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新世纪的历史教学要求历史教师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努力培养学生创新欲望和创新思维能力,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要有知难而进的顽强意志,会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解决现实问题,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这也是历史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 创新;独立性;合作性;知难而进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1-1270(2009)1-0069-01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进入新世纪以来,知识经济不断向前发展,因此知识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迫在眉睫。一个人,如果不创新,在社会就没有其立足之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不创新,就难以屹立于世界之林。因此,为了迎接新世纪的挑战,教师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其关键是要去创新,创新的关键又在于教育方式的改变,要创新就必须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一名教师,笔者长期从事初中历史课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教学中我把如何培养更多更好的创新人才,看成一种责任和主要任务。
一、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欲望
创新思维或者是创新思维能力,是一个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人经过刻苦钻研,不断探索,长期努力拼搏的结果。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就必须首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欲望,要进步,要取得更好的成绩,就要不断的进取,努力钻研和拼搏,不断的创新,并要有创新的欲望,只有有了这种欲望,才能不断的去创新,去探究,开展一些有意义的创新活动,才能逐步打到创新的目的。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各族人民进行了长期的探究创新活动,才使得我们的祖国不断发展壮大,取得一个又一个的历史功绩,我国的改革开放才不断的引向深入,使我国与发达国家的距离越来越小,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才能不断提高。当然,在创新的过程中,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才能克服前进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欲望过程中,学生也会不断提出一些问题,学生有时提出的问题在教师看来好像很可笑,甚至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但是我们教师不能简单的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否定或者是嘲笑,这样会对学生的创新欲望造成很大的打击,甚至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学生的创新精神就难以培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他们的求知欲望,把学生创新思维能力逐步培养起来。这样课堂就灵活了。
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独立性和合作性
(一) 学生创新思维独立性能力的培养
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独立性应该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方法的独立掌握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独到见解组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独立思考、大胆质疑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的培养,大胆的挖掘,开发学生的潜力,不断的去探索。在历史课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给学生历史基础知识,还要根据课标要求大胆探索新的教学理念,不断培养学生的独立创新思维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提出一些与众不同的见解,这是学生发展丰富自己创新思维能力的需要,也是教育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更多合格人才的需要。
(二) 学生创新思维合作性能力的培养
一个人要想取得突破性的成就,就必须与他人紧密合作,团结协作,学生的创新思维合作性能力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培养,还课堂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一些不同寻常的问题,让学生之间开展相互讨论,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发展自己、丰富自己,共同进步。
三、培养学生知难而上的顽强意志
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创新已经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否能够崛起的关键,创新活动正在各行各业展开,知识的创新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要创新也就有风险和挫折,而且创新的难度也会越来越大,失败的风险也越来越高,一次创新的成功,也许是千百次创新活动受挫的结果,一个人一次创新的成功往往是成千上万人创新活动的结晶,而对创新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只有通过百折不挠、知难而上的顽强意志、始终不一的坚持才可能获得创新的成功,培养学生百折不挠、知难而上的顽强意志是历史学科的优势,历史课堂也就成为了培养学生这种意志的主要阵地,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通过人类历史上的重大发明、创造和科技成就都是科学家们经过艰苦努力和无数次的失败才获得成功的,以及中国革命能够取得成功也是无数革命先烈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克服艰难险阻,经历无数次的失败和探索后获得的等等,激发学生的心灵,使学生逐步养成顽强拼搏、知难而上的坚强意志,这是历史教学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总之,在历史科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既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也有利于提高历史课的教学效果,也有利于加强学生的思想素质、知识素质的教育,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更有利于教育教学改革的继续深入。
【作者简介】蒋兴全,四川仁寿光相初级中学教师,四川 仁寿612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