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制作版画,你能够体验到构思——画稿——刻板——印刷的过程,体验到接触纸张、木板、刻刀、油墨等工具的乐趣,体验到版画的各种表现方法所带来的欣喜,能够给你带来很大的成就感(因为作品可以被复制很多次)。在快乐的学习中,带来美术技法的进步,但最重要的是,制作版画所经历的过程会让你变得更聪明、更专注、更有创造力、更快乐!心动了吧?还是让我们采访一下少儿版画教育专家——张德恕老师,请他带我们走进少儿版画世界吧!
名师简介:
张德恕,中国少儿版画学会常务副会长、美术教育家、内蒙古通辽市文化馆馆长、副研究员,擅长版画。作品《源泉》等参加全国美展。《草原建设的方向》(合作组画)获全国科普美展三等奖,《新娘》(合作)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铜奖,内蒙古自治区首届萨日纳一等奖。
作品点评:
《馋猫》 赵美慧 7岁
画中怒瞪的圆眼、鼓起的双腮、弓起的背脊、翘起的尾巴,仿佛听到了它呜呜的叫声,猫儿护食的神态简直出神入化。大块的黑衬托着灰色的躯干、更加突出了头和鱼盘。作者用刀沉稳而泼辣,实在是一幅难得的佳作。
《喝茶的大爷》 张彩12岁
布满皱纹的脸,神色已差的双眼,斑白的胡须和脱落的牙齿,这一切并不能掩盖老大爷开朗而善良的神态。手不离茶,表现了当地的一种风俗,利用材料的肌理突显了衣服的质感。在刻划人物的儿童版画中,这是幅佳作,难怪英国人以重金收藏。
《桥》 倾涵
小桥摇摇欲坠,人影来去匆匆,风云奇异莫测,一切均在魔幻中。这一效果,都因最后的一道创作程序“印刷”所取得。
看过上面张老师对这几张儿童版画作品的点评后,针对儿童版画创作我们向张老师提了几个问题,这也是教师们比较关心的话题。
编辑:首先,孩子们学习版画有什么好处?
张老师:孩子在创作版画过程中,亲历了构思——绘稿——刻板——印刷的全过程,要接触很多材料,使用很多工具,熟悉很多方法。在各个环节的转换中,需要再创造。常常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和意外的惊喜,使孩子们充满了好奇心和期待。既要动脑,又要动手。因为程序较复杂,能磨练他们坚忍不拔的意志和井然有序的工作习惯。由于版画材料的限制,促使他们对客观世界的描绘,要进行归纳、提炼、概括。并根据作品需要选择纸张,调配油墨和颜料,运用印刷技术进行尝试创作。整个过程都是审美体验过程。组织集体创作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总之,这些教育功能,是其它画种所无法替代的,它恰恰适应了孩子身心发育的需要,促进了形象思维和个性的发展,达到了提高孩子文化素质、艺术素养的目的。
编辑:如何评价儿童版画?
张老师:一幅优秀的儿童版画首先应当是一幅优秀的儿童画,要贴近孩子的生活,反映出孩子的思想和情感,表现出小作者的个性特征。当然还要看他如何运用版画工具材料,如何发挥版画制作技术而产生的艺术效果。倘若单凭一两项版画语言运用的如何,就去评价它的优劣,显然是不全面的。
编辑:孩子们接触传统版画对他们有什么好处?
张老师:提起传统版画来,实在是令人骄傲,因为版画起源于中国,具有2000年的历史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年画是传统版画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过去,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张贴年画,一种艺术形式受到百姓如此的热爱和欢迎,实在是奇迹。虽然后来冷落了,但可喜的是,在北京奥运会祥云小屋、佳节的大型庙会、文化市场的柜台,这些宝贝又出现了。孩子们争相观看和购买,情景不禁令人欣慰。再有,传统文化是大树的根、江河的源,是大厦的根基。孩子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接触和学习,才能建成一个强大的文化资源系统,在此基础上开阔视野、提高审美、升华气质、创造未来。
编辑:教师在儿童版画教学中应该做些什么?
张老师:教师在版画教学中,要引导孩子不断地寻找新的材料、创造新的方式,表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有效地保持孩子对版画的持久兴趣,启迪孩子们的心智,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实现版画表现的知识性、趣味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突破传统版画的局限,学习新兴版画的技法,呈现儿童版画多元化发展的方向,走出单一的版画技能传授误区,使原本枯燥的版画表现方法变得有趣,适应孩子的成长心里,真正实现儿童版画的教育意义。
编辑:您刚刚提到了要保持儿童的持久兴趣,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
张老师:要做到保持儿童对版画的持久兴趣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教师在选取教学内容时,要跟孩子的实际生活相结合。
二、教师在选取表现材料时,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来变换。对于低年级的孩子而言,可选用比较松软的板材,如吹塑纸就很适合孩子操作;选用印纸时,最好能选用彩色卡纸,印制出来的效果会更漂亮。对于高年级的孩子,就可以选一些操作难度较大的板材。随着对工具、材料的逐步接触,印制出来的画面会更加丰富多彩,这样就能够保持孩子对版画创作的兴趣了。
三、教师要跟家长做好沟通,让家长接触版画的基础知识,认识版画对儿童身心发育、审美能力、表现能力等所起到的作用。这样才能更大程度地得到家长对孩子美术学习的支持。
(采访、整理/ 陈美珍 吴 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