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德良
学科综合走到今天,众多学校的老师进行着有益的探索,他们巧妙整合各学科教学资源,探索各种综合策略,达到了各学科间优势互补、促进学生整体素养提升的良好效果。但是,我们也不难发现,在学科综合推进过程中,有许多问题和现象值得我们进一步去关注和反思:
1学科综合成“拼盘”,形式繁多舍本逐末。
一位音乐老师教《天鹅》。将音乐、舞蹈、美术结合起来教学。在欣赏柴可夫斯基的《四小天鹅舞曲》时引导学生学跳芭蕾舞,而在欣赏圣桑《天鹅》时引导学生创作音乐想象画。结果,学生的芭蕾舞跳成了机械舞,画天鹅成了画鸭子。
一位语文老师大谈“把语文课上出多种味道来”,但学完一节课后学生关于语文的知、能的素养获之甚少,学课文成了走马观花式的“到此一游”,虚化了汉语学习的土壤——语言文字,忽视了语言的积累,形式上的“花样多”,使语文课异化成了各科杂烩的综合课。
在一些艺术课堂上,教师将精力更多地放在意境的营造、氛围的创设上,或吟诵诗歌、朗读散文,或借助音乐渲染场景,或借助线条启发想象,或即兴表演故事情节……
上述的课堂中,教师意在通过多种学科和领域的综合,给学生广阔的体验,从而培养其广博的人文素养。但“综合”的同时,忽略了学科本体的价值和功能,涌现出相当数量的“夹生”课。所以,“知识目标虚化”、“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目标得不到落实”诸如此类对学科综合课的指责不绝于耳,亦有很多人批评学科综合课喧宾夺主、流于形式。
单科和综合是辩证的,学科基础的扎实一直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优势,也是我们教学的显著特点,重视综合是必然的,但前提必然是建立在单科的基础之上。我们要科学把握学科综合的“度”,将实现本学科的价值和功能放在第一位,在综合的同时不能忘了坚守学科特质。
2学科综合挑战教师素养。
常看到这样的现象:语文课上,为了指导学生完成“观察实验”的习作,语文教师笨手笨脚地操作着实验仪器,操作失误或不规范频出;科学课上,为了让学生准确记录实验和结果,完成简单的实验报告,教师绞尽脑汁,仍觉力不从心……如此种种暴露出我们教师综合素养的缺失。
学科综合要求教师见闻广博,知识丰富,能歌善画。能说会算,全面发展。但是,由于过去教师一直从事单科教学,对其他学科关注不够,视野相对狭窄。尤其是大多数农村教师,在学科综合时更有心有余而力不足之感。因此实现学科综合,提高教师综合素养首当其冲。
如何使我们过去相对比较专业的教师队伍变得综合起来?校本培训是关键。首先;校本培训在内容上要打破学科的界限,增加更多的全员通识培训,让教师获得综合的知识和能力,成为“博全广”的通才,真正做到“隔行不隔山”;其次,在形式上要强化跨学科的研讨和听课,以此拓宽教师的视界,强化学科间教法的优势互补和教学资源的整合,彻底改变过去学科间各自为政、老死不相往来的状况,带给教师综合的思想和意识,形成综合的动力和自觉性。只有这样,教育资源才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教学机制也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优化。
3学科综合,急需构建资源库。
学科综合没有现成的教材,没有不变的模式,没有固定的教案,选择什么时机,综合哪些学科,做怎样的整合,都是教师自主探索创造的过程,这给习惯于就着教材教参按部就班“教书”的教师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此外。学科综合过程中,其他的相关资源几乎全要靠教师自己搜集,教师付出的劳动是正常学科教学的数倍。我们看到,许多教师之所以从开始的激情澎湃变成现在的淡漠处之,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工作负担太重、精力不够。为教师减负最好的方法就是构建立体多维的资源库,切实为教师提供专业支持和指导。
资源库的构建应该是多层面的。教材编写部门应该高屋建瓴,组织开辟专门的学科综合资源网,大量搜集文字、音像等多方素材,充实各种主题菜单,为教师寻找资料提供一切便利;学校层面应该成立学科综合智囊团,汇聚各科教学精英,统整各科教材,结合校本实际,形成学校学科综合资源包;教师可以通过加入跨学科备课,独立思考形成个人资料盒,挂在学校网站的个人空间,通过不断更新和完善达到动态的管理效果。立体资源库的构建,从静态走向动态,从孤立走向联系,从封闭走向开放,从排他走向包容,从个人走向群体,避免了重复劳动,形成了真正意义的资源共享,使学科综合的理想得以化为现实。
4学科综合,期待科学评价。
人们都说,日常课堂的变与不变决定于考试与评价制度的改革。同样,学科综合的推进,也免不了受评价制度的牵引。尽管老师和家长都知道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和提高是教育的根本目标,但是由于我们现行的考核办法依然是分科式的一“卷”定乾坤,使得很多老师不愿意去进行学科综合的尝试。同时由于学科综合的独特贡献难于评价,也常常会出现教师的教学努力得不到足够认可和奖励的状况。评价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参与学科综合的积极性,对于大多数教师而言,是学校考什么,我就教什么;对孩子而言,是老师考什么,我就学什么。况且,相比于传统教学模式而言,学科综合教学组织起来更为复杂,时间精力花费也更大,很多教学经验和技巧都需要不断摸索,这些都是评价远远不能涵盖的……凡此种种,都使学科综合在很多学校成了挂在墙上的理念和公开课的点缀。
所以,只要我们的评价不能关注到学习过程与实践,我们不能奢望教师愿意花时间给综合让学生“慢慢成长”;只要我们的评价依然指向单科的知识,我们也难奢望教师用自己的教学时间和智慧“为他人作嫁衣”。综合学习的有效实施,必须依托评价机制的改革和突破,而一系列考试与评价制度的建立,我们还有一段艰巨和漫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