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2009-03-15
作者简介:舒湘珍(1962—),女,湖南交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学研究。
摘 要:文章论述了在构建和谐社会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高职院校加强学风建设的重要意义,分析了高职院校学风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影响学风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加强学风建设、构建和谐校园的具体措施和办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风;和谐校园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09)01-0028-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09.01.014本刊网址:www.hbxb.netお
学风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是大学的宝贵财富,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和育人资源。加强学风建设、创建优良学风,是大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保证,是大学办学水平的根本体现,是大学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迅速推进和大学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办学资源不足、师资力量匮乏、生源素质下降、毕业生就业困难等问题逐渐凸显。在此背景下,提高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加强学风建设就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
一、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高职院校学风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
和谐社会的根本基础在于人民以自己的劳动促进发展,同时分享发展成果。职业教育作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是一种直接生产“直接生产力”的教育,它与社会生产有着最活跃、最直接、最密切的联系。通过职业技术培训,能大大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和素质,帮助他们更新就业观念和增强谋职能力,解决因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造成的结构性失业。我国在构建和谐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需要优质的高等教育,而优质教育的成败取决于学校的学风建设。高职院校的学风直接关系到所培养的高职生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关系到我国的人才结构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成败。
(二)学风建设是高职院校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内涵
和谐校园建设的根本和核心就在于学风建设。学风是一种氛围,是一种群体行为,对于世界观正在形成过程中的青年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优良的学风使学生能积极进取、努力向上,制约不良风气的滋生和蔓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三)学风建设是高职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保证
大学时期是人生学习知识、成长成才的最佳时期。严谨的学风是高职生学好科学理论知识和技能的重要保证,它不仅对高职生在校期间的学习起重要作用,而且对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有效地发挥学风建设作用,积极营造一个健康、文明、进取的校园氛围,是高职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保证。
二、高职院校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和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现状存在积极的方面,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
(一)学习目的不正确,学习态度不端正
忽视了对自身的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的培养,心无理想,缺乏自控能力。认为上大学只为捞张大学文凭,以装点门面。应试倾向严重。
(二)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计划性差
很多同学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所学专业,过分强调自我意识和个人爱好,学习不安心;学习的随意性很强,没有系统的计划和安排;学习没有方向和目标,平时学习松懈,考前才“挑灯夜读”。
(三)纪律松懈,作风疲沓
目前,高职院校虽然大力加强了学生管理工作,但学生组织纪律松弛,违纪现象屡见不鲜:上课迟到、早退、睡觉、看小说杂志、玩手机、逃课、上网,作业抄袭,实验报告雷同,毕业设计“拷贝”,考试时抱有侥幸心理,作弊现象时有发生。
三、高职院校学风建设问题的原因分析
影响学风建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大环境的因素,有学校自身环境的因素,也有学生自身的原因。综合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没有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人生目标是学风不正的根本原因
学风建设作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存在着工作不到位,缺乏对高职生进行系统人生目标的教育和引导,没有准确地找到与实践培养目标的恰当结合点,因而高职生难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也就不可能激发出高职生为国家发展而刻苦读书的政治热情和精神动力。
(二)规划不系统、措施不到位
近几年,许多学校已明显认识到学风建设的重要性,但是在学风建设怎样抓、抓什么,缺乏必要和系统的规划和措施,很多方面都流于形式。
(三)受社会与家庭因素的影响
高职中新的“读书无用论”的抬头,与社会、家庭因素有着密切关联。当前社会上对“金钱”的崇拜和对权势的追逐,使得高等学府早就不是一块净土。体制的不健全和社会腐败现象,为校园学风建设增设了晦涩的注解。 5、多元文化的冲击。这个时代充满机遇、挑战和诱惑,而高职生正处在青春萌动的年龄,面对光怪陆离、眼花缭乱的世界,特别是网络时代的到来,对高职生的影响是空前的,“网络上瘾症”象新型的毒品让他们欲罢不能,让部分学生不能正常地学习、生活,这是影响当前高职学风建设的一个不能回避的重要因素。
四、高职院校学风建设问题的措施和建议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对学风建设要有深刻的认识、正确的教育理念,学风建设才能抓得主动,抓出实效。一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高职作为人才培养机构,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把学生的和谐发展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牢固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二是要树立服务观念。在学校所有的工作中,都要明确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自觉为教学提供周到的服务,全心全意地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成长进步服务。三是要树立质量观念。高职一切工作的归宿就在人才培养质量上,而学生的学风是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四要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全方位、立体化搞好学风建设。
(二)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通过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学生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找准人生的目标和方向。一是要通过多种形式、多渠道地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使他们树立一种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学习的人生理想;二是要针对学生的兴趣、特长及所学专业,帮助其树立人生目标,设计其生涯规划,找准方向,从而端正其学习态度。
(三)加强师德建设
教风与学风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优良学风是优良教风的必然要求和最终结果。教师要为人师表、以德育人。一要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师德建设;二要严格管理,实施教学质量监控和考核制度;三要加强教师的岗位培训,让教师具有过硬的专业素质;四要切实解决教师在职称、住房、工资待遇等方面的实际问题。要调动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道德和业务素质,从而推动学风建设。
(四)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机制和环境
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教学改革上,要建立教学内容和教材及时更新的机制,将先进的科技成果和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的途径,使学生积极参加科研和社会实践活动。在教学管理制度上,改变过去整齐划一的培养模式,实行更加灵活的学分制,增加高职生学习的自由度,给学生以更大的对专业、课程、教师、学习时间的选择权。并通过大量开设选修课程、开放实验室,加强以人文修养和科技创新为主要内容的第二课堂,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五)建立高素质的高职辅导员班主任队伍
加强学风建设,必须建立一支专职干部为骨干、兼职为主体,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学生辅导员班主任队伍。要关心了解学生,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沟通和理解;针对学生的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不同学科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提醒引导,增强应对能力,减少突发性失误,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六)规范就业市场
要营造良好学风,还须解决好以下几个关键问题:一要提高高职生的心理索质。培养他们良好的心态,能自信、沉着冷静地面对各种机遇和挑战。加强高职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二要培养高职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高职学习不同于高中学习,要使学生在短短的几年中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和学习能力,这种能力将为学生离开学校以后的更高深、更长远甚至是一生的学习打下基础。三要进一步规范当前的就业市场,创造一个和谐、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当然,高职生也要树立信心,调整心态,加强自身科学文化、道德修养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以积极的状态应对就业市场的考验。
(七)培植健康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风的重要载体。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要从多方面着手。一要致力于校园人文景观建设,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二要经常举办一些学术报告和讲座,在师生中广泛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组织学生定期开展各种学习、科技竞赛、学习研讨等活动,营造学术氛围,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三要加大对学生社团的管理和支持力度,对健康向上、科学文明的社团活动给予积极的指导。实践表明,校园文化建设,是活跃学生思想,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重要源泉。
高职院校既是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的主要基地,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窗口。而学风建设是高职育人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新时期高职应以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从战略的高度重视和加强学风建设。要在加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的基础上,增强高职生主人翁意识和历史责任感,从培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入手,完成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和输送优秀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
参考文献:
[1]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2]江泽民.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中国青年报,2002-05-15.
[3]任海林.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
[4]程样国,舒涛,韩艺.加强和改进高校学风建设的思考[J].南昌大学学报,2005,(5).
[5]易联树,袁成.对当前高校学风建设的认识与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