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移民对牧区生产生活的影响研究

2009-05-31 02:27包红花
北方经济 2009年9期
关键词:牧户力克敖包

宝 鲁 包红花

生态移民是一项重大的生态工程,我国在沙化、退化严重的北方和西北广大草原牧区,为了根治草原退化,实现生态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双赢目标而实施了生态移民工程。本文基于浑善达克沙地生态移民工程的实地调查,以敖力克嘎查为例,从经营方式、牧民收入、社会活动、子女教育和饮食结构等的变化进行了分析。

一、生态移民工程的实施背景

当今世界荒漠化问题日益突出。据联合国资料,目前全球有1/5人口、1/3土地受到荒漠化的影响。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世界环境和发展会议上。防治荒漠化被列为国际社会优先发展和采取行动的领域。1993年《联合国关于发生严重干旱或荒漠化国家防治荒摸化公约》的政府间谈判开始进行,1994年6月17日公约文本正式通过。1994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从1995年起,把每年的6月17日定为“全球防治荒漠化和干早日”,向群众进行宣传。我国是该《公约》的缔约国之一。

我国北方草地大部分处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区,生态环境抗干扰能力十分有限。目前,我国天然草地中。90%的草地有不同程度的退化,并且每年以200万hm2速度扩张,草地生产力不断下降,草地生态环境继续恶化。

在上世纪50年代前,内蒙古草地基本上不存在明显的退化。自60年代中期以后,草地退化日益明显。据调查,全区草地退化面积已由上世纪60年代的18%发展到80年代的39%,到90年代已达到73%(退化面积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比例)。1995年全国沙漠化普查资料显示,浑善达克沙地是全国少数几个沙漠化土地扩展率超过4%的地区之一。

2000~2001年华北地区频繁发生的沙尘暴,浑善达克沙地即是其中主要的沙源地之一。为此。国家把浑善达克沙地列入生态治理的重点地区,相继实施环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还草、生态移民、舍饲紧牧等生态工程。其中,生态移民工程是国家为了彻底治理草原荒漠化、实现传统草原畜牧业向现代草原畜牧业转变而采取的一项重要工程。

二、研究区概况

敖力克奶牛村,原位于浑善达克沙地南部,正蓝旗桑根达来镇所在地西北10km处,总面积11600ha,是一个纯牧业嘎查:草场面积小,人均拥有草场11.33ha,可利用草场仅占总面积的30%,其余全部属于沙地,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极为困难,生活水平日益下降,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92%。因此,经过各方多次调查研究,2001年12月整体搬迁到桑根达来镇北侧207国道旁,草场全年、全境围封禁牧,使嘎查的支柱产业——畜牧业,在品种结构、畜种结构、畜群结构上彻底改变,原有的八千多头大畜、小畜全部变卖,购买300多头奶产量较高的黑白花奶牛,成为锡林郭勒盟第一个整体搬迁的生态移民村。

敖力克奶牛村占地39.33ha,其中住宅区占地19.33ha,牲畜活动场地20ha,配套建设兽医站、公厕等。政府还建设了电、灌溉配套的高产饲料基地83.33ha,实现了“五通”。奶牛村建设共投资401.17万元,资金来源主要三个方面:自治区扶贫开发移民扩镇专项基金200万元,旗财政配套181.17万元,牧民自筹20万元。全部资金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移民与住宅建设307.83万元:水、电、路与饲料基地的建设93.34万元。为了使移民“迁得出、稳得住、富起来”,并且使迁出区的生态环境尽快得到恢复,旗政府免收迁入区土地征用费;对移民进行生产、生活补贴:减免移入区建设的建安税、各项管理费、发证费;为移民提供3年无息贷款用于购买奶牛;原承包草牧场继续由牧民承包使用;为移民办理城镇户口等,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三、生态移民工程对牧民家庭经济的影响

(一)畜牧业经营方式的转变

过去牧民以草原为依托,采取天然放牧的经营方式。牲畜在天然草地上自己采食。这种经营方式的技术要求、成本投入都较低,但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很强。牧草的供给与家畜的需求之间存在着年份和季节的不平衡,也加大了传统的、粗放的、靠天养畜的脆弱性。降水量适当,各种自然灾害危害少的年份,牧草供给较充足,牲畜就会迅速繁殖:旱灾、白灾、黑灾、蝗灾、鼠害、疾病等较严重的年份会对畜牧业造成致命的打击。同样,在一年内受天然草场“一年一枯荣”的影响,家畜也呈现出“夏壮、秋肥、冬瘦、春乏”的季节性波动规律。由于畜牧业是牧区的支柱产业,也是牧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所以过去牲畜数量便成为衡量牧民经济水平的重要指标。盲目追求牲畜数量,过度放牧,加剧了草畜矛盾,使得草场迅速退化、沙化,不可避免地形成了牲畜数量与草原退化之间的恶性循环。特别是1999~2001年连续3年的严重旱灾,草原畜牧业受到重创,把敖力克牧民挤到贫困的边缘。

如今,敖力克的整体搬迁使嘎查的支柱产业——畜牧业。在品种结构、畜种结构、畜群结构上彻底改变,原有的大畜、小畜全部变卖,引进奶产量较高的黑白花奶牛,经营方式由原来的天然放牧转变为舍饲圈养。奶牛的饲养技术要求比较高。对毫无经验的牧民来讲,又面临着新的经营方式,开始时存在很多不适应性。目前,敖力克牧民的收入主要来源于牛奶,非常单一,牛奶价格对牧民的收入水平有直接影响,对市场的依赖程度高了。同时,饲养成本和技术要求的提高,对基础较薄弱的牧户带来了较大的资金与技术上的困难。

搬迁后的舍饲圈养也显现出了它的很多优点:首先,大大降低了畜牧业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促进了草原生态环境的恢复与保护,提高了畜牧业的抗灾能力。其次,暖棚、草圈和青贮窟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与饲料结构由原来的天然采食或青草喂养,转变为青草、精饲料、青贮的搭配喂养,基本消除季节波动对奶牛的影响。最后,敖力克嘎查在桑根达来镇附近,207国道旁的整体搬迁并集中坐落对畜牧业的病虫害防御,改良品种,产品销售等方面都提供了有利条件。但这只是传统草原畜牧业向集约化草原畜牧业迈出的第一步。

(二)生态移民对牧民收入的影响分析

20世纪80年代初,中央在广大农牧区实施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并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鼓励下,移民前的敖力克与其他地区一样,出现了贫富分化。所以,根据牧户搬迁前的收入水平可分为三个层次,即富裕户、中等户和贫困户。

从搬迁前后3年的嘎查人均收入看,该嘎查搬迁前3年(1999~2001年)年人均收入为1692元,搬迁后3年(2002~2004)的年人均收入分别为817元、832元和1321元。只有搬迁前的48.3%、49.2和78.07%,与搬迁前比较有

了较大的下降。这对不同收入层牧户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调查中牧民反映,饲养2~3头奶牛只能维持生活,在精心饲养,没有病疫、残、死亡等意外情况下,以每公斤鲜奶1.66元计算。饲养4头以上奶牛才能有收益,才能有额外的可支配收入。

富裕户过去的经济实力强,搬迁后无论是购买奶牛,还是基础设施建设和饲料储备等方面都占有了优越条件。他们前后购买了四头以上奶牛,今年都已发展到10头左右,奶牛数量最多户共有35头,经济效益比较可观,例如:2003年人均纯收入2000元以上共有13户(42人),平均年人均收入达到4011.9元,在移民村里仍保持着上等生活水平。

移民中最直接受惠的是贫困户。在迁出地他们生活比较困难,居住着土坯房,没有多少牲畜,更没有稳定的收入。搬迁中受到政策优惠,自筹2000元后,拥有了两间砖瓦房、暖棚、牛圈和草圈。在政府贷款的帮助下,也饲养了1-2头奶牛,虽然没有特别可观的收入,但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后,日常生活有了保障,与搬迁前比较过上了比较安稳的日子,生活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中等户在搬迁中资金不太充足,购买的奶牛数量较少,平均在3~4头。也没有更多的资金可投入在奶牛饲养中。因此,养殖效益较差,生活水平虽然还是高于原先大部分贫困户,但与富裕户的差距拉大了。2003年共177户(342人)人均纯收入在500-2000元之间,平均年人均纯收入974.27元,只有富裕户的24.28%。

四、生态移民工程对牧民生活的影响

(一)社会活动与风俗习惯

牧区大型社会活动应首推那达慕大会。但因筹办资金、对草场的破坏等原因,近些年举办较少。在敖力克的调查中,95%和3%的牧民表示非常愿意和比较愿意参加那达慕大会,只有2%的牧民表示不太愿意参加。在塔本敖都移民村的调查中也得到相似的结果,说明移民们虽然放弃游牧生活,远离了马背,还是盼望着那达慕大会等传统活动的经常举办。

目前在移民村仍延续的风俗习惯之一是祭敖包。祭敖包是蒙古族最重要的传统祭祀活动之一。过去,各盟、旗有公用的大敖包,也有人家还有自己家的敖包。每处的数目也不相等,有的是单独的一个敖包,有的是7个或13个的敖包群。人们外出远行,凡是路经有敖包的地方,都要下马参拜,祈祷平安。还要往敖包上添几块石头或几捧土,以示吉祥。敖力克人祭祀的是乌和日沁敖包,该敖包位于乌和日沁敖包林场境内,离敖力克夏草场较近,是蓝旗旗敖包,每年祭祀的人较多。

(二)子女教育

据调查统计,搬迁前,敖力克363名牧民中。文盲占7.16%,小学文化程度的占37.46%,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5.73%,高中文化程度的占8.815%,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以上数据表明,敖力克人整体文化程度较低,文化程度在初中、小学的人口比例很大,人口中90.36%在初中或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在≥35岁以上人口中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较大,分别占3/4和一半左右,表明上世纪80年代以前牧区文化教育的相对落后。在20-34年龄段人口中初中、高中和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分别占82%、13%和1%。表明1978年我国恢复高考制度以后,在牧区开始重视教育。但牧区教育条件的相对落后。牧户的分散居住等原因而很多适龄儿童读完小学或初中在半途辍学的现象也屡有发生。在调查总人口中,小学文化程度的16-19年龄段人口比例占7.44%,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牧区九年义务教育普及中存在的漏洞。

搬迁后的敖力克虽然没有学校,孩子们可以到就近的镇上上学,桑根达来镇有一所蒙古族小学、一所汉族小学和一所蒙古族初中,三所学校教室全部是砖瓦结构平房。2005年9月蒙古族小学搬迁到蒙古族初中校园,并开始动工建设教学楼。在访谈中,蒙古族小学的校长说:“生态移民工程对移民村的孩子们来说,不仅上学较近了,受教育的条件也改善了很多。他们原来的教室冬季烧煤或牛粪等取暖,如今来到没有烟雾的宽敞的集中供热的教室,还可以授到较全面的良好的教育”。原嘎查里的小学教师力量严重不足,并且牧区的冬季非常冷,大雪封山后很多孩子没办法上学而学校只好提前放假。目前。特别是冬季,敖力克低年级的孩子们仍需家长接送,但不会像以前因那样恶劣天气而误学。在移民村的问卷调查中,96%的牧户表示移民对孩子们的上学提供了方便。同时,对“您希望孩子读书读到什么程度”的问题,学生家长百分之百都回答:“上学上的越高越好”。这一点很明显地反映牧民们重视子女教育的程度提高了。这也是非常令人鼓舞的牧区人们观念上的转变。

(三)饮食结构

在饮食结构调查的105份有效问卷中,敖力克牧民的饮食结构与搬迁前比较,有了较大的变化。

肉是牧区的一种很重要的食物。特别是寒冷的冬季。肉不仅耐饿,还有充足的热量,他们主要食用牛肉和羊肉,平均一户一年2~3只羊,较富裕的牧户还食用一头牛。以前。没有冷冻电器时,夏季主要把肉晒成干。目前。很多牧区因没通高压电线,冷冻电器还是不能用。冬季就可以自然冷冻,几天或一周炖一大锅肉,即手把肉。如今敖力克牧民食用的肉,主要从桑根达来镇上买,大多数家庭只有节假日和接待重要客人时,餐桌上才能看到手把肉。调查问卷显示。食用的肉与搬迁前比较少和很少的牧户,分别占82%和17%,这与市场上的牛、羊肉较贵,牧民手头可支配的现金少等都有关系。

熬奶茶在牧区已有了很长的历史,牧民一天里可以不吃肉,但不能没有奶茶。移民村虽然搬迁有几年,敖力克人仍保留着好客的良好传统,进屋互相问候后。女主人马上给我们端上了沏好的奶茶。只是,奶食品被自己做的和从镇上买的果子所替代。因为,敖力克人搬迁养奶牛后,自己留一小部分熬奶茶外绝大部分牛奶送到奶站。调查显示,93.33%的牧户和搬迁前一样仍保留着每天喝奶茶的习惯。

奶食品是牧区特色产品,牧民用新鲜的或酸奶,制作各种各样的奶食品。这样不仅充分利用了奶子,也丰富了牧区的饮食文化。搬迁后的敖力克人绝大部分的鲜奶送到奶站进行销售,因而目前在家很少制作奶食品。所以,调查显示,近90%的牧户少或很少食用奶食品了。

面是牧区主要的主食,制作方式也很多,有汤饺、蒙古包子、馅饼、面条、炸果子、蒸馒头和花卷等。搬迁后基本没变化,98%的家庭仍以面为主食。

在牧区,人们很少买蔬菜,夏季在草原上摘一些野菜或自己种一点,所以蔬菜食用量较少。敖力克人搬迁后,因离镇近而绝大多数牧户买蔬菜吃。虽然有两户在自家院子里种了点蔬菜,但还须从镇上买菜吃。调查结果显示,与搬迁前比较,牧户蔬菜食用量很多、多、一样、少和很少的比例分别占2.86%、64.76%、24.76%、7.62%和0%。蔬菜食用量的增多与肉食用量减少,离市场近等有关系。

五、结果与讨论

敖力克嘎查实施生态移民后,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1经营方式的突然转变,使移民产生了很多不适应,出现了很多困难和问题,甚至出现了牧户要求退奶牛的现象。敖力克嘎查移民仅仅几年就从祖祖辈辈延续的传统的草原畜牧业转变到舍饲圈养,肯定存在很多困难,这是理所当然的。像敖力克牧户一样的很多移民牧户。在政府和多方力量的帮助与关注中,克服各种困难,由原来自给自足的传统牧业向商品畜牧业转变,经营方式由粗放型的自然放牧向集约型的舍饲圈养转变。

2敖力克嘎查搬迁后,富裕户基本保持了较高的收入水平,贫困户的生活也得到了保障。但占全嘎查人口83.6%的中等户的收入降低,使全嘎查的年人均收入比搬迁前低了很多。

3从嘎查整体上看,搬迁后饮食结构变化也较大。除主食和长期牧区生活中形成的喝奶茶的习惯受到的影响较小外,大部分家庭餐桌上的肉被蔬菜所替代。

猜你喜欢
牧户力克敖包
生计资本对牧户牲畜养殖规模决策的影响
——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为例
祭敖包
王力克风景油画作品
王力克《2020 年初春》
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卡伦敖包清理
基于草场生存评估模型的阿巴嘎旗北部牧户草场退化现状及原因分析
敖包祭祀中的女人禁忌
神圣敖包
力克推出Modaris®V8解决方案 加快时装产品开发速度
我在此处,很高兴你在彼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