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焕玲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面临的严峻挑战。大学生就业难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难 原因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成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无论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还是“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就业无疑已成为今年政府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高校毕业生是宝贵的人力资源,是现代化建设中高素质的生力军,其就业问题有没有解决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虽然我国大学毕业生数量与各行业人才需求总量相比仍然不足,但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日益凸显,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一、大学生就业日益走向“买方市场”,同层次间挤占岗位的效应仍将呈增强趋势
随着近几年我国高校扩招规模大幅度提高,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大学生就业也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说,现在在校学生人数跟1998年比,已经增加了4倍还多,但现在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跟1998年几乎差不多。从岗位来说,这就意味着现在有4个同样专业的毕业生要去竞争同一个工作位置。同层次、专业相似但来自不同学校的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同质竞争,导致研究生不断挤占本科生岗位、本科生挤占专科生岗位。
二、大学毕业生人数倍增期与全国性就业高峰期重叠是一个重要因素
我国高校连续大规模的扩招,导致历年的大学生毕业人数呈增长趋势,如表1[1]所示:
高校毕业生人数连年攀升,再加上往年积压未就业毕业生的存在等因素,今年大学毕业生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同时,我国正处于全国性就业高峰期,农民工、城镇待岗人员、留学回国人员三股劳动大军几乎同时涌入劳动力市场。如此多的就业人员同时涌向一个有限的就业市场,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尖锐。这样一来,劳动力供给严重大于岗位需求,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空间也必然受到挤压,适合他们的岗位也就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三、金融危机下的就业压力成为当前影响和制约大学生就业形势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全球金融危机肯定要影响到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迅速蔓延的国际金融危机导致我国经济增速趋缓、出口下滑,对就业造成了很大影响。这表现为:企业现有的岗位流失,企业用工需求出现下滑,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增速下降。在劳动力市场上则表现为,2008年第四季度的用人需求同比下降9.3个百分点,用人单位通过劳动力市场招聘人员的数量与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求职者的比例下降到0.85的低点,城镇登记失业率也同比增加了0.2个百分点。今年五百强企业高校招聘会岗位减少40%。90%的经济学家认为经济面临的最大担忧是就业。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本身尚未见底,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还在进一步加深,中国劳动力市场已经并将继续遭遇就业冲击。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本来就已经压力重重的大学毕业生们,更是了遭遇雪上加霜般的就业“寒冬”,“一毕业就失业”正成为他们面临的困境。
四、高校专业、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变化错位是另一个重要因素
上完大学接着到技校“回炉”学手艺,最近变得普遍起来,如陕西省技校在校生14万人,其中大中专学生“回炉”的人数达到近2万人。大学生为什么纷纷“回炉”上技校,直接原因就是找不到工作,为什么找不到工作,大学教育内容与社会需要有很大差距。我国很多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案不是市场需求引导供给,而是各方利益驱动、片面的社会心理预期引导供给,结果导致一方面热门专业超常规发展,专业点过多过滥,比如目前全国开设新闻传播专业的院校有661所,一年内增加了约200所。其他专业也有类似情况。而大学培养又存在一个滞后期,可能今年就业形势好的专业,4年后就成为了供大于求的专业。另一方面,受商业化和利益驱使以及学校师资条件限制等,不少高校更愿意设置培养成本相对较低的专业,如数学、会计等专业,而那些培养成本较高的专业,不少高校却不愿设置。还有一些学校对一些冷门专业、社会需求少的专业,不及时减少招生人数。在高校招生和专业设置上不是以社会需求为本,不是以学生就业和发展为本,结果导致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结构性矛盾。一方面是大量的大学毕业生难以找到学以致用的工作岗位,另一方面却是用人单位招不到适合的专业人才。
五、相当比例大学毕业生的择业预期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存在巨大落差是一个重要内因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就业机制也相应由传统的“统包统分”逐渐过渡到了当前以“市场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很多大学毕业生的择业观仍然停留在不切实际的旧思维中,就业期望值偏高,把目光盯在大城市、党政机关、国有企业等,而对于非公有制企业、尤其是农牧区基层却鲜有兴趣。不少人瞅着公务员的“金饭碗”而趋之若鹜,宁愿去做“国考炮灰”也不愿理性选择其他职业。而中西部地区、广大的基层却面临着人才匮乏又难以吸引毕业生的窘境,从而存在着“无业可就”和“有业不就”的矛盾。另外许多毕业生仍然存在“等、靠、要”的被动就业观念,就业主动性、积极性差,导致“错失良机”现象屡有发生。有的大学生宁愿做“啃老族”,也不愿意选择高端就业。由于这种不恰当的自我定位,导致毕业生择业预期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的错位现象普遍存在,使大学生就业市场中出现了“就业不难择业难”的普遍现象。
六、大学生就业主体意识和职业发展规划意识缺乏是另一重要内因
由于缺乏这两种意识,许多大学生上大学后失去了目标与追求,缺乏个人学习和发展的动力,缺乏对自身能力、优势、兴趣爱好的明确了解,不知道自己将来想做什么,不能结合个人职业发展方向对大学生涯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中国人民大学唐钧的研究表明,对自己将来的发展做出规划的大学生只占37.7%,还有60%以上的毕业生对自己的发展没有做出规划。结果导致就业求职时个人综合素质特别是敬业精神、吃苦精神、协作精神、创新能力、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学习成绩、岗位资格要求等方面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从而造成就业困难。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毕业生要冷静地看待当前的经济形势和就业环境,客观地分析性格、兴趣、优势和能力等个人特质,对自己的职业选择进行科学合理定位,在兼顾短期形势和长远发展的前提下,增强主动性,积极把握机会,争取早日就业。
参考文献:
[1]代锋,吴克明.弹性就业: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新思路[J].大学教育科学,2008,(6):99.
(作者单位:唐山学院社会科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