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院校与职业院校教学模式的比较

2009-06-05 03:59刘学佳
新媒体研究 2009年9期
关键词:构建主义行为主义教学模式

[摘要]普通院校的教学模式与职业院校的教学模式之间存在很大差异。由于普通院校与职业院校最终培养学生的目标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导致了双方在教学模式上存在着极大的差异。通过在职业院校工作的经历和对职业院校教学模式有一定程度了解的基础上,以及本身所受过普通院校教育模式的教育,对普通院校和职业院校的教学模式做一比较,并初步阐明两种模式中的优缺点。

[关键词]教学模式 行为主义 构建主义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0510155-01

目前在各级各类学校中采用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两大类:一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二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一、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九十年代以前的教学模式基本上都是以教师为中心。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便于教师组织、监控整个教学活动进程,便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因而有利于系统的科学知识的传授,并能充分考虑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其严重弊病则是:完全由教师主宰课堂,忽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不利于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材的成长(按这种模式培养出的绝大部分是知识型人材而非创造型人材)。这是因为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学习理论方面的基础是行为主义。这种教学模式长期统治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课堂就使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中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

行为主义学派主张心理学只研究外显行为,反对研究意识和内部心理过程。他们把个体行为归结为个体适应外部环境的反应系统,即所谓“刺激反应系统”,学习的起因被认为是对外部刺激的反应。但是他们不关心刺激所引起的内部心理过程,认为学习与内部心理过程无关,因此只要控制刺激就能控制行为和预测行为,从而也就能控制和预测学习效果。这就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根据这种观点,人类学习过程被解释为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而教师的任务只是提供外部刺激,即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的任务则是接受外界刺激,即理解和吸收教师传授的知识。

二、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则是进入九十年代以后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才逐渐发展起来的。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由于能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行协商会话、协作学习),能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多种感官综合刺激(这有利于情境创设和大量知识的获取与保持),还能按超文本、超链接方式组织管理学科知识和各种教学信息,目前在Internet上按这种方式组织建构的知识库、信息库浩如烟海,并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信息资源,因而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即促进学生关于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是非常有利的。而“情境创设”、“协商会话”和“信息资源提供”正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要求的学习环境必须具备的基本属性或基本要素,可见,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实际上为实现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提供了最理想的条件。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学习环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则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因而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就成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意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相应的教学设计主要围绕“自主学习策略”和“学习环境”两个方面进行。前者是整个教学设计的核心通过各种学习策略激发学生去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诱发学习的内因);后者则是为学生主动建构创造必要的环境和条件(提供学习的外因)。这种教学模式由于强调学生是认知过程的主体,因而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有利于创造型人材的培养,这是其突出的优点。但是,这种教学模式由于强调学生的“学”,往往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忽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另外,由于忽视教师主导作用,当学生自主学习的自由度过大时,还容易偏离教学目标的要求,这又是其不足之处。

三、普通院校与职业院校教学模式的比较

由于普通院校和职业院校培养学生的目标有很大的不同,所以两者的教学模式也存在很大差异。

在普通院校,培养学生的目标是为上一级学校提供优秀的生源和进入社会,走向不同的工作岗位。在绝大多数的普通院校都采用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接受老师所讲授的知识,理解并消化这些知识。并不关心这些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如何应用,所以很欠缺实践能力,动手能力,这样培养出来的大部分是知识型人材而非创造型人材。在职业院校,培养学生的目标是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工作在生产、技术、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技能型高级人才。

通过在职业院校中教学工作的亲身体验,使我感到职业院校处于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转变过程中,一方面,学校要保证学生的知识含量,这就使学校不可避免的摆脱不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书本教育;但另一方面,出于职业院校自身的学校的教育目的,要求学生要具备很强的动手能力,要搞好这一方面,就迫使学校必须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以学生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的能力为根本目标,但这一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且这一转变的结果也不可能是单一的教学模式,而应该是二者的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的一个综合体,两者相辅相成的融入到教学模式中去,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如何达到这一最佳教学状态,是摆在职业院校面前的一大课题。

四、总论

由以上分析可见,两种教学模式各有其优势与不足,不能简单地用后者去取代或否定前者,也不能反过来用前者去否定或取代后者。而是应当彼此取长补短,相辅相成,努力做到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既注意教师的教,又注意学生的学,把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其最终目标是要通过这种新的教学思想来优化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以便培养出具有高度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克东,《学校教育现代化建设》.

[2]夏惠贤,《当代中学教学模式研究》.

[3]班华著,《中学教育学》.

作者简介:

刘学佳,男,辽宁中医药大学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教研室,助教。

猜你喜欢
构建主义行为主义教学模式
融合行为主义与建构主义教学理念的互动式案例教学研究
论行为主义视野下幼儿学习行为的矫正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行为主义的兴起与转变
“各取所需”:三种SLA理论结合视角下的二语教学
基于构建主义的数学实验课程三级教学平台的构建
基于构建主义理论的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在高职计算机软件教学中的应用尝试
基于Moodle教学在线的大学数学课程翻转课堂教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