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 真 陈 晖
“过去我一直在深圳的电子厂打工,每年都要辗转千里回一次家,这种异乡漂泊让我感到疲惫。没想到的是,2008年春节后,我在开发区轻松地找到了一份工作,干的是老本行,生产光电产品。现在我在家门口就可以上班了,很开心。”2009年3月11日,在遂宁经济开发区柏狮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来自遂宁城南金鱼村的王红敏对记者说。
到目前为止,园区签约引进电子元器件企业46户,总投资46.5亿元,年销售收入可达70亿元,现已入驻16户,有10户已投产或试生产,其产品涵盖了电子模具、框架、二极管、三极管、集成电路、LED和电子节能灯,初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入驻企业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户、省级高新技术企业4户、市级高新技术企业6户。
王红敏作为一个见证人,亲身经历并见证了遂宁零资源开创电子产业的奇迹。
主动承接迈出科学发展第一步
位于遂宁市城北的经济开发区,和其他园区一样,没有国家重要项目投资,没有大宗矿产资源开发,没有强大的经济支撑,工业基础乏善可陈。如何培育新的增长点、确立工业经济的主导地位?开发区管委会一度也很困惑。
“2006年春节前后,我们从沿海一些省(市)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获悉一沿海现有的产业可能向外扩张,一些产业要向外转移。”开发区管委会主任罗仁树回忆说。为抢先一步,开发区管委会班子成员来不及多想,纷纷奔赴沿海一带的珠三角、长三角、福建等地区考察,主动“跑上门”表达承接产业转移的渴望和信心。
2006年年底的一天,厦门市尚明达机电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子明应邀来到开发区考察,与他同来的还有一个以司机身份(金湾电子董事长)出现的合作伙伴。此前,陈子明曾经带领调研团队花了整整3个月时间考察了四川7个市(州)。当天考察完后,陈子明提出3项要求;提供厂房规划图;在两个月之内提供初步装修的2000m2过渡性厂房.厂房租金由每年40元/m2减低到30元/m2。随后双方共进晚餐,由于大家谈得很投机,不知不觉已到凌晨两点。临结束时,陈子明半开玩笑式地说:“能不能给厂区规划一张图纸,明天早上就要。”
这么短的时间怎么可能完成?然而,让陈子明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天早上7点,开发区领导就将刚做好的规划图纸送到他手中。“你们的办事效率太高了!”陈子明感叹之余,当即表示愿意在遂宁投资建厂。随后在一星期之内,企业董事会作出了战略转移遂宁的决定。而开发区则在一个月之内完成了过渡性厂房装修并提前交付使用。
诚信第一,开发区最终用无缝隙服务赢得了立泰电子的入驻。立泰电子的入驻实现了遂宁市电子产业零的突破,“四川立泰电子实现了当年开工、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当年见效益。这也创造了‘遂宁速度。”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马继强说。
“其实这是我们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成果,这里面有到昆山等沿海地区学习来的经验,也有我们以往发展的一些经验教训。”开发区管委会主任罗仁树说。首先,引进立泰电子的过程中,让开发区彻底抛弃了以往卖地招商的方式,“租借式入驻”方法的确立让开发区看到大规模快速建设园区的可能性。其次,开发区出台了集群引进战略即“链条式引进”,立志打造一个能够形成品牌效应的电子工业园区。
这种创新思路的逐步成熟,也逐渐成就了一个从无到有并初具规模的“遂宁电子产业现象”。
从无到有培育新兴电子产业
“什么?遂宁要发展微电子产业?要人才没人才,要项目没项目,要基础没基础,谈何容易?”一年前,许多人对遂宁发展微电子产业还持怀疑态度。
让开发区决策层倍受鼓舞的事实是:浙江嘉兴不产羊毛,却建成了全国最大的羊毛衫集散中心;没有牛羊,却有着全国最大的皮革制品交易中心;没有森林和木材,却是全国最大的家具出口加工生产基地之一:棉花和化纤资源并不丰富,却造就了中国服装出口第一大县的奇迹!
“零资源经济”也能闯出一片新天地l
在现代经济中,微电子产业是技术含量高、占地少、能耗低、产出高的朝阳产业。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2007年年初,开发区跳出川中丘陵地区审视区情,借鉴沿海先进经验,果断决策——重点承接东部电子产业转移,大力发展遂宁微电子产业。
引风先须筑巢。面对东部沿海产业转移的大势,开发区投资10亿元,打造一个4000亩的电子产业园。截至2008年底,已为电子企業“量身定做”了20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可满足50余家企业入驻投产。
为能吸引更多电子企业入驻,开发区在引进企业时,严格按照电子企业之间的关联进行招商,逐渐完善了电子产业链条。
“跟我们类似的电子企业已经带进来一些相关的上下游企业,这样有利于整个企业的集聚,从而可以使企业抱团式发展,做大做强企业。”四川太晶微电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光明说。
“通过与开发区的洽谈了解到,遂宁这个服务平台有能力帮助我们解决一系列的担忧,开发区是个办实事的开发区。”大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宋泓志深有感触地说。如他所说,大雁电子和很多兄弟企业在遂宁看到了量身定制的产业平台,更优化的资源资本,更多维的支持以及更灵活的投资方式。
从电子产业的无人关注到全国微电子技术研讨会在遂宁成功召开:从修厂房招企业到全省承接产业转移流动现场会在遂宁召开……开发区“白手起家”,巧为无米之炊,硬是让微电子产业在川中这块红土地上“无中生有”,走出了一条“零资源经济”超常规发展的路子。
从建厂房到16家高科技电子企业入驻,开发区只用了一年零3个月,这样的发展速度不但出乎遂宁的意料,更出乎省委、省政府领导们的意料。2008年4月15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视察开发区电子工业园时,看到整个园区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感叹地说,百闻不如一见!
集约发展打造品牌电子产业园区
土地空间限制、能源和水资源短缺、人口膨胀压力、环境承载力等目前正成为很多东西部地区产业升级共同面对的瓶颈性制约因素,开发区这个产业平台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难题。
开发区在建立电子产业园时,积极盘活潜在的土地资源,努力让土地利用率最大化,坚持走集约发展道路。目前开发区已建成标准厂房12万平方米,投资密度达到了1000万元,每一个企业平均占地面积不超过20亩。
与高效的土地利用率同期实现的还有企业生产成本的大大节约。在遂宁经济开发区电子产业园的招商引资材料中,有一个让很多企业经营者动心的数据比较表格:《生产要素成本与沿海城市对比表》。表格中比较了土地、厂房租金、员工薪资、水、电、气6个数据。其中,电子工业园区的厂房租金仅3-4元/月·m2,不但较沿海地区的15--20元/月·m2便宜很多,比较西部很多地区也有优势。但这种生产要素成本价格的降低并非政府一厢情愿给予招商引资优惠所形成,而是经济开发区通过全面整合资源所达到的综合利用效果。
去年10月份,在遂宁举行的第三届泛成渝经济区商合峰会上,各方学者与企业经营者肯定了第四次世界产业转移时代的到来。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从无到有并初具规模的遂宁电子产业是偶然孕育的一个必然现象。但是,这个“必然”发生在遂宁却有充分的条件作铺垫。
还是在去年5月初,市人事局关于开发区电子产业服务局的编制文件签发。这个“中国第一个电子产业服务局”正式成立。与此同时,市委、市政府还向电子产业服务局提出了无缝隙服务、专业化、市场化的具体要求。
“我们前期招商引资的成绩其实是一种诚信的打动。”开发区管委会主任罗仁树告诉记者,“而通过市委、市政府一系列的科学决策,这种诚信品质将通过电子产业服务局这个机构的专业化、集约化而升华为一种工作模式和园区体系。”
开发区以科学发展观为立足点,以集约化、专业化、可持续发展为突破口的产业服务体系建设,实际上正在孕育一种与市场全面接轨、高效利用社会资源、快速促进产业升级的“遂宁模式”。
预计开发区通过5年左右的建设发展,入驻电子企业可达100户以上,将成为实现年销售值200亿元,税利20亿元,解决3-5万人就业的电子产业双百亿园区。
2008年11月26日凌晨两点,由深圳大雁科技有限公司转运的四川大雁微电子有限公司第二批生产设备顺利抵达遂宁经济开发区厂区内。同期,正加紧将沿海厂区设备向遂宁转移的还有其他十几家已经入驻遂宁经济开发区电子产业园的企业。这是一个双赢的决策,在波涛汹涌的金融危机之下,我们看到了遂宁电子产业这股逆向而上的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