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猛
近年来,我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发挥作用的要求,坚持把握重点,抓住关键,明确方向,不断提升整体工作水平,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一、把握重点,切实加强村级班子,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实践证明,村领导班子团结坚强、工作得力,村经济就发展的较快,社会风气就好。反之,如果领导班子软弱涣散,或者思想作风不正,各项工作就搞不上去。因此,我们在村级班子建设中,以选好书记、配强班子、带好队伍为重点,在不断增强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上下工夫、求突破。一是抓选配,强队伍,在增强村级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上求突破。我们积极改进村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充分发扬民主,不断扩大选人视野,拓宽用人渠道,打破地域、身份、职业限制,采取“两推一选”、下派、兼职等多种形式,不拘一格选贤任能,切实配强村组织书记,配齐村两委班子,使一大批年纪轻、有文化、能干事、会致富的优秀人才进入村级班子。三年来,先后选派49名大中专毕业生到村任职;从县、乡机关选派28名干部到村挂职;从政治素质比较高的致富能人、科技明白人、复退军人中选拔村干部356人。狠抓后进村班子整顿,对那些软弱涣散、党群关系紧张的后进班子,采取从思想上促、行动上带、路子上引的办法,进行集中整顿,帮助后进村班子转变观念换思想,理顺“两委”关系,促进工作转变。三年来,共调整后进村班子24个。同时,进一步健全了妇代会、民调会、治保会等村级配套组织,增强了村级班子的综合功能。二是抓培训,求实效,在提高村级班子整体素质上求突破。我们始终把农村基层干部培训作为加强村级班子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常规工作来抓。以县委党校为阵地,党员干部培训教育基地为依托,采取办培训班、科普知识讲座、外出参观考察等灵活多样的方式,进一步加大了村级干部队伍的培训教育力度。三年来,共举办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等培训班12期,培训村干部2 700人(次)。同时,我们注重加强村级组织阵地建设,目前已新建集远程教育、村民教育、党员教育、科技教育、文化娱乐和信息集散“六位一体”的村级活动室82个,为村级组织开展党建活动搭建了平台。三是抓制度,严管理,在规范村级班子执政行为上求突破。我们在村级班子的管理上,坚持健全制度,严格考核,强化监督,不断规范村级干部的执政行为。建立健全工作运行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党支部议事规则》、《村民委员会议事规则》等项工作制度,切实做到按章理事。参照乡镇科级领导班子考评办法,年终由乡镇党委对村级班子予以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村干部奖惩的主要依据。建立健全监督约束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了《村务公开制度》、《村干部廉洁自律十不准》、《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民主评议村干部》等规范村班子工作行为等各项制度,全面推行村务公开,扩大基层民主,切实提高了群众参政议政的意识。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对村干部报酬实行结构工资制,在确定基本工资的基础上,按工作量和工作绩效确定浮动工资,由乡镇以奖励的形式兑现,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扎实推行村党组织书记星级化管理制度,并认真落实星级待遇,有效调动了村级班子的工作积极性,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同时,对有特殊贡献的,实现重奖。去年我们对在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发展农业生产专业合作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进展村党支部书记刘占河一次性奖励2万元。
二、抓住关键,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党员的先进性是党组织先进性的具体体现,是基层党组织发挥核心领导作用的基础。几年来,我们针对党员教育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夯实了党在农村基层的执政基础。一是抓素质教育优化队伍。坚持分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抓好农村党员的教育培训,对广大党员、农村干部进行市场经济知识、法律知识、农业科技知识、经济结构调整、主导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培训,切实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实效性,不断提高党员的政策法律水平、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几年来,共举办各类培训班382期,培训党员、干部1.6万余人次。二是抓典型示范带动队伍。重视发挥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员中心户和“双带”先锋等各类党内先进个人的典型引路、示范推动作用,通过从思想上引导,经济上帮助,能力上培养,技术上带动,有效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使群众干有示范,学有榜样,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三是抓党员发展壮大队伍。严格执行发展党员公示制、全程跟踪制和责任追究制,确保发展党员质量。同时,在发展农村党员的成分上,注重把科技致富带头人、市场经济明白人、群众信赖贴心人和农村非公有经济组织中的优秀分子吸纳到党组织里来,切实改善农村党员队伍的结构,增强了村级党组织的活力。四是抓组织建设管理队伍。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并把组织生活开展情况列为检查、考核基层党组织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进一步规范了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和党员民主评议等制度,将设岗定责与党员民主评议紧密结合,并规定了“四个到位”,有效地激发了广大党员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意识。同时,严格考察和评议农村党员,对党员实行警示、提示制度和(下转24页)(上接10页)跟踪考察制度,加大对农村不合格党员的处置力度,对屡劝不改,不发挥作用的党员按有关政策规定严肃处置、清除出党,进一步纯洁党员队伍,保持党的先进性。几年来,共处置不合格党员12名。
三、明确方向,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物质保证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和谐发展。几年来,我们坚持以强县富民为目标,不断提高党建服务经济建设的能力,实现了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008年,全县农业总产值实现28.3亿元,增长13.4%;粮豆薯总产量达到11.3亿斤,增长9.5%;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4 600元。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发展。以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工程为重点,每年完成黑土区小流域综合治理面积10万亩左右。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实施水库达标配套工程,投资2 130万元对三道镇水库进行了消险加固,共加固和维修各级水库35座;加大植树造林力度,三年来累计造林8.3万亩,年均增长24.5%。切实加强苗圃建设,全县苗圃面积达到3.52万亩,苗木株数1.2亿株。扎实推进林权制度改革,去年对采伐迹地、宜林地、残次林地首先进行改革,一次性完成林地承包合同1 746份、面积17 635亩,承包金额1 218万元。加快大型农机具更新步伐,以村为单位组建农机服务队71个,组建100万元农机装备标准的农机作业合作社9个,年耕暄土地200万亩以上。
二是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新突破。着力调优农业生产结构,2008年全县共落实产业化原料基地面积、绿色食品基地监控面积、特色作物种植面积70万亩、270万亩和110万亩。突出现代农业建设重点,大力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采取“七带动”模式,全县土地流转和集中连片规模经营面积达到127.8万亩,涌现出了兴农镇进展村农业生产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典型,全县目前共组建农业生产专业合作社31个。深入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投资180万元建设种植业高产攻关科技示范园区6处、面积940亩,进一步增强示范带动作用。积极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大豆窄行密植、玉米通透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等项专业生产技术得到了普及应用,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科技贡献率。
三是主辅换位有了新进展。按照专业化养殖、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系列化服务的原则大力发展畜牧业,全县畜禽饲养量稳步增长,2008年全县黄肉牛、生猪、山绵羊、家禽存栏量分别达到28万头、82万头、11万只和274万只,分别增长29.4%、30.8%、23.5%和9%,各类养殖专业村达到81个,养殖场(户)6 200个,牧业产值实现9.9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4.6%。
四是劳动力转移获得新成效。我们把劳动力转移作为一项产业,紧紧抓住宣传教育、技能培训、基地建设、信息服务、组织领导等环节,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全县累计转移劳动力16.1万人,年均实现劳务收入6.9亿元,建立了大连、青岛、哈尔滨、威海、俄罗斯等外埠基地62处。
五是新农村建设呈现新面貌。切实加强道路建设,目前共建设通乡公路257公里,建设通村公路590公里。切实解决农民饮水难问题,三年来投资3 086万元,共打人畜饮水井165眼,惠及165个村屯6.3万人。全县目前已有22.3万人吃上了自来水,占总人数的51%。切实改善农民住房条件,改造农村泥草房8 531户,农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3平方米,住宅砖瓦化率达到68.3%。累计建设农村户用沼气池2 100个,组建农家店251个。扎实开展村屯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对全县1 358个自然屯全部进行了综合治理,规划村屯道路1 136条,今春已一次性绿化到位。扶贫开发工作稳步推进,全县148个贫困村中前三批90个整村推进村已通过验收,第四批30个村的项目建设正在全面推进,全县贫困人口下降26.9%。□
(编辑/丹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