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们很多的家长非常注重孩子的特长培养,希望孩子可以通过美术学习提高素养和增强孩子的社会竞争力,但是如何选择美术培训机构,怎样树立正确的美术学习观是家长们普遍存在的困惑。北京童乐美术活动基地刘红军老师经过亲自走访全国多家美术培训机构,与多位在美术教育上取得成绩的专家进行交流,为家长的困惑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给家长提供有效的帮助。
我们很多家长虽然重视对孩子的美术教育,但是对于美术教育却处于半知半解的状态,重视结果忽视过程,重视技巧技法忽视孩子的感受。有相当比例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要孩子出成绩、拿奖项,想通过这些来证明自己的孩子是最优秀的。许多家长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孩子画画没基础,学什么好呢?”、“我家小孩6岁了,什么时候能学素描?”、“我不懂美术,什么时候学画画好?”、“多长时间能画得像?”。作为一线美术教师的我一直在思考: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家长应该给孩子们什么?为此,我走访了几家优秀的有特色的校外美术机构,与那里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进行了交流,看看他们是如何引导孩子学习美术的。
美术学习要乐趣和目的合二为一
现在各种各样的儿童美术班越来越多,家长们越来越认识到美术既是孩子们十分喜爱的活动之一,又是提高孩子们素质能力的优先手段之一。
首先我走访了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儿艺委会常务副主任,中国儿童中心的龙念南老师。龙老师以三十年的教学经验将美术教育总结为乐趣和目的合二为一。他认为:
家长要为孩子选择合适的美术班,首先应该了解自己的孩子有什么特点,比如:性格、特长等,针对这个特点需要得到什么样的指导要做到心中有数。如果孩子特别能“表现”,就需要让孩子在继续“放”的前提下,适当的“收”。如果孩子很“文静”,让孩子放开胆量画“坏”应该比一味地追求“好”重要多。其次,应该知道那个美术班是由什么样的老师授课,老师的教学方法如何?是否适合自己的孩子?家长在选择之前先在自己心中打几个问号,然后进行简单的考察,最后做出决定。也就是说,为孩子选择合适的美术班,主要是要选择合适的老师以适应自己孩子的特点,因为孩子的特点是不能选择和改变的。用当下最时髦的话讲“以人为本”,在这儿就是“以孩子为本”。
另外,家长把孩子送进美术班之后,千万不能指望孩子马上就创作出特别优秀的作品来,最好也不要要求孩子每次都有明显的进步,并以此作为评价教师教学和孩子学习的标准。只要孩子自始至终都是在高高兴兴中学习,在家中总是能自己拿起笔来画画,做练习,这就是好的美术教学的标志。因为,孩子只有喜欢画画,对学习美术有浓厚的兴趣,他们才能坚持画下去,从而提高自己的绘画技能,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审美、创美能力。而好的教育从来都是需要时间来体现的。
从孩子出发,系统科学多形式地提升学习效果
很多学画儿童的家长,都被一个“病毒”感染着,那就是“画得要像”。针对大部分家长以成人的评价标准来看待少儿美术作品的问题,山东省淄博市少儿美术中心侯斌校长提出“看不懂的艺术才是高雅的”的独特见解,建议家长们尝试着以儿童的眼光来观察这个世界。
深圳童画少儿美术基地范仲老师说:“孩子的作品应该表达的是自己的个性化主观感受和新的环境下独特的创意体验,以及应用材料的广泛性,如:学习素描的学生“痛恨”石膏像,那就给他穿上花衣、利用废旧材料做出各种立体造型、表现童话故事等。”
而深圳小燕少儿画院的秋实插画工作室提倡以儿童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为儿童创造自由表达、自由探索、自由创作的机会,根据儿童各年龄段的绘画心理特征和他们的素质与能力的发展,培养美学意识,利用多种手段扩大生活视野,激发创作兴趣,培养儿童视觉造型能力,以及情感表达能力。这是秋实插画工作室的特色课“画长卷”的两张学生作品(图1、图2)。一张突出作品的设计感(图1),另一张则更强化绘画感(图2)。通过观察、记忆、体验、联想、欣赏等进行启发式教学,同时注重儿童的团队交流和个性化表现这是他的特色教学。
南色美术活动基地张笑老师提出将艺术融入生活,即营造一种“美”无处不在,触手可及的环境,纸箱、纸条、碎布、陶泥……各式材料应有尽有,让孩子置身其中,所有材料的使用以孩子的原创力和兴趣为中心,使美术教学变成游戏式的活动。孩子在其中大胆地创作自己的作品,教师只是拐杖、扶手。
广州市少年宫美术学校推行美术创作、美术鉴赏、美术知识三者并重的现代教育模式。少年宫关小蕾老师、蔡军老师说:“传统美术教育强调的是‘画得像,要求学生机械地再现事物的形象,然而在强调个性和创意的今天,美术教育已不再培养这种‘照相机似的教学方式。”他们开办的“特色卡通漫画班”就体现了这一特色。
校外美术教育是立体的,多元的。各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要给孩子选择适合的美术学校, 看学校的教育理念家长是否认同,只有认同了,教师和家长才能更好地配合,以期达到共同的培养目标。因此,希望家长们从孩子出发,树立科学的教育观,从兴趣开始,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