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静
20岁的女人,走路都能撞到男人,30岁的女人,直撞过去男人会“嗖”地一下闪开。何况人的脸皮是越老越薄,年纪大了更怕面对羞辱。
败犬,大都市独有的怪犬种,不是导盲犬,不是斗牛犬,也不是雪橇犬。败犬单性繁殖,只有母,没有公。一直很奇怪,这社会越来越重视女人,重视到从没人想过为大龄单身男呼吁一下婚姻大事,所有焦点都集中在女人身上。事实上,也有不少哀嚎着找不到女朋友的男人,无非数量上略少一些而已。作家、学者,包括女作家、女学者,很积极地为单身的女性想了很多带有一定轻蔑性的名词:剩女、北大荒、干物女,还有败犬。女人们也很积极地各归各位,认同这些称谓。日本人有种说法:一个女人,无论事业多么成功,如果30岁还没有嫁人,那就是一头败犬,永远无法趾高气扬地在人前抬头。
我一个朋友自从看过台湾电视剧《败犬女王》之后,就自封为“败犬前辈”。她是少男控(注:御姐控是喜欢熟女的男孩),爱看一切姐弟恋小说、电视剧。我很讨厌金三顺打着自己年龄更大、更难找到对象的旗号撬别人男友,更讨厌一个成年人在地上撒泼打滚。成熟女性的优点是智慧懂事、善解人意,强忍着人前不露出悲伤是她们最可爱的特质,而金三顺正好相反,以为她自己还停留在3岁。因为观点不同,这个朋友和我认真生过气。女人看言情戏最要命的一点是她总自我代入,从而产生共鸣,如果有人批判女主角,就等于批判她。电视剧是织梦工具,少年人爱看明星制造剧,因为他们成大明星还有可能性;青年人喜欢言情剧,因为爱情在前面等着她们;踏入30岁的单身女,事业是鸡肋,爱情是空想,做梦都变得很奢侈,但偏偏这类女人的族群不断扩大,而且成为消费主流,开发商必须忽悠他们。红玫瑰说过:年轻的时候,总能撞到很多男人,年纪大了,除了男人还有别的。这是比较委婉的说法,20岁的女人,走路都能撞到男人,30岁的女人,直撞过去男人会“嗖”地一下闪开。何况人的脸皮是越老越薄,年纪大了更怕面对羞辱。
偶像剧的编剧也深知这一点,让年事已高的女主角撞到温柔多金高龄男,连上帝都不答应,她们很巧妙地想到了“小弟弟”这个人种。姐弟恋的类型剧虽然流行,但它和各国的文化传统、心理接受度有很大关系。欧美人不觉得姐弟恋有任何心理负担,他们顶多有伦理上的原罪感。《欲望都市》里萨曼莎从不觉得她找男模有什么可自卑的,《老友记》中莫妮卡不能接受小男友,只因为他还是个高中生,“绝望主妇”更是主动勾引17岁男孩。
可在亚洲就不行了,金三顺比男朋友大3岁,败犬女王比男友大8岁,日剧《傻大姐》的女主角比后辈大11岁,越开放的社会,年龄差距越大。这些电视剧的结尾都是开放式的,没有姐弟婚礼,女主角抱着“哪怕只是谈场恋爱也好”的及时行乐心理,她们自卑得不敢对未来有期许。这种心态在任何男大女小剧情里看不到,除非男主角老到能做女主角的爹,他担心的也是自己的性能力是否足以支持到女主角不去看镜子里那张老脸上的褶子。
败犬女王不能接受25岁的年轻人,就是因为他比自己小8岁。8岁这座大山,压得她沉重到无法呼吸。但她最让人尊敬的一点就是她惯于忍泪,哪怕忍到内伤。和以往姐弟恋剧最大的不同是,其他编剧不太敢直面姐弟恋后的结局,就像童话里不敢直面王子公主的婚后生活。败犬女王感受到的不是祝福,而是周围人的揶揄与阻挠。只是编剧不敢让主要收视群姐姐们绝望,勉强让女主角遭遇生死大难,得到小弟弟的怜惜。如果爱情要用死亡才能换取,真是很悲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