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小磊
体育教学的魅力所在就是让学生体会到运动的乐趣,这是新的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育教学理念,也应当是我们体育教师的追求目标所在。笔者从事体育教学多年,感觉在我们的体育教学中,学生在很多情形下表现出“身顺而心违”的状态,其原因很简单,就是学生对我们有些方面教学没有产生乐趣。针对这一状况,我注意借鉴低年级老师的教学方法,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创设活跃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自主学练,进而达成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提高适应能力的目标。
一、寓教于乐,提高教学的艺术性
同其他学科的教学一样体育教学也是一门艺术,实质上是设法采用新颖的教法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换句话说,就是给学生新异的刺激,目的在于诱导学生对新异刺激的探究反射。有位小学老师在教学“立定跳远”这个教材时,创设了一个故事情境,让学生想象自己成为了一只可爱的小青蛙,而那些小垫子就是一片片不堪重负的荷叶。在学习过程中,要学生体会“小青蛙”在荷叶上捉害虫时“快起而轻落”的动作,学生们在快乐的故事情节中学到了知识,得到了锻炼。这就使我大受启发,有意识地在教法、学法的设计上做出了一些尝试,耐久跑是一项枯燥乏味的体育项目,为了激发学生练习耐久跑的兴趣,调动练习的积极性,我在操场上设置了一幕情景,设置了像小桥、树林、壕沟、小溪、山坡等障碍,让学生走过小桥,穿过树林,越过壕沟,趟过小溪,冲上山坡。通过这些新颖的感官刺激,学生从心理上愿意接受耐久跑这个项目,主动积极地参与练习。再例如,我在组织身体素质的组合练习时,试着以抗洪抢险为主题,创设了一种情境,精心构思了场地布置,用音乐烘托气氛,把负重深蹬、仰卧推举、定时跳绳、仰卧起坐等素质练习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学生们在练习过程中如身临其境,兴趣盎然,生理机能和运动素质得到了发展,吃苦耐劳的品质和顽强的毅力也得到了同步发展。由此,我深深地感悟到,很多教学方法手段是相互兼容、可以相互借鉴的,只是在运用这些方法手段时,一定要考虑教学对象的实际这一根本要素。
二、充分利用直观教学手段
直观教学是体育教学中应用最广泛且效果相对较好的教学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悄然走进体育教学之中,笔者有意识地对多媒体课件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粗浅的探索。例如,运用多媒体慢动作和定格效应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理解动作,形成概念,记住结构,并在头脑中建立清晰的动作表象。在跳高技术的教学中,过竿技术是一个教学难点,因为教师的示范只能是完整连贯的技术动作,不可能停留在空中让学生看清楚了过竿技术之后再下来,这样的示范在脑中只能留下支离破碎的模糊印象,不利于他们的学习。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在跳高教学课件中对过竿技术进行了重点描绘,课件中呈现给学生的有完整技术,有分解技术,有用不同速率展现的过竿技术。在进行跳高技术教学时,教师把媒体演示、示范讲解、诱导练习等教学手段有机整合,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虽然直观教学手段实用有效,也要注意运用恰当适时,以免分散学生注意力,喧宾夺主,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
三、开展各种游戏与教学竞赛
游戏与竞赛也是调节课堂气氛的一剂良方,高年级体育教学同样离不开游戏这种形式。竞争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对活跃课堂气氛有很大的帮助。只要我们能够善于分析教材肯动脑筋,就会设计出符合教材内容又使学生喜爱的游戏与竞赛方式。例如:在发展学生灵敏与跳跃能力的跳前跳后练习,我们选择运用“兔子舞”的形式,编成活泼有趣的集体舞蹈游戏,使得学生乐此不疲、快乐有加。这样,把教材融于游戏、竞赛中,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提高了教学效果。如果老师适时地参与游戏之中,不仅活跃了气氛,更重要的是加强了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体现出了老师的人格魅力和亲和力,学生就会接受你,进而喜欢接近你。
四、教学方法兴趣化,教学手段多样化
低年级的学生就是好动,爱新鲜,厌烦过多的重复练习。因此,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要多变,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推迟疲劳的出现。如走步练习比较枯燥,可采用拍手走、两臂加动作的走、前脚掌着地的走、听音乐走等多种形式,来完成走步的教学任务。又如在游戏换物赛跑中,也不是千篇一律的重复,对每次练习可提出不同的要求。如第一次提出不犯规为胜,第二次加上谁的队伍排得好为胜,第三次再加上谁跑得快为胜,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来吸引学生完成游戏任务。同样在跳绳、拍皮球活动中,当学生拿到绳子或球时,多么想自由地活动。教师可以在完成规定的任务后,给学生1~2分钟时间去发挥各自的才能(各种各样的跳法或拍法)。学生正当的欲望得到满足,就能集中思想和精力很好地学习下一项内容。
五、让学生多一些想象,多一份自信
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随着认知水平的提高,他们的想象逐渐丰富、生动而复杂,想象的有意性逐渐增强,想象中的创造成分日益增多,想象的现实性不断发展。因此,教材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特点,教学方法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要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这也是落实《课程标准》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领域目标的具体要求。要拓展学生的视野,注重学生个性发展,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倡与众不同、高人一筹、富于想象,并渗透到课堂教学的相关环节。例如:学习前滚翻动作时,在动作要领提示和示范后,可以先让学生自主进行练习,并带着“怎样才能滚得正”“怎样才能团身紧”的问题到实践中寻求答案。对学生在练习中想象出来又有实效性的方法,如“双手握踝前滚翻”“胯下夹手帕”“利用厚垫、跳箱盖、体操凳上进行前滚翻练习”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应充分给予肯定。要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练。教师不但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练的时间,还应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如做“拍球游戏”时,当学生学会体前拍球后,在进行自主练习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做其他运球动作的练习,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结合已有生活经验,大胆实践,于是学生完成了体侧运球、体前低手运球、体前高手运球等。这样,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与实践的过程中,丰富了自己的想象力,增强了自主学习的自信心,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欲望就容易被激发起来。体育教学具有规范性和技术性较强的特点,教师形象生动的语言,优美准确的示范,都有助于引发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展开想象的翅膀,从而感悟动作要领,启发创新思维。同时,教师要善于爱护和鼓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除进行口头表扬外,还可以请具有创新意识并在实践中有特点的学生进行现场表演,分组进行评议和讨论,并及时给予奖励。可给戴上“小红花”“小红星”“小奖杯”等,不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探究兴趣、创新意识。总之,作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要不断地更新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学习,锐意进取,积极构建以学生为主体、利于学生主动发展的自主探究教学模式,不断探索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策略,逐步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全新体育课堂教学格局,把“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与能力”的课程理念落到实处。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以上这些教学方法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着力于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感知“体育与健康”,在积极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的过程中感受成功,体验运动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