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2009-06-04 08:12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09年3期
关键词:研究性课题论文

赵 鑫

摘要: 所谓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通过研究课题这一载体,引导学生贴近社会,走近科学,参与实践,服务现实,以增强对社会和未来的关爱,从而培养学生多渠道的信息收集、处理、提取能力,强化独立探究和合作学习的养成,充分发掘学生潜能,进而陶冶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道德。因此,研究性学习的实践过程,也正是一个启动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过程,更是促进可持续性发展战略思想实现的关键过程。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 高中地理

新世纪的高中地理教育不仅要求学生了解人类的生存环境,掌握人地协调发展的一些地理基础知识,而且要求学生地理能力得到发展。目前,在国内外中学地理教学方式上,提倡采取各种不同的研究性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已成为地理学科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一、教师在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

1.指导学生确定适合的研究课题。学生确定什么研究课题是地理研究性学习全过程关键的第一步,课题的可行性又能保障研究性学习的有效开展。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研究成果的质量。教师应注意引导并与学生一起参与课题确定工作,在这一过程中,指导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组织参与课题的集体讨论,教师既要坚持学生自主性的原则,又要引导学生走出情感的误区,师生共同研究讨论,并根据不同学生生活的具体环境和家庭条件以及兴趣要求,确定最佳课题。

2. 帮助学生选择、制定最佳的研究方式。学生刚从依赖于老师的传统课堂转入自主的研究性学习上,常常感觉千头万绪无从入手,这时教师的作用就是要把学生扶上 “ 马 ” ,这种扶持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建立,调动和挖掘出他们的学习潜力和学习创造动力。当课题确定后,教师可以提出几种方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课题内容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并给予适当的指导,也可以参与学生的讨论;根据课题确定最佳研究方案,教师还可以给予适当的建议和补充。

3. 指导学生撰写论文和准确表达思想论文的成型是研究性学习的最后阶段,也是学生总结研究过程的最后阶段。 绝大部分学生因为没有写过论文,思路不明,写出的文章缺乏论文应有的严谨性和规范性。作为指导教师首先要明确研究性学习活动更多的是强调过程,而不是结果,它是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强调的是一种主动探究和创新的精神,着眼于给学生终身受用的知识和能力。明确了这一点,教师就能以平和、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艰巨的结题过程和稚嫩的论文成果。这个阶段,教师的作用在于指导学生如何处理、取舍、分析资料,组织有用的第一手材料。要求学生论文必须根据调查资料提出论点和论据,并要有一定的论证分析,主题要鲜明,论据应有理,资料应客观,并尽可能转化为直观易懂的图表,行文尽可能简明扼要和条理化。同时如何应用相关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分析其因果关系,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建议,最终以论文、社会调查报告等的形式结题。 地理论文的写作应切合地理知识的特点,在学生写作论文之前,可以先指导学生阅读一些相关的科研研究论文,使学生对科研论文的写作程序有所了解,再联系所学知识和搜集的资料概括论点,整理成文,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尽快进入写作角色,做到胸有成竹,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研究性学习是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出发点,以学生自我探究活动为主线,具有实践性、开放性、创造性、自主性的特点,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学生整体素质提高为宗旨,以培养今天学生能适应明天社会需求为任务,不仅是一场学习方式上的革命,更是促进可持续性发展战略思想实现的关键。它的推行既符合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也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它突现了创新教育的时代主体,有利于落实素质教育,因此,作为教师有责任把这项工作做好。

二、研究性在高中地理学习中的几点思考

1.把握好课题的设计是关键。设置的研究课题应是学生熟悉的,并能有意识的与学生学过的地理知识相整合;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具有吸引力和可探索性,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兴趣;问题要难易适度、具有层次感,适合不同学生;问题应具有示范性,使学生可以借之举一反三;要着眼于学生自主研究能力水平的提高。当学生在认知活动中,由于缺乏某些知识或认知策略陷于困境时,教师必须给以启发指导。在实际操作中,学生的质疑和教师的释疑、点拨,二者环节是紧密结合进行的,特别是对个别学生的解疑,应在辅导学生自学过程中完成的。善于利用各种途径引导学生多方位启发思维,激励学生大胆质疑、讨论,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2.不断完善学生的学习能力是目标。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对学生而言,研究性学习只是全部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部分,它并不意味着开展研究性学习就应否定记忆、理解等层面的学习方式,甚至也不否定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方式。它与其他学习活动之间不是互相排斥的关系,而恰恰应表现为互相渗透和融合。因此在研究性活动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两者的关系,使学生不断自觉地完善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方法,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3.培养学生可持续性发展的学习观念。传统的高考指挥棒下的应试教育始终在无形中使人们在心理上存在着疑虑:研究性学习对高考有用吗?对学生原来各科的学习会造成冲击吗?这些都是教师、家长、学生必然会面对的疑问。而且社会上似乎潜移默化地形成了一种广泛的价值意识:急功近利 ! 什么东西在短期内可以追逐到,而且对己有益,则不遗余力地去追求,至于长远的利益,人们往往是看不到的 ( 包括学生自己 ) ,也不愿意为之投入宝贵的时间。因此,教师还要在转变教、学观念上下大的气力,牢固树立可持续性发展的学习观念,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长远意义,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乐于学习,掌握学习的钥匙,在知识经济的浪潮中永不落伍;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充分地、合理地利用节假日时间开展研究性学习,这不仅充实、丰富了课余生活,更为研究性学习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总之,研究性学习在当今高中地理教育中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但对于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地理学习中的应用的研究,才刚刚开始,要求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尝试,不断朝着理想的目标迈进。

(石家庄市第21中学)

猜你喜欢
研究性课题论文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浅谈“研究性”阅读教学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