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减值准备的艺术性

2009-06-03 03:13贾志南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9年11期
关键词:资产减值政策

贾志南

提要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实施,对于资产减值的处理较《企业会计制度》有很大的改进。但是,新准则颁布的同时,也为企业利用资产减值操作利润留下了空间。本文简要分析企业利用资产减值操作利润的动机及政策选择,并针对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操作利润的现象提出改进意见。

关键词:资产减值;操作利润;政策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企业经营面临着各种风险和不确定因素,为谨慎的经营和降低资产损失的风险,企业应当对可能发生的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存在资产可能发生减值迹象的情况下,需要对资产进行减值测试,以保证企业更稳健地确认当期收益,真实地反映财务状况。然而在实务中,资产减值往往成为艺术的体现。企业利用资产减值操纵利润,进行盈余管理的频率非常高。

一、资产减值准备实施的局限性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资产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估计其可收回金额。可收回金额根据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的较高者确定。在确定资产减值时存在着主观性和局限性,这也正是上市公司频繁利用资产减值操纵利润的主要原因。

(一)会计判断的主观局限性

1、资产减值迹象判断的主观性。在不聘请专业的资产评估机构对企业资产进行评估时,无法得出正确的减值标准,因此企业会计人员在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时存在一定的主观判断性,影响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准确性。

2、资产减值计提方法选择的主观性。由于不同的计提方法对当期经营成果的影响是完全不同的,有时这种灵活性会为企业进行利润操纵提供契机,企业可以根据经营需要而选择有利于自己的计提方法,通过高估或低估计提比例达到操纵利润的目的。

(二)资产减值计量的局限性

1、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净额估计问题的局限性。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的金额。企业在估计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时,应当按照下列顺序进行:(1)根据公平交易中资产的销售协议价减去可直接归属于该资产处置费用的金额确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2)在资产不存在销售协议但存在活跃市场的情况下,应当根据该资产的市场价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金额确定。资产的市场价格通常应当按照资产的买方出价确定;(3)在既不存在资产销售协议又不存在资产活跃市场的情况下,企业应当以可获取的最佳信息为基础,估计资产的公允价值。

2、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估计问题的局限性。在确定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问题中,最大的局限性就是折现率的确定问题。为了资产减值测试的目的,计算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时所使用的折现率应当是反映当前市场货币时间价值和资产特定风险的税前利率。该折现率是企业在购置或者投资资产时所要求的必要报酬率。企业在确定折现率时,首先以该资产的市场利率为依据,如果市场利率无法取得,可以使用替代利率估计。替代利率在估计时,可以根据企业加权平均资金成本、增量借款利率或者其他相关市场借款利率作适当调整后确定。这又不免存在着会计人员职业判断的主观性和选择性,影响资产减值计提的准确性。

二、企业利用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政策

(一)不提或者少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政策

1、扭亏公司的政策选择。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规则》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规则》,当上市公司最近两个会计年度的审计报告显示的净利润为负值时,其公司的股票将被实行特别处理;当上市公司最近三个年度连续亏损时,其公司的股票将被暂停交易,半年内仍不能盈利的,将被终止上市。该类扭亏公司通常主营业务不景气,很难在短期内依赖主营业务扭亏为盈。这类上市公司一般在允许的范围内尽力避免继续发生亏损,通常采取不提或者提取较低比例资产减值准备的政策。

2、避亏公司的政策选择。“避亏”类上市公司处在亏损的边缘,财务状况持续恶化,期间费用大幅增加,若据实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其结果可能会造成当期全面亏损,所以“避亏”类上市公司一般采取不提或少提资产减值准备来避免当期亏损。

(二)多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政策

1、企业通常希望表现出逐步成长的趋势,因此盈利公司存在一种基于业绩稳定增长的利润平滑动机。经营者一般倾向于陈报逐年增长的经营业绩,向投资者传递公司不断提高长期盈利能力的信息,从而达到降低融资资本的目的。将该年实现的超额利润转移到下一年度,以保证下一年度的利润保持增长。企业通过提高各种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比例的方法来实现这种利润平滑的盈余管理。

2、根据我国证券法规定,如果上市公司发生亏损,其股票交易将会受到相应的限制,但证券法只将亏损与否作为企业是否受到限制的条件,并未对亏损的程度做出具体的规定。这类上市公司为避免连续亏损,往往采取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政策,以降低重组门槛,为“扭亏增盈”留下操纵空间。

三、企业利用资产减值准备操纵利润的治理对策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计提资产减值的目的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反而成为企业利用会计准则赋予的弹性操作会计盈余,违背了计提减值准备的初衷,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笔者在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细化准则中的规定,限制企业选择权。企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有多种方法,以应收账款为例,有四种方法: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销货百分比法和个别认定法。准则在给出所使用的方法的同时可以给出具体方法的使用范围、适用条件。同时,在给出定性条件时,也可以给出定量的条件,如账龄分析法中不同账龄的计提比例的浮动范围等等,从而限定了企业的可选择性和可操纵空间。

(二)加强会计人员综合素质教育。在资产减值准则中,许多方面需要会计人员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职业判断能力。如资产组的划分、减值迹象的判断、折现率的选择、未来现金流量的预计等,这些也是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漏洞。但目前我国会计人员素质普遍偏低,难以适应新准则的要求,因此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再教育,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使其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熟练的专业技能,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参考文献:

[1]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2006.

[2]严循建.资产减值准备及其对利润的影响[J].会计之友,2005.3.

猜你喜欢
资产减值政策
政策
政策
政策
助企政策
政策
有些政策为何沦为“万分正确、十分无用”
资产减值准则在航运业中的应用
资产减值新旧会计准则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