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偏激言行的归因及矫正

2009-06-01 09:27杨永娃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2期
关键词:矫正

杨永娃

摘要:人总会有偏激的行为,在学校教育中教师也会遇见一些行为偏激的学生,面对这样的学生,教师应该帮助他们矫正偏激行为。本文对儿童偏激行为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总结出帮助小学生矫正偏激行为的方法。

关键词:偏激言行;原因;矫正

人往往会有偏见之处,甚至是偏激之举。在学校教育中我们会经常碰到言语、行为较为偏激的学生。这些偏激的言行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呢?我们在教育中又应该如何去应对呢?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去思考的一个问题。

儿童偏激言行产生的原因

一、孩子的知识经验不足,辨证思维的发展不成熟

辨证思维是一种高级思维,必须通过系统学习,长期亲身实践才能掌握和运用。由于孩子的生活阅历简单,辨证思维的发展不成熟,因而,不善于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看本质,不善于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常常以偏概全,轻率

下结论,结果导致错误的认识。

二、与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有关

在小学阶段,孩子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对现有社会地位的不满。他们要求具有和大人相当的社会地位和决策权力,反抗在家里和学校的从属地位,更反对大人强加给他们的观念。而且,孩子开始对自然界、社会生活、人际交往等问题进行思考,并形成了一些自己的看法。由于他们思维发展水平的局限,加之他们的新陈代谢旺盛,内分泌功能迅速发展,大脑皮层的兴奋程度常常迅速地增强或减弱,情绪容易波动不安,出现偏激认识和冲动行为。

三、与孩子的心理偏见有关

心理偏见是一种先入为主的心理准备,是在没有根据或依据不足的情况下,对人或事的不正确态度。一些偏激语言的产生,常常是孩子在缺乏亲身体验和感受,没有调查研究、认真观察和思考的情况下所做出的主观判断。

四、成长环境的影响

一些家庭忽视对子女的过程管理,只要结果。家长在孩子放学回家时,开口闭口就是:“只要你把学习搞好了什么都可以满足,我不管你过程如何,只要你拿出成绩就行了。”这是典型的重智轻德意识。对于学生在学校的违纪,一概不作严厉的批评,一味强调学习而忽视人品的培养,与老师的要求格格不入,导致学校教育被无形地抵消。

儿童偏激言行的矫正

社会学家认为,三岁至十二岁的儿童时期,是孩子个性形成和发展、自我观念增强的最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应该着重培养孩子的自主性、主动性、勤奋性和道德品质。这时必须教会孩子的东西有:学会控制自己、区分善恶、与亲人和同伴建立良好的关系和情感、发展道德性并具备一定的价值判断能力、发展人格的独立性。

一、扭转家庭不良因素的影响

孩子与家庭在血缘上、经济上、思想感情上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家庭生活中的许多因素,都会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我校某班在课堂上,一学生突然冲出教室,后被传达室的师傅拦住,问其原因,他说:“老师叫我把作业重做一遍,我觉得自己做得还好,凭什么再叫我做一遍!我就不做,再让我做我就离家出走!”后来经过调查了解,该生的父母长期感情不和,经常吵闹,两年前父母离异。家庭解体对该同学身心造成了一定的伤害,导致他偏激言行的产生。

二、家长自己首先要避免两极思维,不能把社会价值观念片面地灌输给孩子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价值观念已发生一系列的转变:从传统的“勤劳、善良、奋斗”,转向“竞争、经济、利益”;从“依靠集体解决问题”,转向“一切问题自己解决”。有的家长在教育子女时,把这些价值观念绝对对立起来,使孩子只知竞争,不知合作;只知独立奋斗,不知关心集体和他人;只知计较经济报酬,不知还有奉献精神。家长用这种方式教育培养孩子,必将造成孩子的偏激思维,直接导致孩子偏激言行的产生。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当跟家长沟通,避免他们犯类似的错误。

三、把辩证思维的知识和方法教给学生

教师应经常对孩子进行辩证思维的实践与练习,提高他们辩证思维的能力。比如,当班上评“优秀学生”时,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讨论应如何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或同学。学生掌握了辩证思维的知识和方法后,就会从事物的原因与结果、正面与反面、主要与次要、眼前与长远等多方面思考分析问题,对事物的理解就会逐渐透彻,思维的偏激就会相应减少。

四、教会学生激动愤怒时控制自己的情绪

心理学研究表明,愤怒往往会导致攻击性行为,特别是在激烈地愤怒时,主体不能意识到自己行为的意义和后果,失去意志控制力,暴怒之下说一些偏激语言或伤害别人等。教师要教给学生控制愤怒的简单方法:(1)消极退让法。尽可能避开易引起发怒的刺激物。比如有的学生说:“我不喜欢某某。”那么就可以尽量不接触他,跟其他的同学或朋友多交往。(2)转移注意法。有的青少年被人挫伤了自尊心,如果老是想着这件事,就易产生报复攻击的心理;如果主动地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上去,就可以把不愉快的事丢在脑后。(3)自主发泄法。为了消除怒气,可以向信得过的人倾诉出来,也可以写日记、写信、打电话等,把自己的心情释放出来。(4)情绪调节法。青少年面对冲突情景时容易发怒,这时要提醒自己:千万不能发火。自己内心可以默念数字或

老师对自己教导过的话,放松情绪,偏激冲动的言行就不易发生了。

五、教师追求自身的完善

教师要养成一种完善高尚的人格,学生在教师人格的熏陶下,才能养成健康的心理品质。要尊重学生人格,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关心学生的成长,通过自己的“将心比心”,赢得学生的“以心换心”,达到师生知心,从而激起情感的共鸣。教师应学会“宽容”,宽容中有信任和等待,有时比惩罚还起作用。教师“揪辫子”、“揭疮疤”的做法是最令学生反感的,易使学生产生偏激心理而产生对抗行为或自暴自弃。

六、引导学生实事求是地观察与判断

这是克服心理偏见的良策。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教导学生不要用已有的态度或带着有色眼镜去认识事物或他人。二是告诫学生不要被表面、局部现象影响,不要以情代理,以貌取人。

七、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与人交往

有的学生之所以有偏激的毛病,是因为总拘泥于自己封闭的小圈子中,不了解社会,缺乏人际交往沟通。学生只有积极参加各种活动,走向社会,接触生活,经常与他人交往沟通,才能减少偏激性,减少思想上的幼稚性,慢慢走向成熟。

八、联系社会各方力量,用爱感化

要重视运用“爱的力量”,去帮助一些存在偏激言行的学生,关心、帮助、鼓励他们,用爱心唤醒他们内心温暖的阳光。

小学教育是奠定人生基础的教育。在社会越来越重视孩子心理健康的今天,教师更应该关注孩子的发展,细心挖掘学生偏激心理的根源,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劝导,对症下药,以增进学生的认知水平,开发潜在能力,改善其认知、情感和行为方式,点亮他们心中希望的明灯,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其成为健康的、会自我完善的人。

猜你喜欢
矫正
攻心治本开展社区矫正
未成年缓刑犯社区矫正中强制亲职教育的制度构建
“体态矫正”到底是什么?
矫正牙齿,不只是为了美
论我国社区矫正之完善
矫正牙齿,现在开始也不迟
社区矫正应吸收被害人参与
社区矫正之教育矫正工作规范化思考
改良横切法内眦赘皮矫正联合重睑术
百名[五老]献爱心 社区矫正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