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津源
一、2008总结:热点素材进考场作文,要说爱你可容易?
南方抗击冰雪、四川抗震救灾、奥运圣火传递……2008年的热点很多,全国各地6月的中考作文,一改以往与社会热点“若即若离”的命题常态,运用多种方式直面社会,挂钩热点,如:四川乐山全命题作文,选题之一“当地震发生后……”;浙江金华卷的提示语中点出“一颗爱心,是挡风的屏障”,要求以“心”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浙江湖州卷“再小的力量也是支持”等。
那么总结2008年考生们的作文,会给我们一些什么样的经验或是教训呢?
1硬扯,文不对题。
有些考生手上准备了几则热点材料,认为它们是“万能素材”,能“以一则应百题”,到了考场上一见题目,也不看热点材料是否适合题目,硬把材料往题目上凑,结果当然撞车严重,有的还叫人啼笑皆非。
湖南长沙市考全命题作文“心灵的‘地震”,不少考生一看见题目中的“地震”两字,就以为自己准备的热点材料派上了用场,就一味地写汶川地震,完全忽略了此“地震”非彼“地震”,置限制词“心灵的”于不顾,偏离题意。
2“复印”泛滥,“克隆”成灾。
将原来通讯报道中的人和事背熟,写作时一字不漏、原封不动地“复印”,开头和结尾加两句套话点题,文章就写成了。例如宁波卷“留在我心底的风景”,有的考生把人手共有的材料一背一“录”,写作的过程变成“复印”“克隆”的过程,最后加上一句“这就是留在我心底的风景”,文章就完了。结果当然毫无个性可言,得分自然也就不高。
3笔法单调,构思平庸。
面对热点,不少考生以为热点材料写得越多越好,于是堆砌材料,平面展开,不讲究切入点,不锤打动情点,不推敲拓展点,热点材料的震撼力荡然无存。山西莱西考“英雄人物”话题,本来抗震救灾素材进入文章可以写出好文章,但较多考生只会罗列人物,堆砌事迹,想到一个写一个,不看重典型性,不注意多立面,不讲究行文构思的精致性和可读性,结果文章几乎成了千人一面的“光荣榜”。
当然,我们也高兴地看到,热点素材以它的当代性、鲜活性和震撼性进入2008年中考作文,成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涌现出一批佳作。总结这些成功之作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四点:
1热点素材与题目的关联度要高,切入点要新。
贵州遵义市要求以“手”为话题写作,有位考生把目光投向抗灾英雄的一双双手,拟题“传递”,三个小标题是“传递温暖”“传递真情”“传递关爱”,文章紧扣“手”的功能,分别叙写年初雪灾、五月震灾和湘江洪灾中的感人事例,对有些虽然精彩但与考题关联度不大的材料敢于“忍痛割爱”,将热点素材围绕“手”和“传递”这‘切入点进行筛选整合,“用双手”这一短语在文章中出现14次,从而使热点素材的运用贴紧文题,又有新意。
2人有我新,同中见异,亮出个性。
热点素材大多为众多考生所共同拥有,怎样在运用中避免撞车呢?这就要求你别具慧眼,“同”中觅“异”,机智地找到一个只属于你的亮点照亮全篇。江苏南通市考全命题作文“一道风景线”,一位考生写抗震救灾英雄人物何翠青,他找到了一个个性化的亮点,这样开篇:“柳梢翠绿,草色青青。这是何等诱人的初春风景线!何翠青,这又是一道令多少同龄人永远铭刻在心的翠青亮丽的风景线!”你看,“何”“翠”“青”三个字巧妙地嵌入点题文字中,这就是机智,这就是个性,这就是独出心裁!
3优化手法,合理想象,变“共性热点”为“个性热点”。
在事件真实的基础上,你要走进故事,情系人物,急人之所急,爱人之所爱,痛人之所痛,总之,你就是故事中的主人公。为此,你可以调动各种表现手法,使人物“活”起来,情感“火”起来。这样的文章远离“复印”和“克隆”,震撼性和可读性肯定胜人一筹。最能体现这一经验的是浙江宁波的一位考生(宁波的作文题选题之一是:请以“______致_______的一封信”为副标题,写一封不少于500字的信),他叙写的对象“地震妈妈”的事迹,尽管已经很熟悉,但在作者真情流露,合理想象的笔下,还是又一次深深震撼了读者。
作者在文中用第一人称写,让“地震妈妈”就是“我”,孩子称呼为“宝贝”,一声声呼唤,一次次倾诉,一个个细节,都依靠作者的想象完成;“黑暗的废墟之下,有妈妈的骨骼庇护你,你一定能等到救你的人”这样的话语,具有多沉的情感含量!于是大家熟悉的素材个性化了,“共性热点”成了“事件细节化,人物真情化”的“个性热点”。
4发挥长处,创新形式,“另类”构思也精彩。
江西考半命题作文“有时,我也想____”,笔者曾读到一篇优秀作文,拍案叫好之余,给出5个字的评价:亏他想得出!文章的标题是“有时,我也想放弃——一位死神的日记”,开篇就很“另类”:“我是死神,在人世间行走了十万年的死神。我所掌管的区域是一个叫中国的地方。阴冷的弯刀是我的武器,钩取灵魂是我的工作,冷血无情即是我的本性。”接着,文章以“死神”的口吻,以三天日记的形式叙述在地震灾区的见闻,“死神”的心情也随之急剧变化,由冷酷无情——感动震撼——融化心冰,最终因强烈的震撼而放弃已经干了十万年的“死神”工作,宁可被打人十九层地狱也无怨无悔,甚至“在十九层地狱,我为你们祝福”,全文先抑后扬,运用侧面衬托法表现亲情、友情、师生情、军民情的强大感染力,形式新人耳目,构思别出心裁,在众多的“地震作文”中注入了一股清新之风。
掌握了上述4点秘诀,我们可以有底气地说:热点素材进考场作文——要说爱你也容易!
二、2009考题大猜想:妙用热点素材,打造“个性热点”。
2009年的中考作文,能进入命题者视野的热点更多,考生手上的热点素材也更丰富。除了“抗震救灾素材”还有强烈的延续效应外,北京奥运、“神七”飞天、金融危机、山寨文化、网络语言、三鹿奶粉事件、奥巴马上任、国庆60周年、改革开放30年、2008感动中国人物……都能在中考作文园圃中显示活力和魅力。
那么,“这也是一块金牌”“挑战”“超越”“另一种美丽”
“给_______(补一位北京奥运冠军的名字)的一封信”“诚信:一个沉重的话题”“走出_______后的美丽”“我身边的变化”“我说‘山寨”“奥巴马,我想对你说”这样的作文命题出现在中考语文试卷,应该在情理之中。
身处“热点题材年”,考生怎样使贮存的热点素材发挥最大的作用和效应呢?应对策略是处理好五
对矛盾关系。
1既要强化热点素材运用意识,又要审慎地进行取舍和筛选。
热点素材具有当代性和鲜活性,其表达作用是一味地“回到古代,复述经典”的陈旧材料所无法比拟的,所以考生应该具有“首用意识”,即能用热点素材的,要首先考虑用热点素材。例如面对“挑战”这一作文题,你若用司马迁挑战厄运的事例,就不如用北京奥运会上“妈妈级”选手冼东妹挑战极限勇夺52公斤级柔道冠军的例子。当然,面对考题,你还要冷静对待,如果其他材料的精彩程度超出热点素材,那你就不要硬往热点材料上凑,要“忍痛割爱”。例如写“超越”话题,奥运会上固然有素材可演绎,但如果你自己的经历更贴近生活,更真切鲜活,你就应该断然舍弃奥运素材。
2既要广泛地搜集积累热点素材,又要注重热点素材的多向应用。
这实际上是要处理好“知”和“用”的辩证关系。很多热点素材的意义具有多个指向,考试前我们要多做“一材多用”的多向思维训练,提高运用热点素材的效率。现举两例:
①热点素材:北京奥运会上曹磊获得女子举重75公斤级冠军。
“这块金牌献给我刚刚去世的母亲。”颁奖时,曹磊艰难地举起金牌,泪如雨下。曹磊的母亲是在女儿人选奥运参赛名单后去世的。教练怕曹磊伤心,将噩耗瞒了下来。然而。在人住奥运村前教练最终还是把噩耗告诉了曹磊。当已经确定获得金牌时,25岁的曹磊打算在最后一次试举中冲击世界纪录,但是杠铃举到胸前就掉了下来,她忧郁地说:“我当时分神了,我想到了我的妈妈。”
应用方向:回报;动力;特殊的感恩礼物;_______泪:爱的重量;这也是美丽(指冲击世界纪录未成)……
⑦热点素材:“山寨”一词据说源于广东方言,最初以“山寨手机”之名闯入公众视野。
此后,这一由民间IT力量发起的风潮迅速蔓延到其他领域,山寨明星、山寨服装、山寨影视剧、山寨春晚等衍生品层出不穷,一时间,“无处不山寨”,形成了2008年独有的“山寨文化”。
应用方向:创新与侵权;尊重与宽容;模仿与规范;趋利避害;说“草根”;说“智慧”……
3既要注意收集“二手”热点素材,又要从亲见、亲历事件中发现、挖掘热点素材。
例如写“身边的变化”,你必须记叙身边的人与事,以歌颂改革开放30年的巨变,例如你可以从“照明”“燃料”“用车”“写春联”等角度切入,让平时积累的具有生活气息的鲜活素材大显身手。
4既要尊重事实,以“真”为前提,又要有合理的想象和细节描写。
一位宁波考生写“留在我心底的风景”,以在伦敦的中国留学生智斗“藏独”分子和保护奥运圣火传递为题材,文章没有复述大路货材料,而是围绕三个对比(阴沉灰暗的天空和红旗飞舞的海洋;“藏独”分子的丑陋和中国留学生的英勇;反动小丑的渺小孤独和正义力量的不可战胜)展开合理想象和细节描写,在描述“留在我心底的风景”时注入自己强烈的爱国情愫,个性色彩鲜明。2008年上海卷“我眼中的色彩”粗看与抗震无甚关系,但有位考生却联想到了灾区,于是将抗震救灾材料按照题意重新组合,以“白色是白衣天使,绿色是解放军战士,橙色是救援队伍,蓝色是防疫人员……”构思文章,形象描写“我眼中的色彩”,展示感人肺腑的故事,终于以热点题材取胜。再如,作文题“这也是金牌——给——的一封信”(要求先在副标题中补上一位参加北京奥运会或残奥会的运动员的名字),你准备写曹磊,但曹磊在得知噩耗到夺冠之间的这几天里的细节和心理你不得而知,这就可以作一些合理想象作为补充,以突出“又一块金牌”的内涵:坚强,感恩,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精神。
5既要会“扩”,还要会“缩”。
“扩”已如上一点所说,“缩”就是指当文章只允许你用100字左右写一个热点时,你要学会删除不必要的信息,作概括性的定向叙述。2007年北京有位考生写《向前,向前,向前》,用三个小标题——“畏进而退者耻”“为进而退者智”“以退为进者大智慧”,阐述第三点时,作者“前卫”地引用了法国总统候选人萨科齐与罗雅尔进行电视辩论时的情景,作了以下定向叙述:“萨科齐让对手频频发动攻势,自己则‘节节后退,目的是让选民看清罗雅尔‘文雅背后的另一面——急躁易怒,情绪容易失控,从而展示自己控制情绪的素质和能力,这一‘以退为进之招为萨科齐坐上总统宝座多得了不少选票。”文章只用了100字就证明了论点,言简意明,时代气息强烈。
2009年是热点素材年,让我们唱响一曲曲“时代热点歌”,写出一篇篇“个性热点文”,牛年写出“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