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年,一部名叫《金刚》的电影风靡全球,大猩猩金刚和女主角真挚的感情不知感动了多少人。而在现实生活中,也有那么一个与金刚猩猩朝夕相伴,把自己的后半生甚至生命都献给了它们的传奇女人,她就是戴安·弗西。
当金刚注视她的那一刻
戴安·弗西1932年生于美国旧金山,她从小就喜爱动物,并立志成为一名兽医。为此弗西考上了圣荷西州立大学的兽医预科,但终究因为物理和化学成绩不合格,不得不改读治疗学,并在肯塔基州一家儿童医院找到了工作。如果不是那次突发奇想的旅行,她的一生可能会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
1963年,弗西打算“潇洒”一回。她拿出自己工作多年的积蓄,并预支了未来三年的薪水,开始了对神秘非洲的自费旅行。在海拔3000多米的维龙加火山群,弗西第一次看到了山地金刚猩猩。“我们从树丛的间隙中偷偷望去,几只同样好奇的灵长类动物也在偷偷地望着我们。它们有着黑色皮革般的面孔,庞大的身躯甚为壮观,我被深深地打动了。”多年以后,她充满深情地回忆了当时的情景。
非洲之旅不仅让弗西见到了金刚猩猩,也让她结识了在那里观察大猩猩的英国人类学家刘易斯·里奇。1966年,里奇教授去肯塔基巡回演讲,与弗西再次相见。教授问她是否愿意从事对大型类人猿的长期研究,弗西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教授开玩笑说,为了以防万一,她不如把阑尾割掉,因为她要去工作的地方不可能找到医院。没想到弗西信以为真,马上去做了阑尾割除手术。她以一种如此决绝的方式和过去告别,前往那块荒芜但又充满生命的人类起源之地——非洲。
当金刚把手伸向她的那一刻
1966年下半年,弗西再次来到非洲。维龙加火山群的丛林里寒冷阴暗,空气稀薄,常常让从小就有哮喘病的弗西透不过气。虽然环境恶劣,但她很快就投入了追寻金刚的工作中,从最初的偷偷跟踪到模仿大猩猩的声音、向它们宣告她的存在……没有受过任何训练的弗西以女人特有的耐心与细致,慢慢消除了金刚们的戒心。随着时光的流逝,弗西学会了如何靠近大猩猩而不吓到它们:半年后她可以在离它们只有几米远的地方近距离观察。1970年当一只猩猩接过她伸出的手之后,弗西可能没意识到,她成了第一个与金刚进行自发接触的科学家。
弗西在非洲一待就是18年,她不可避免地爱上了金刚猩猩,并和它们结下了亲密的友谊。她成天混在猩猩堆里,和它们玩耍。在当地人嘴里,弗西被称作“独自生活在丛林里的女人”。她用事实告诉世人:金刚根本和传言(一种非人非兽、生性残暴的怪物)完全不符,它们是安分守己的素食动物。在她直接观察的数千小时里,金刚仅有不超过5分钟的主动挑衅、威吓的行为,足以证明其胆小善良的本性。金刚是可爱的,当她模仿它们吃东西的声音,居然能引起周围一片打嗝似的共鸣……这些成果发表后,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金刚猩猩的认识,同时也让她成了全球闻名的动物学家。
在罕无人迹的森林里,弗西并不孤独——她有她的猩猩朋友,一只她取名为“蒂吉特”的母猩猩成了她最好的朋友。她看着蒂吉特长大,蒂吉特也特别喜欢她,总是在她情绪低落的时候给她安慰。下着雨的某一天,弗西在丛林里感到又冷又孤独。突然一双温暖的手臂搂住了她,她抬起头看到了蒂吉特那双热情温和的褐色眼睛。它轻轻地拍拍她的脑袋,然后坐在了她的身边。后来弗西给里奇教授写信说:“每次离它们仅有一英尺远的时候,我都会心花怒放。”
她怎么也没想到,如此善解人意的蒂吉特有一天竟倒在了人类的枪口下。
当金刚消逝的那一刻
尽管弗西获得了猩猩的友谊,却没有得到当地人的友谊。在非洲,猩猩不仅是很多狩猎者觊觎的目标,而且连政府官员也参与进来,将捕获的猩猩卖给国外动物园成了他们“创收”的一条捷径。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山地金刚猩猩族群从1963年弗西初到非洲时的15000只,锐减到了1978年的650只(这年元旦,蒂吉特被人打死),到1980年仅余250只……弗西从一个研究大猩猩的科学家,慢慢变成了保护大猩猩的“斗士”。
蒂吉特被害后,悲痛欲绝的弗西用世界各地“粉丝”们的捐款,组织成立了反偷猎巡逻队,悬赏捉拿偷猎者,并要求自己的学生配枪。她不仅反对偷猎者,甚至连政府的行为也公开反对,因为“每只大猩猩被送到国外的背后,都有几十只猩猩为此丧生”。她甚至声称丛林里有传染病,连旅游者想进去也被劝阻,因为她“决不允许把这里变成该死的动物园!”
许多人认为弗西对于猩猩尊严的尊重近乎偏执,她激进的做法让自己成了一些人的“眼中钉”。她曾被关进扎伊尔的拘留所,也曾被逐出刚果,最后转移到卢旺达继续工作。她遇到过无数次“死亡威胁”,但从未屈服过。她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当你了解整个生命的价值时,就不会沉湎于过去,而会致力于对未来的保存。”
这就是弗西的理念,在她眼里,猩猩和人一样都是有尊严的生命,为了保护生命的尊严,她不惜与一群人甚至一个政府相抗衡。谁也没有想到,这段文字竟成了她留给世人的遗言。写完这篇日记不久,她就在独居的小木屋里被人杀害,享年53岁。
弗西被葬在卢旺达金刚猩猩墓园中,与她所深爱的朋友们一起长眠。她的墓碑上写着这样一句话:“没有谁像她那样热爱大猩猩。”她所创立的蒂吉特基金会至今还在为金刚猩猩的保护事业作出贡献,她写的《薄雾中的大猩猩》被千千万万的读者阅读,她的事迹被好莱坞拍成了电影,感动过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