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在古诗教学

2009-05-31 03:24
新课程·小学 2009年12期
关键词:诗中有画哲理韵律

俞 平

培根说:“读诗使人灵秀。”小学语文教材中那些语言清新、情趣盎然的古诗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宝贵遗产,是挖之不尽的美的宝藏。我在教学中体会到,引导学生从古诗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是古诗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

那么,在教学古诗时,我们应该怎样进行审美教学呢?我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读一读,品味古诗的韵律美

古诗短小精悍,词句优美,韵律和谐,节奏性强,易读易记,特别适合小学生诵读。古诗教学中,采取大声朗读、独自朗读、加手势吟诵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读、吟诵中体味,更能品味诗的韵律美。教学《绝句》时,老师提炼讲解内容,简化教学头绪,控制教师在课内的活动总量,在老师的指导、点拨下,学生朗朗出声地诵读,“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寒/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指导学生要读出诗的节奏和重音。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多了自然成诵。同时让学生在读诗的同时,品味诗的韵律美。再如教学高鼎的《村居》时,可指导学生多读,让学生边读边想象“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的优美景色。通过多读感受诗的艺术感染力,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同时感悟诗的和谐韵律,积累消化,成为随时可提取的有用材料。

二、画一画,再现古诗的色彩美

画家用线条、颜色表示形体,诗人则用语言来绘色绘形。高超的“画笔”可使“画中有诗”,而美妙的“诗笔”又可使“诗中有画”,从而使诗情画意融为一体。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古诗就不乏“诗中有画”的千古名作。如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诗人以清新活泼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村童扑蝶图。又如杨万里的《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诗人着眼于小池,抓住泉眼、树阴、小荷、蜻蜓等景物的特点,描绘了一幅静谧、温馨而富于生机的“泉池小荷”图,充满了无限生机。

古诗的语言极为精炼。仅仅通过接触语言来学习古诗,儿童对古诗画面美的理解就会是笼统的、模糊的。我抓住古诗“诗中有画”的特点,把“诗”与“画”结合起来进行教学,通过作画,具体而形象地再现古诗中的画意,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从而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古诗的色彩美。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短短两句诗中,“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色彩,织成了一幅瑰丽的图景。教学时,我运用画简笔画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诗意,体会诗中有画的形象美,想象诗的画面。小学生是凭借形象而引发想象的,让学生通过视觉去感受图画中的美,与诗相互印证,以此获得美感的愉悦,进而欣赏画面美。为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我又让学生根据诗的意境,通过想象绘成彩色图画。这样不仅使学生对学习古诗的兴趣增浓,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以及他们对色彩的喜爱。

三、悟一悟,领会古诗的意境美

所谓意境,是艺术家的审美体验、情趣、理想与经过提炼、加工后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就古诗而言,诗人往往将自己的感情、愿望寄托在所描写的客观事物之中,使自然事物好像也有了人的感情,从而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古诗的意境美是诗人在创作中的刻意追求。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教师也应十分重视引导学生领悟诗中的意境美。如教学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古人喜欢登高望远是有原因的。因为时间无穷无尽,空间无边无际,也就是充满了时间与空间、有限与无限的辩证关系。从有限的时空推向无限的时空,可以获得人生的感悟。学生反复诵读,每每读到这里,就会随着作者登楼的步伐,上升、望远、再望远,在那更广阔的天地里,视野更开阔,心胸更开阔了,精神境界不断得到升华、净化。又如教学《早发白帝城》时,学生对“朝辞白帝彩云间”中“彩云间”理解起来有些困难,我便组织语言,利用儿童的联想、想象,启发学生领悟美的意境,把他们带入美的境界。我对同学们说:“早晨,红红的太阳从东方升起,射出万道金光,照在山顶的云朵上,云变成了金色、红色、橘黄色、紫色……环绕山顶,环绕着山顶上的白帝城。”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通过老师的语言描绘,以及带着与作者产生共鸣的真切的情意,激起学生的情绪,巧妙地把学生的认识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

四、议一议,理解古诗的哲理美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草》蕴含着“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新生事物是不可扼杀的”的深刻哲理。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是一首古今传诵的写春景的名诗,它给人们以启迪的哲理是:一切新生事物、美好事物都具有 旺盛的生命力,任何人想压制它都是不可能的。

哲理是艺术形象的灵魂,而艺术形象则是哲理的躯壳。哲理总是因形而生,借形以寓,因此,教师应启发学生由形悟神,探求诗中的意蕴,理解诗的哲理美。如王之涣的《登鹳鹊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教师在教学时,既要让学生感受到诗中所描绘的祖国万里河山的壮丽景色,又要引导学生理解蕴含于景色描写之中的“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深刻哲理。又如苏轼《题西林壁》是一首深蕴哲理的古诗,作者的意图是“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这就要指导学生体味诗句,深刻思考,加上真挚的感情去体会,从而由诗的物象提炼和升华为一种普通的哲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庐山本是千姿百态的,从不同的距离不同的角度以及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观看庐山,其景色都会不同,不可能是一种固定不变的姿态。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往往因客观条件的限制而受到局限,一时看不到事物的全貌和真相,这是完全符合认识规律的。所谓横看、侧看、远看、近看、高看、低看,就是指的客观条件的变化,而成岭、成峰、或高或低、似远、似近,则是庐山所展示出来的不同的姿态,正是这种变幻不定的千姿百态,给人以美的享受,“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原因是身在此山中。换言之,“要识”庐山真面目就应走出庐山,山外观山,从而揭示一个哲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教学这首诗时,我对诗的深层底蕴进行了挖掘,引导学生再造想象,去领略诗中的真意,从而理解古诗中包含的深刻道理。

我们祖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古诗在我国文化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带领学生走进古代艺术殿堂,去品味古诗的韵律美,感受古诗的画面美,领悟古诗的意境美,理解古诗的哲理美,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猜你喜欢
诗中有画哲理韵律
从言、象、意看王维“诗中有画”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相约台湾诗人林焕彰
基于阅读韵律的高中英语默读朗读教学实践
韵律之美——小黄村
漫画哲理
Painting the Paradox
漫画哲理
韵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