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哏”李大爷

2009-05-30 02:54
新民周刊 2009年19期
关键词:姜昆营业员喉癌

孟 静

文藝界流行叫老师,但“李大爷”却是最贴合相声演员李文华性格的称谓,出身铁匠家庭的他从未抛弃劳动人民的质朴真诚,因为谦卑,没人能想起他有什么缺点。尽管1985年就因喉癌退出舞台,却依然能被人民忆起。

上世纪80年代初是相声的黄金时代,姜昆曾回忆说:“相声那样火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那时文化上刚刚放开,相声是因为特定的环境而受到欢迎的。”这种“不正常”是因为人们憋了太久,急须笑的出口。北京电视台做过改革开放30周年的相声回顾,那些画面模糊的录像带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观众嘴咧到露出扁桃腺,他们笑得那么舒畅、那么由衷,只要你告诉他下面这个节目是相声,他们已经做好全副笑的准备,就像今天看国产大片只为“笑场”一样。

李大爷没有像马季、姜昆那样生在最好的年代。他13岁就当上了学徒,日常消遣就是去隆福寺听相声。解放前进入工厂做喷漆工,一个对健康损害很严重的工种。他不修边幅,外号“小济公”。50年代初也是热火朝天的日子,他是文艺积极分子,参加各种工会组织的活动,学文化、说快板、说相声。

起初他是逗哏,有句话是三分捧七分逗,这是一句客气话。观众很难单独记住一个捧哏演员,除非作为一个组合。解放前捧逗演员的演出分成是二八开,甚至一九开。

能够安心在“捧”的位置上,生活中一定是个温和、不计较的人。因为遇到爱表现的逗哏,性格活泼的捧哏会着急。李大爷就是这样的人,他主动换到了配角位置,1960年,在马季的帮助下,说服厂领导,调入广播说唱团,那时他36岁。

过于安分的捧哏演员又会变成“电线杆子”,传承下来的这些段子里,捧哏有一些固定的套话:“嘿”、“啊”、“是”、“对”、“不错”、“好嘛”、“废话”、“没听说过”、“什么乱七八糟的”……李文华自己总结说:如果用得太多,就显得语言贫乏,从而也衬托不出逗哏来,以致使整个节目为之减色。对于一个捧哏,最重要的是分寸的把握,既不能像逗哏那样洒狗血,又不能事不关己,还要了解搭档,时不时地垫几句给劲的话,最最要紧的是,捧逗哏生活中要关系好,才能保证演出时互相不拆台,相声界的合作,比谈恋爱还难。

后来优秀的捧哏,大多走的是李大爷的路子——蔫。像天津的杨少华是蔫坏,鼓捣小动作的鬼机灵;郭德纲的搭档于谦是蔫冷,常常一句话把逗哏噎得不轻。李文华是蔫善,他比姜昆大20多岁,又有一脸沟壑的慈祥,一般对手也不敢太狠挤兑他。本身姜昆就很活跃,柳活很多,唱歌、模仿老太太,这也是因为李文华给他的空间很大。

80年代的相声讽刺的多,但尖锐的少。大部分是针对个体的缺点,类似于《瞧这一家子》里的刘晓庆式人物,营业员的傲慢、公务员的懒惰、小商贩的鸡贼……当时的人比较单纯,真正的大奸大恶者少,小人物的小毛病是喜剧,大人物的大毛病就是悲剧了。

《如此照相》触及到较深刻的一个主题:“文革”期间顾客去照相,必须用“革命”语言与营业员对话:“凡到我革命照相馆,拍革命照片的革命同志,进我革命门,问革命话,须先呼口号,如革命群众不呼革命口号,则革命职工坚决以革命态度不给革命回答。致革命敬礼。”逆光象征黑暗,红领巾暗示复旧,花衣服是低级趣味,烫发是资产阶级生活方式……这种真实的荒诞,不能说比批评儿媳不孝更有价值,但确实触及了社会现实。

李文华嗓子不好,文化水平也不高,但他很注意理论总结,克制包袱的低俗无意义。在《我与乘客》中,姜昆涮他是“孕妇”,指老头为孕妇,这包袱既不可笑又没价值,在李文华的建议下去掉了,但电台录音还保留着,李文华一直引以为憾。

在他患上喉癌的前几年,观众还非常惦记他,那时喉癌也是一种少见病,更何况生在相声演员的嗓子上,更是命运的捉弄。当时很多观众还天真地以为,经过恢复治疗,李大爷还能重上舞台,却没想到他坚持了20多年,还是没能战胜它。■

猜你喜欢
姜昆营业员喉癌
姜昆临场“现挂”魔术陷阱
密码是多少
姜昆:我都说啥了?怎么就把她给说吐了
Parcourez la Chine avec des notions de chinois
缺氧诱导因子-1α在喉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喉癌组织中Survivin、MMP—2的表达、临床意义及相关性研究
ABCG2及其在喉癌中的研究进展
磁共振成像在喉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图说天下
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