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城市滨水地区要素的综合组织

2009-06-04 08:12杨春侠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09年2期
关键词:滨水城市设计要素

杨春侠

摘要:城市滨水地区要素众多,但在规划分区限定、专业学科细分和城市建设管理干预等的影响下,滨水开发呈现出要素各自为政,开发模式单调等问题。文章认为对滨水地区要素进行综合组织十分必要,分析了对传统滨水开发的提升目标和促进要素综合组织的主要途径,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一些具体措施,并以杭州滨江区江滨地区开发建设为例深入剖析了要素综合组织的实践运用。

关键词:滨水;要素;综合组织;城市设计

中图分类号:TU-8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60(2009)02-0030-07

近期我国许多城市都在开展大规模的滨水更新与开发,重点项目如哈尔滨松花江江滨重建,沈阳中心运河改造,天津海河沿岸开发,太原汾河两岸规划,成都府南河综合整治,合肥护城河古城公园建设,上海黄浦江两岸地区更新,宁波三江口地区规划,杭州钱江新城开发,广州珠江沿线规划等,滨水项目成为许多城市建设的核心与热点。在滨水地区开发实践大量涌现的同时,也呈现出许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要素各自为政。滨水地区要素众多,既有建筑、广场、道路等与城市腹地共有的要素,也有河流、桥梁、堤坝等滨水地区特有的要素,但在开发中要素往往以规划控制线为界,独立设计与实施,彼此之间缺少协调与组织。这不仅带来了局部空间形态的不连续,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开发模式的单调,不利于因地制宜地建构一些反映地域文化特征的滨水地区空间形态。

一、要素各自为政的具体表象和深层原因

滨水地区要素各自为政的具体表象如下:

河道:除了桥梁,在河道范围内不允许建造任何建构筑物,以满足通航和泄洪要求。因此,其他要素几乎不可能突破河道蓝线建造。河道是滨水地区表现最为独立的一个要素。

桥梁:随着车行交通的飞速发展,桥梁多数成为服务于车行交通的设施,功能多样性退化。由于桥头有举势,引桥与城市基面有一定的高差,如果桥梁与邻近要素相接,这部分高差关系较难处理,因此桥头往往与其他要素脱开设置,即使不得已贴邻建造,也只作被动的调整,如在桥梁与建筑相接的情况下,往往将建筑无窗的侧立面靠向引桥,避免开窗被拦腰截断。

堤坝:以防洪作为唯一主要的目标,堤坝一般紧邻河道设置,用钢筋混凝上实体将河流与城区割裂开来,致使水体与绿地虽然相邻却无法生态互渗,较高的堤坝也阻挡人们通向河流的视线。如上海苏州河堤坝高出城市标高2米左右,有时在堤坝旁边行走,根本感受不到苏州河的存在。考虑到防洪,堤坝上不得建造任何建筑实体,下部空间一般也很少利用,堤坝以一个在空间和形态上都相对独立的要素而存在。

绿地:城市规划法规对沿河绿地有明确的限宽界定,规定沿岸留出一定宽度的绿地,不能建造任何功能性建筑,以保证沿岸的公共性,这一法规几乎被严格地落实到每一处滨水用地,因而通常所见沿河地带总是紧邻河流延伸着一条等宽的绿化带,其他要素不得“侵入”这一区域。

道路:在滨水用地更新开发中,有时在沿河设置快速道路,让过境交通迅速穿越城区。这种做法不仅在空间上将两侧的用地、要素分割开来,而且快速的车流也将从城市腹地进入滨水地区的许多人流阻挡在外,如杭州钱塘江以北老城区一侧虽然在江滨建立了休闲设施,却由于快速千道的阻隔,降低了人们近水的意愿。另一方面,道路属于市政工程,总是在开发前期先行实施,很少参与和其他要素的整合设计,如近期上海正在对老外滩进行改造,中山东路将有6条车行道改为隧道从地下穿越,许多参与外滩城市设计投标的单位都希望通过在城市地面以下,隧道之上没下沉广场、过街步道,将滨江公共开放空间和后侧历史建筑有机联系起来,但由于隧道顶标高接近地面且已经开挖而无法实现。

建筑:水乡城镇在历史上通过“一河一街”、“一河二街”、“有河无街”的断面交替互换,建筑与街道交织渗透,构成了建筑时而枕水而筑,时而远离河流的丰富格局。但在新的滨水地区开发出,由于沿河绿化的限定以及防洪的考虑,建筑只能在绿化之后甚至道路之后设置,又因为开发利益驱使,建筑大多紧邻红线建造,致使沿河建筑一字排开,形成单一的界面。

要素各自为政的原因可能主要有三点。其一为规划分区的严格限定。规划强调功能分区,制定了严格的控制线,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滨水开发的秩序,但使得各要素往往囿于控制线范围内独立设计和开发。如蓝线将河流与其他要素分隔开来,绿线将绿地限定在内,几乎不允许其他要素的介入,其二是专业学科的分化。由于专业细分,往往建筑由建筑师设计、桥梁成为桥梁工程师的专职、堤坝由水利人员进行专项设计、道路由道路工程师设计,各专业设计单位缺乏合作,不能对要素与要素之间,要素与整体环境之间作全面的考虑,常常出现单体效果尚好,整体组合不佳的情况。其三为城市建设管理的干预。各要素开发归属各部门管理,包括水务、绿化、环保、交通、建设等,各部门关注点不同,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对水滨进行规划、建设和管理,常常出现矛盾,如老外滩新一轮改造中规划了一些突出黄浦江的水上平台以增加近水的机会,但水务部门出于防洪及安全考虑,大多不予批准。从某种程度上说,建设管理部门对自身利益的保护也加剧了专业设计的分化。

其实,滨水地区形态不是取决于这个或者那个要素,而是由各个要素组合为一个整体而被人们感知。因此,对滨水地区要素进行综合组织十分必要。

二、综合组织对传统滨水开发的提升目标

1促进要素的多功能发挥

综合组织要尽可能扩展要素的功能,促进同一要素的多功能复合。通过综合组织,桥梁不仅满足跨河交通,也可能成为水上广场、水上公园,甚至成为居住场所;堤坝在满足防汛的前提下,可以成为停车空间,或是城市快速干道从内部穿越的载体,或是滨水娱乐设施的载体;道路不只具备通行职能,也可成为观水休闲的开放空间;建筑不仅是工作或生活的场所,也可临水而筑发挥防汛功能。

2增加亲水面和亲水视角

滨水地区最大的资源和优势是亲水。综合组织要增加亲水的立体层次,平面深度和亲水视角,使得不仅近水空间要亲水,远水空间也要亲水;不仅步行空间要亲水,车行空间也要亲水;不仅公共空间要亲水,私有空间也要亲水,不仅在岸上亲水,更可提供水上开放空间用以亲水,等等。以平面分区为主的规划设计很难解决这些问题,只有对要素进行综合组织才是解决的途径之一。例如,旧金山罗尔码头将临水建筑底层架空,引导城市内部广场伸向滨水区,使离水较远的游客也能看到水,扩大了观水范围,增加了水滨吸引力。

3实现滨水土地的立体高效利用

滨水土地资源有限,如何高效利用有限的水滨用地是滨水开发的重要课题。如果滨水两岸都限定几十米甚至上百米的绿地范围,规定不得

设置绿化以外的任何要素,那肯定不能带来最佳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特别是在滨水核心区段,只有优化组织各要素,在局部地区进行多功能立体配置,才可能实现土地的高效利用。如纽约曼哈顿河滨方案通过立体化组织,将商店、戏院、博物馆、运动场和餐厅等布置在沿岸绿地的下方,既满足了滨水绿地的规划要求,也保证了土地的高效利用。

4关注文化特征和地域差异

传统滨水开发往往严格遵循规划控制线,由于蓝线、绿线、红线等三种控制线一般沿着河道走向平行设置,就形成了较为单一的沿河绿化一道路建筑或绿化建筑道路带状平行布局的单调模式。但是,由于地理因素和历史因素不同,滨水空间的特征也不同,因此综合组织要对此进行优化,创造适宜本区域的独特的空间形态。一方面,要关注滨水空间的文化特征。例如,在水乡城镇滨水地区保护更新中,就要有选择地突破控制线,依据传统格局适当布置一些枕水建筑以再现水乡文化特色。另一方面,要反映地域差异,例如,在凹岸采用带状平行布局模式可以烘托岸线形态,而在凸岸则可调整要素,将实体要素集中布置以形成视觉的焦点。

二、综合组织的途径

1规划控制的适度开放

规划的分区机制有“利”但有“弊”。有利的一面表现在,在工业社会河流以水运交通职能为主的背景下,有效的功能分区便于管理与操作:临河的绿化带把码头区的脏乱与城市生活相隔离;其后的道路可以将货物快速地运送到内城;建筑的后退限定保证了水滨公共空间不被占据。但是规划分区的弊端也显而易见:地块内功能使用单一,不能适应功能复合的发展趋势;刚性边界使各要素局限在控制线内,减弱甚至隔断了要素之间的联系;单一的滨水用地规划模式,无法创造丰富多样的水滨形态,等等。

因此,为了满足现代滨水区多元化发展,水资源多样化利用的趋势,需要促进规划控制的适度开放,在滨水局部地区打破功能分区的刚性界限,为要素的综合组织提供基础,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开放。一是开放边界,允许其他要素进入以及自身向其他要素渗透,也为两要素联结部位的结合设计创造条件。二是开放上部或下部空间,即对传统二维的用地功能配置进行革新,促进三维立体的空间叠置,提高滨水上地的利用率。

2城市设计的有机整合

要素开放自己的界限,为要素的综合组织,为促进各要素的空间渗透创造了条件。“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开放反映在空间形态上是要素与要素之间相互渗透,要素与城市空间相互渗透。”而这种渗透的具体实施则需要城市设计的介入。“从某种程度而言,城市设计的精髓就是处理城市要素的相互关系。”

在城市核心滨水区段,需要在规划控制适度开放的基础上,运用城市设计方法促进要素的相互渗透,这正是现阶段滨水地区开发所缺失的一个步骤。可以运用咬合、跨越、交织、重叠、融合、穿插等多种方法,对要素进行整合,优化滨水地区的功能和形态。例如,建筑与绿地的交织穿插,有助于生成层次丰富的空间形态;堤坝与道路的重叠设置,可以促进人车动静分离,建筑跨越河流布局,能够为建筑内部空间创造新的观水视角,等等。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和历史特征采用不同的整合方法,有助于展现滨水地区的地域差异和文化特征。

3专业合作与专业综合

要素综合组织的最终实现,仍需落实到各专业的具体设计中去。各专业需要在城市设计的指导下,加强专业合作,促进综合组织。例如,针对前文提及的桥头和建筑脱开建造的现状,可以促使桥梁工程师与建筑师的协商与配合,在两者同时建造时进行联结部位的合作设计,或在某一要素先期建造时为未来另一要素的衔接预留可能。

在加强专业合作的同时,也要注意提高设计师的综合能力,在自身所学专业之外,增进对其他要素设计的了解和运用,这不仅有助于提高与其他专业合作的能力,也可能在设计某一要素时,融入其他专业的设计思想,进行重新组合,编制出新的“整体”。例如,日本的黑川纪章、荷兰的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美国的贝聿铭等著名建筑师就在设计桥梁时,促进了建筑与桥梁的复合,生成了“新”的建筑型桥梁。

四、综合组织的具体措施

1要素边界的交织穿插

针对沿河蓝、绿、红线平行设置的常见模式,如能对这些边界优化组织,使局部弯曲、转折,甚至突破边界插入内部,则有助于创造独特的滨水空间形态。例如,在临河绿地中局部点缀建筑,甚至将建筑直接置于水边,可起到烘托标志物的效果。悉尼港的开发就是成功的案例,它将大部分建筑限定于港区的后方,而把悉尼歌剧院置于前方突出岸线处,临水而立,其间是大片原有绿地,这样做既达到了保护绿地的目的,也使歌剧院与后方建筑群在位置、体量上形成强烈对比,产生了“众星拱月”的效果,并且将歌剧院设于港湾前方转角处,也强化了其地理特征(图1)。

2要素联结部位的结合组织

将两要素相邻的边界开放,使有可能对要素邻接部分进行整合,促进两要素在此处的结合设计。这样有助于突破要素因红线为界,形体脱离的现状,促成相邻要素联结部位在空间和形态上的顺畅衔接,例如,当桥梁与建筑相邻时,如果桥的踏步设置能与不同标高的建筑入口结合考虑,则既可以促进建筑的可达性,也能引导人流上桥或下桥。周庄富安桥为江南水乡仅存的桥楼合璧的立体型建筑,桥两端紧靠着四个桥楼,桥梁在中部设置了几级紧贴茶楼人口且与桥平行的石阶,使人可以从桥中央直接步入茶楼歇憩,或者也可继续往下到达转角平台,进入另一侧人口标高稍低的茶楼。而转弯再下几级台阶,则到了桥的人口空间,此处是一个专售旅游用品的商店,这一空间恰巧位于第一个茶楼的下方。富安桥通过十多级踏步的有机组织串起了三处建筑人口空间,也很好地展现了水乡文化特征(图2)。

3要素上部空间的利用

规划对于土地使用功能的划分是平面化的,功能是单一的,也使得与河紧邻的空间只有一个层面可以近距离地接触水体,城市设计提倡功能多样化,并擅长对多个功能空间进行立体整合,这既可以促进滨水土地的高效利用,也能同时生成多个层面的近水空间。例如,巴黎贝尔西公园附近的道路紧邻塞纳河设置,建筑在道路后侧一字排开,退后一定距离才能观水。而法国财政部大楼是一个例外,它将一个侧厅横越过马路,驾于塞纳河上,营造出城市“大门”的感觉。这种将建筑与道路分层设置,跨路临水而筑的做法,对于建筑而言,获得了近水空间,取得了独特形象;对于道路,则获得了对景,在单调的汽车行进过程中形成了视觉的亮点。道路上部空间的有效利用,既不影响道路的使用,也不剥夺建筑的近水权利(图3)。

4要素下部空间的利用

要素上部空间的利用可以增加观水层面,同

样的,要素下部空间的利用也有类似的作用,并且有助于滨水地区的动静分离和减小地面建设压力,巴塞罗那滨海区将大部分过境交通压到地下,费城宾斯区在人行平台下方设置城市干道等,都有这样的考虑。而且人车的分层设置,也为同时满足不同人群的观水需求提供了可能。在滨水地区,不仅步行游客、建筑内部人流希望观水,在滨水道路上行驶的汽车、地铁内的乘客也有观水的权利,怎样同时满足他们的观水需求,又不互相干扰呢?人车分层设置是解决的方法之一。如巴黎在城市的多个滨水区段,将车行道(城市快速干道、地铁、RER城郊快速火车网线)设于河岸下方,并将车道向河流开敞,既减少了车行与步行的干扰,又同时满足了步行者、乘车人,以及后侧建筑中人群的观水需求,争取了观水面的最大化(图4)。

5一要素作为另一要素的重要组成

在用地规划上两个要素各自独立,而在空间形态和功能组织上,一个要素已经成为另一要素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例如,美国圣安东尼奥滨水地区有一个跨越河流的观演场所,在河流的一侧结合保留下来的18世纪西班牙城堡的滨水平台设置了露天舞台,而在河流的另一侧则建起了层层跌落的观众席。利用河流转弯的有利地势,舞台与观众席恰好分设于凸岸和凹岸,形成了对舞台的向心性,十分利于观演。而且河流从中部穿越而过,又可引入外部观众,使水上游船成为特殊的观演场所,既活跃了演出气氛,也为水上旅途增添了几分乐趣。在这里,穿越广场的河流已经成为广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既扩大了广场的视觉范围,也增进了广场的空间活力(图5)。

6要素的复合与融合

上述各项要素综合组织的措施主要是在平面或竖向空间内对各要素进行整合,而要素的复合与融合则是在同一空间内将两个或多个要素进行一体化组合,各要素在平面或竖向空间内并没有明确的界限。要素的复合与融合可以促进要素的职能优化和优势互补,更高效地利用滨水资源。如英国巴斯的布尔泰尼桥(Pulteney Bridge)在设计时考虑到与市镇最主要的商业街大布尔泰尼街相衔接,桥的内侧布置了两排共计11家连续的商业店面,使人在闲逛的同时不经意间就跨越了埃文河。这座桥从内侧看是纯粹的商业街,而外部则为典型的栖居式桥梁,可以看成是建筑与桥梁的复合(图6)。近年来,一些设计师以建设“生态桥梁”、“水上城市”等为目标,希望能够把建筑、广场、交通、公园等都集结于桥上,探索人类寄居水上的可能。因此,滨水要素的复合与融合在未来可能得到更大的发展。

五、城市设计案例实践与运用

杭州滨江区位于钱塘江南侧,随着新世纪杭州城跨越钱塘江发展,滨江区江滨地区成为沿江重要景观和活动区域。2002年,区政府委托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设计研究中心进行滨江区江滨地区城市设计,其后又对核心公共空间部分的建筑、景观和市政等进行综合设计。项目于2006年建成使用,现已成为西湖博览会的主会场,由于核心部分由城市设计到单体方案均为一家设计单位组织设计,因此一些综合组织的方法比较顺利地得以贯彻和实现:

河道与其他要素的穿插渗透。城市设计中有两处突破蓝线。一处为钱王广场,平时是观潮、餐饮、休憩的场所,节日时进行各种庆典、民俗活动,希望局部突出江面10米,以利于观潮并可凸显其核心广场的地位。另一处结合传统的“迎潮泅江”活动,伸出江面40米建观景台,作为勇士泅江的下水平台。在实施过程中,前者在与水务部门多次商讨后,最终以结构出挑的形式得以建成,而后者由于突破蓝线太多未予批准,

绿地与其他要素的交织穿插。控规在沿江限定了100米宽的绿化用地,城市设计对此进行优化,一方面,对绿地边界进行调整。将规划的公园绿地的一半与相邻的文化娱乐用地的一半互换,不仅打破了等宽的绿化布局,构成了建筑时而突前,时而后退,与绿地穿插渗透的生动形态,而且促进了大面积块状绿地与重要功能区域结合设置,使绿化效应得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在绿地中点缀建构筑物。将东侧餐饮街延伸至钱王广场,建构餐饮、酒廊的柱廊建筑,作为广场的南界面,也形成餐饮街的尽端收头。此外,还在绿化用地内设置了几处茶楼。在绿地中穿插实体建筑,不仅美化了空间形态,也为开放空间提供了充足的服务设施(图7)。

建筑与桥梁联结部位的综合组织。科技广场西侧天桥尽端设置了茶楼,桥头既是通向江滨的过渡空间,也作为茶楼二层人口的缓冲空间。而从桥头一侧的叠水踏步逐级而下,可方便地到达茶楼的一层人口。天桥为茶楼组织双层人口创造了便利,而茶楼也赋予了天桥丰富的桥头空间。

要素立体组织。考虑到防汛大堤高4米,在软件园区采用立体组织要素的方法,抬高活动基面至6米,设天桥跨越闻涛路通向坝顶,而在其下方布置社会公共停车库,上方建造研发塔楼,立体布局既减少了交通的干扰,也使主要功能区域都能获得亲水的可能(图8)。文化公园也采用了立体组织用地的方法,上部为公园,地形起伏,覆土植树;下部为公共停车库,满足滨江区域的停车需求。

桥梁与街道的复合,餐饮街跨越闻涛路的天桥延续了南侧餐饮街的沿街灰空间,两边建柱廊,在形式上取得呼应,并在开敞空间内设花坛、座椅、灯柱,希望营建良好的步行氛围,建成多要素复合的桥梁综合体。

此项目对于要素综合组织的多方面运用与成功实践,主要得益于两方面的因素,其一为城市设计的大胆突破。城市设计最初就设定了对要素进行综合组织的目标,对已有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了调整,促进要素之间的相互渗透。上述对于绿地形态的修整就是一例。此外,还对闻涛路进行局部调整,在核心区将直线线型改为适度的曲线线型,改变断面,加大步行空间,使闻涛路从控规定位的城市快速干道转变为区域生活景观道路。其二为多专业的密切合作,核心区综合设计涵盖了多个专业,包括建筑、景观、道路、桥梁、结构、给排水、照明等,在城市设计的总体协调下,各专业合作设计成为实现要素综合组织的关键。例如,闻涛路的设计,由建筑师预设道路走向和断面,然后与道路工程师进行商讨,对不合理的曲率等进行修改,由道路工程师完成施工图设计。几处天桥和桥梁的设计均有建筑师的参与,跨越文涛路的“S”型桥梁则由建筑师主持设计,促使建成的桥梁不同于一般的水工构筑物,成为滨水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

六、结语

“城市的要素,无论是建筑、公共空间或道路等,本来就是开放的、互相联系的。”关键在于如何在开放的基础上,促进要素的相互渗透。上述措施并不能全面、系统地阐释滨水地区要素综合组织的方法,只是提出了一些可能的模式,具体实施还需要设计师根据滨水地区不同的地域和文化特征进行相应的操作,并由此积累更多可供借鉴的经验。

(责任编辑:陈晓东)

猜你喜欢
滨水城市设计要素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研究
城市河道滨水景观设计发展探究
体现地域文化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研究
浅析滨水景观模式
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关系探讨
高铁车站站前广场城市设计探讨
城市设计视角下的街道绿化规划设计研究
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的协调与同步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2015年6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