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各高校的毕业生也纷纷采取措施,为抵御这场金融风暴对自己职业道路的侵袭,不少高校的应届毕业生除了中规中矩地应聘求职外,职业思路转型、考公务员、专本、当兵等等都被填入了备选项中。带有几许无奈,透着几分智慧,他们正重新规划设计着自己的人生。
【关键词】职业;规划;高职院
职业生涯规划指的是一个人对其一生中所承担职务相继历程的预期和计划,包括一个人的学习,对一项职业或组织的生产性贡献和最终退休。个体职业生涯规划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概念,它和个体所处的家庭,以及社会存在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对于高职大学生而言,正处在对个体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这一阶段对职业的选择对大学生今后职业生涯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等职业教育,其人才往往得不到重视。主要因为以下的原因:一是社会上普遍存在对高职生的误解,很多人以为“高职”就是“职高”,二是学生和家长对就业期望值太高、不切实际。三是现在的各种人才招聘会几乎没有高职生的专门“领地”和信息。四是高职教育的改革本身还不到位,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某些专业设置、基础理论还达不到高职教育的要求,作为学校要努力解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五是用人单位的用人误区。“研究生多多益善,本科生研究研究,专科生(高职生)不要”,认为招聘高学历人才的相对收益高,更划算。因此,“教育的职业性,职业教育的全程性、针对性”必然成为高等职业教育主要特色。在此背景下,“高职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便显示出了特殊的意义。
美英德日等国职业生涯规划现状
20世纪60年代职业生涯规划理论起源于美国 ,于90 年代中期传入我国 。在许多发达国家 ,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指导被视为“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职业生涯规划已成为一项产业 ,并得到政府立法的肯定与支持 。美国是较早在学校中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家 。在20世纪,美国曾两次专门以政府法案的形式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进行改革 ,一次是在70年代制定《生计教育法案》,一次是在 90 年代制定《学校就业法案》。英国政府于 1948 年通过《雇佣和我国的高等教育》,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全面发展的人 。1997年英国的教育法明确规定所有的公立学校都有法定的义务对 13~19 岁的学生进行“生涯教育”。英国的职业生涯教育是以法律为基础 ,用制度作保障的 。其领先地位在世界上已经得到了公认 。英国的职业生涯服务机构很多,形成了卓越的服务网络,覆盖了整个国家。服务对象众多 ,服务范围广泛 ,服务方式多样 ,为社会各类人员的职业生涯发展提供了极大便利。德国政府不仅通过立法来保障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有序进行 ,而且设立联邦劳动局专门负责各学校的就业指导课 。为解决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政府还专门成立大学协调中心,并配有固定的编制和充足的经费 ,负责指导大学生对专业的选择和更换 ;开办各种培训班和研讨会,培养学生的应聘技巧及附加能力 。日本在20世纪中后期 ,将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正式列入日本学校的教育计划,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开始进入“课程化”时期 。1958年和1960年,文部省分别对初中和高中的学习指导大纲进行了全面订 ,在两个大纲中 ,职业指导被更名为“出路指导”。
目前,虽然高校在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逐渐开始重视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但在日常教育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笔者曾经就本院的学院做了关于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调查。高职职业生涯教育过程中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一)自我认知不足,造成高职学生对职业生涯的模糊
(二)专业选择的自由性造成职业发展理念培养的缺失
(三)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可与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不足
(四)职业生涯规划脱离专业背景,缺乏实践依托
许多高职学生不熟悉自己所学专业的现状、发展前景,对所在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了解不够,对社会中相关行业的情况也所知甚少,并且很少参加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些都导致了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脱离专业、脱离实践,把规划作品做成了“论文”,没有真正的职业实践意义。更重要的是高职学生学制实行的是2+0.5的形势,导致学生规划时间严重宿短。
因此新形势下,如何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对于促进大学生就业,构建和谐社会,饯行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简介:
马海涛(1984.3--),男,江苏淮安,助教,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学生就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