不了注意语言表达的艺术性,充分把握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特点和教材内容,使用一些相声艺术,加入一些合理的幽默,使课堂松弛有序,使学生心理和生理都能得到调节,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学习物理,使他们听得轻松,学得自然。

科学是严谨的,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教师的语言必须科学准确,符合逻辑。如在讲“光的反射定律”时,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而应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因为反射角的大小是由入射角的大小决定的,两个角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在授课时,教师的语言应该是音量有高有低,语速有快有慢,富有节奏感。还得把表情、手势、停顿、操作等无声语言与声调、轻重音等有声语言恰当地配合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智力活动。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不断地把学生的学习情绪保持在最佳状态。高中物理知识有其抽象性,它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正因为此教师就应该深入浅出地选用一些富有情趣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湿润,降低学生思维的难度,其实,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幽默可以搬到物理课堂上来,例如:牛顿第三定律可以用成语“以牙还牙”“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等语言来表述。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指明了教师要抓住恰当的时机进行启发、点拨。如在讲“声音的发生和传播时”巧设导语:“耳朵的功能是能够听到各种声音,那么声音是怎样发生的?又是怎样传到我们的耳中的呢?寥寥数语,就将学生引入了知识的殿堂。通过这些话语轻松地敲开了疑惑之门,引出了思维之路,使学生学得更积极主动。

三、规范讲解是高效的决定条件

高中物理的难点主要就在于这是一门思考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落脚点在于解决物理问题。高中学生物理解题能力的培养,需要老师在课堂上的多次示范。因而教师在物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亲自示范解题的时候规范性一定要特别注意。比如解决高中物理问题的一般步骤是四步:第一步,明确研究对象,第二步,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以及运动情况,第三步,列基本物理方程,第四步,求解作答(检查)。这中间的每一步都是至关重要的,切忌跳步。比如看起来不起眼的第一步明确研究对象,这好像是每一个刚进高中接触物理的同学很容易忽视的一步。若忽视了这一步,在高中物理第一章“力”学中就会到处碰壁,稍微复杂一点的受力情况离开了“明确研究对象”这一步就是无法正确解决的。因而物理教师对学生规范解题的训练是保证物理课堂真正有效的关键一环。

猜你喜欢
入射角高中物理物理
一般三棱镜偏向角与入射角的关系
只因是物理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预制圆柱形钨破片斜穿甲钢靶的破孔能力分析*
用经典定理证明各向异性岩石界面异常入射角的存在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我不是教物理的
直角棱镜的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