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在我们传统的教育模式里非常注重教师传授解惑的功能,学生常常处于被动接受记录的境地。这极大地压制了学生的创造欲、学习的兴趣,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很不利。所以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很有必要。
“学会学习,学会实践”是21世纪人才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攻坚目标。这一改革需要我们对传统的学习方式、师生关系和学科教学方法进行彻底的革命。教师转换角色,由完全意义的传授者转变为起着积极作用的引导者,让学生通过情感体验和探究实验,养成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永不满足的态度,增强发现、提出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创新意识与提高学习能力。“活动式”教学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有力尝试。
“活动式”教学是以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在需要为基础,以学生主体能力综合发展为目标,借助学生主动探索、变革、改造的主体实践活动,来构建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全程教学形式。活动即实践,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性活动正是传统教育缺乏的,也是新的课程理念特别强调的。
围绕着中心目的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知识,学会学习,教师可以组织引导学生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如按照教学要求,可以进行情景教学,让学生充分感受课文营造的气氛。笔者在讲授《孔雀东南飞》的时候,就尝试着把学生领进东汉庐江这个场景中,让同学分工协作,自行组合,构筑文中主要人物集合,再通过生动形象的方式饰演出文中情景。同学们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有的按照原文线索简短地串演文中角色,有的则伴以夸张动作,用现代语言诠释课文。如班上一男生在表演焦刘双双殉情这个场景时,便给同学们留下了让人捧腹大笑的深刻印象。他是这样表演的:知道兰芝要嫁给太守的儿子时,仲卿一副伤心欲绝的样子,他苍凉凄楚地喊出了:“噢,My God!”和兰芝见面后,汹涌澎湃的激情终于喷射出来:“兰芝,兰芝,我想好了,我们还是走吧,离开这个地方吧。我什么都不要了,因为我不能没有你……”同学们笑得前俯后仰,都说这是新版的《孔雀东南飞》。待同学们笑过后,笔者问了同学们一个问题:“你们联系全篇课文的故事情节,结合文章的时代背景,分析一下焦刘二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他们的性格特点,想想在那样的情况下,焦仲卿会不会对刘兰芝说出这样的话来?他们会不会私奔?
经过思索讨论,同学们都认为按照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焦仲卿不会这样表现。
笔者觉得这是一场比较成功的“活动式”教学。同学们有兴趣,积极参与,通过思想交锋,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这比笔者在上一届采用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要好。
当然,“活动式”教学方式远不止这一种,还有很多很多,比如上海建平中学马彪老师上的一堂课就是给笔者触动很大的“活动式”教学案例。
这堂课的教学要求是分析文章的人物,学习人物刻画的方法。马彪老师采用补叙故事的方式推动教学进程。同学们四人分组而坐,聆听马老师讲述故事的前半部分,后半部分则由各组同学根据前面的故事情节讨论出下半部分的发展情况。马老师笑容可掬,亲近学生,一下子就消除了同学们的距离感。同学们踊跃发言,台上的掌声推出一个比一个精彩的故事,同学们似在比赛,个个都不甘示弱,课堂气氛好极了。
无疑,这堂“活动式”教学课也是成功的。有的教师还用辩论赛、研讨会的形式组织教学,有的教师把“实话实说”“现场直播”搬进了课堂,有的教师甚至把课堂搬出了教室,搬进了阅览室或更广大的天地里去了。无疑,“活动式”教学由于其开放性、实践性的特点,正在为越来越多的教师采用。一般来说,采用“活动式”教学可以取得以下效果:
1.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类需要分为五个层次。最高一层为自我实现的需要。人人都有表现欲,只不过有的表现的强些,有的表现的弱些,都希望自己能被他人肯定或重视。活动式教学给了学生表明自己观点的机会。精彩的观点表现获得的掌声和肯定无疑会给参与活动的同学极大鼓舞,满足了学生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活动式”教学中,思维交锋后得到深化,这极大地挖掘出学生的潜能,更激发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学生为了把问题弄清楚,自觉地钻研,将问题获得质的解决后,他学习的兴趣会更浓厚。
3.加深了学生对教学的认识。如笔者刚刚提到的《孔雀东南飞》的教学,通过思索讨论,同学们加深了对课文主题思想的认识。同时也让同学们明白这样一个道理:研究问题要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4.发展了学生的能力。语文特级教师肖家芸曾说:“活动是施展才能的舞台,是谋求发展的阵地,是脱颖而出的契机。”因为在整个活动中,教师只作必要的指导,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一个活动要顺利完成,学生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有时可能听说读写思维等各项能力都得用上。同时,通过参与活动,学生通过与其他同学比较,会很快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而在日后的活动中提高能力。
5.促进了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尽管“活动式”教学是学生唱主角,但教师的组织指导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如果教师素质不高,就不能有效地开展好活动,当然也就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了。
“活动式”教学有许多积极意义,但在具体操作时也要注意不要陷入盲区:以为“活动式”教学就是在课堂上搞活动。其实活动只是形式,它是用来为更好地达到教学要求,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服务的。所以,每位教师在设计活动时,都要从教学内容和要求出发,不要为了表面的热闹和气氛好而忘记了教学根本。要积极调动学生的创造力,创设出鲜活的、贴进学生实际、可操作的、为学生所乐于接受的活动。这样才能保证“活动式”教学有序有组织有目标地顺利地进行,也才能开启学生心智,使学生真正走进“活动”的状态,达到以学生为主体,综合发展的教学目的。这需要我们做教师的不断努力,不断开拓。
(尹小燕 江西省赣县中学34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