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文,语言精炼,含义丰富,可谓言简意赅,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学习典范。赤壁之战中曹操致孙权的那封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编著的《资治通鉴·赤壁之战》中,引用了曹操致东吴孙权的一封信,这封信实质上是一篇宣战书。当时的形势是,曹操占据北方,军事力量逐渐强大,公元208年率兵南征,在击败刘备、占据荆州后直指江南,欲荡平东吴,统一天下。曹操进军东吴之前,派人给孙权送去了这封信——意在先礼而后兵。信是这样写的:“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这封信仅仅三十个字,但内涵却极其丰富。首先向对方表明了这次征战的性质:“奉辞伐罪”,我是奉当今皇帝之命来讨伐叛逆的,正义在我方,师出有名,你必须无条件接受惩罚。这正是史书上所说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体现。其次向对方宣示南征以来的战况,炫耀自己的战绩:旌麾南指,刘琮束手。我军所向披靡,占领了荆州,收降了刘琮。第三才是正题,向对方宣战:“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这两句话写得最为精妙,明明是杀机四伏火药味十足的宣战,却写得委婉含蓄心平气和;明明是展示武力震慑对方,却写得从容淡定漫不经心;明明是即将到来的一场血雨腥风的大战,却说成闲情逸致的游玩“会猎”。表面上口气十分委婉,实质上态度极其强硬;表面上客客气气,骨子里杀气腾腾。无怪乎东吴君臣看了以后“莫不响震失色”,上下震动,吓得变了脸色。真是一封信抵得上十万雄兵,曹操正是想以此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迫其投降的目的。
一封仅三十字的书信,竟然包含如此丰富的内容,语言精炼而含蓄,表意透彻而有力,真是言简意赅的典范之作,充分体现了语言的威力。我们应当认真学习古人的这种文章风格、语言风格,尽量把文章写得简练、含蓄、有风骨。
(程贯珠 山东省宁阳一中 27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