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

2009-05-30 19:23
新民周刊 2009年29期
关键词:闭馆摄制组卢浮宫

柳 遐

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究竟会发生一些什么?答案也许会在2009年底浮出水面。

法国的卢浮宫与中国的故宫博物院,是东西方文明的两大代表符号,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会发生什么呢?

这是一部12集的大型纪录片的题目。作为上海方面的编导,笔者参与了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与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联合制作的这个项目。拍摄团队中北京方面是纪录片《故宫》的原班人马,紫禁城内外的镜头早已收入囊中,有了前一次创作的成功经验,现在的画面可以说是好中选优、美轮美奂。而卢浮宫更是万宝之宫,它拥有包括雕塑、绘画、工艺美术、古代东方,古代埃及和古希腊罗马等7个门类的艺术收藏40多万件,中国人的电视镜头也能演绎好这座举世闻名的西方艺术宫殿及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吗?

2009年5月,《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摄制组第三次前往法国,进行为期20天的拍摄。

信任与戒备:卢浮宫闭馆三天

巴黎位于北纬48.5度,相当于中国黑龙江省自然风景区五大连池的纬度,而再向北四五度,在中国就是漠河北极村的位置了,所以5月的巴黎颇有点“极昼”的意思:清晨4点天色就泛亮了,而到了晚上10点晚霞才褪去红晕,这时节虽然雨水居多,但只要是晴天,空气透明度就极高,蓝天白云,阳光下的巴黎显得格外妖娆和美丽。这让我们这群电视人兴奋得很,每天像上足了发条似的,起早贪黑追逐光影拼命地拍。电视是光的艺术,好的光线是好的画面的前提保证,通过众多镜头积累,加上这次《当卢浮宫遇到紫禁城》拍摄中大量运用的延时拍摄、定点拍摄等纪录片业界的专业摄制手法,将来电视观众在播出的系列片中就可以看到凯旋门从骄阳中浸入夜幕里的影像变化,看到卢浮宫广场从晨光熹微中苏醒到万千游客纷至沓来的影像变化,看到埃菲尔铁塔似乎紧贴着蔚蓝色天幕在快速游走,看到协和广场上的风起云涌……而这些在《当卢浮宫遇到紫禁城》这部纪录片里都不是靠后期电脑绘制的,完全是实景拍摄,画面在瞬间完成时空转换,它的艺术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就可想而知了。

卢浮宫同故宫一样,未经专门许可不让专业摄像机哪怕一个专业三脚架进入,闭馆接受拍摄采访更是非常少有的,在卢浮宫进行闭馆拍摄,也是我们创作这部纪录片一直坚持的要求。卢浮宫博物馆馆长看中了未来中国强大的市场和这支纪录片团队的专业水准,在一开始商谈中就首肯了闭馆拍摄这个最高级别的申请要求,特别在每周一天闭馆的情况下安排摄制组进入拍摄,连续三周。这也是卢浮宫第一次对中国摄制组的大规模开放。

每周二是卢浮宫的闭馆日,普通游客无论来自世界哪个遥远的国度,都只能止步于门口的金字塔前。馆内会进行一些个别展品的修复工作,还要进行必要的警卫检查、清洁卫生,所以除了特别展览厅布展撤展的工人,一般工作人员也都会被安排在这天休息。而一旦有一支摄制组要进入拍摄,那卢浮宫上上下下所有的常规制度都要随之一变了。

事先我们每个进入卢浮宫拍摄的成员都拿到三大张纸,上面逐条罗列了告知条例,非常细,有些规定内容是我们闻所未闻的,比如,“始终将设备放置在地面上,不要垂直倚靠墙面或在其他部位放置”;还比如“任何物体升至3米的高度都需要进行火灾检测,需在操作之前咨询工作人员”,甚至在拍摄过程中不能让机器的设备电线落地等等,我们的法国制片公司也十分紧张地一再告诫我们要谨记所有的内容,严格按规定执行,否则卢浮宫陪同的维护人员有权随时介入拍摄,一切都以对博物馆艺术品进行最全面的保护为取舍。

卢浮宫方面的贴身陪同,说贴身那是一点不夸张的,因为在拍摄中他们真可谓与我们形影相随,即便是上厕所,他们也一定是等候在门口的。虽然没有完全地人盯人,但拍摄区域前后左右都必定有人督看着,加上所有经过展厅通道上的站岗,所有客梯、货梯、楼道的值班,这样算来这天卢浮宫加班的人数要比我们摄制组本身的人数多3倍以上,连续三周的每个星期二都是如此,这对于向来十分重视休息日的法国人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

对于他们的工作,我们摄制组也给予充分的尊重,哪怕要挪位一个转角,我们也一定会主动招呼他们一同移动。卢浮宫,那可真不是闹着玩的,弄不好就警铃大作闸门封闭,我们可不想闹出这样的误会。

我们12个人分成了两组,组内编导、摄影、摄助、翻译等分工各有不同,要拍摄的所有展品事先都经过了节目组再三商议确定,每一个采访对象的景别大小也都经过了事先演绎,包括从这个馆到那个馆的拍摄路线都是事先设计过的最佳捷径。这不仅因为拍摄计划一旦提交给卢浮宫方面就不得临时更改,更是我们也容不得自己到现场后再辨别、犹疑,因为有太多的内容需要拍摄。这一天里摄影师基本是不喝水的,上厕所也往往是趁着摄影助理搬动机器转场的时候完成,吃个午饭也是送盒饭的司机在门口等了又等,催了又催,大家才奔出大门匆匆扒拉两口,这就有了每星期二在卢浮宫外广场金字塔前一群中国电视人集体扒盒饭的有趣镜头。我们太珍视这样的闭馆拍摄机会了,这不仅是一种对信任的感恩、一种职业的素质,更是因为一旦错过了这样的时间,有些画面镜头若在游人如织的开馆期间是根本无法完成的。

与蒙娜丽莎的怦然邂逅

在转场中,跟随卢浮宫的工作人员去往黎塞留馆二层的法国意大利绘画作品长廊,经过几个转弯,忽然就走进了陈列最为著名的达·芬奇画作《蒙娜丽莎的微笑》的展厅。平时人头攒动的大厅此时空无一人,周围安静极了,只听见我们几个人脚步与地板轻微的摩擦声,这一刻是奇妙的,甚至有一点神圣,你仿佛能听到自己的心跳。蒙娜丽莎像一点点近了,从她面前走过了,我甚至瞥见了画上油彩一些细微的裂痕,啊,我真的发现无论正面还是侧面,蒙娜丽莎的目光总是看着你的,她微微开启的双唇和嘴角也始终温柔恬静地向你微笑着,忽然我不由自主地也对画像展开了一个会心的微笑,好像我也向她打了招呼,这真是一种美好而奇异的邂逅。

这次闭馆日拍摄内容还有对古希腊时期最重要的雕塑作品之一“萨摩屈拉克胜利女神”像的镜头记录,她与断臂美神维纳斯雕像、《蒙娜丽莎的微笑》画作一起被称为卢浮宫的镇馆三宝。胜利女神雕像高约2.75米,底座被设计成战船的船头,女神犹如从天而降立于船头,展开华美的翅膀,引导着舰队乘风破浪冲向前方,因为雕像过于庞大,所以她被安放在一条宏伟宽敞的通道阶梯高处,俯视着整个古代伊特鲁利亚和古罗马文物馆大厅。平时游人穿梭,电视镜头无法通过全景很好地表现这种气势,而且卢浮宫有明确的规定,为确保参观游客的安全,重型器材和专业器材平时都是不得带入馆内的,而在经过特别申请和审批的闭馆日拍摄,摄影师则可以尽情地挥洒他的镜头。一种专门用于拍摄移动镜头的“多力车”也被拉进了现场,光听这名字就知道这是个重量级的“家什”。果然,法国摄影师站上去稳稳扎扎给出了几个漂亮的推拉摇移。镜头里,胜利女神被大海飞沫打湿的薄衣紧贴在丰满的胴体上,层次分明而又富于细密变化的衣褶勾勒出女神优美的曲线,给人以华丽壮美的感觉。女神雕像的头部和手臂残缺了,我们无法拍到她的容貌,但那姿态优美的身躯,完全体现了女性蓬勃的生命力与胜利者的英姿。5月是法国假期众多的一个月,假日一个连着一个,好多人就索性请上年休假,出门度假去了。而卢浮宫方面经过事先邀约,早早为我们这次采访拍摄“拦截”了10多位研究员的假期,请他们保证出镜,并另外向我们推荐了若干名馆内重要的专家。这样我们得以顺利完成了对包括卢浮宫博物馆馆长在内的众多专业研究员的采访拍摄,为我们的电视系列片提供了丰厚的学术气息。在卢浮宫闭馆拍摄及巴黎外景拍摄的间隙,摄制组还对赵无极、范曾、严培明三位在法著名华人艺术家进行了深入访谈。同时我们这部纪录片专家团队北京大学朱青生教授、中世纪研究专家刘平等也同期到达巴黎协同工作。朱教授是艺术史学者,其中对汉画像石又有很高的研究造诣,他可以带领我们解读汉画,又能在卢浮宫与专家对话。这像不像是一次群贤毕至的聚合?在5月的巴黎,共同为烹制《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这桌艺术大餐,大家都来添薪加火、掌勺烩炒。

在贝桑松惊艳中国风

18世纪中叶,遍及欧洲风靡一时的“洛可可”(Rococo)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中国艺术的影响。当时中国的丝绸、茶叶、陶瓷、漆器等日常生活用品经过海上源源不断地来到了欧洲,一股强劲的“中国风”也在欧洲社会骤然兴起。在我们系列纪录片中有一集专门来展示比较洛可可的中国风。

片中洛可可部分包括绘画和装饰艺术,而18世纪法国洛可可绘画的代表人物弗朗索瓦·布歇在1742年的巴黎沙龙展中就曾经展出过四件令人着迷的中国组画,分别是《中国皇帝上朝》、《中国捕鱼风光》、《中国花园》和《中国集市》。这四件作品都是布面油画,通过前期采访得知,目前这四幅油画都被当作镇馆之宝收藏在法国贝桑松美术与考古博物馆内,于是法国制片公司根据电视文本早就为我们做好了前往探访拍摄的计划。

贝桑松是法国东部城市,东邻瑞士,以钟表工业、精密仪器著称,是法国大作家维克多·雨果的出生地,司汤达的小说《红与黑》也以贝桑松为背景。作为影视节目制作人,我的知识储备告诉我,电影发明人卢米埃尔兄弟也出生于此。但没想到贝桑松博物馆给了我们另外的惊喜。

早晨6点58分,我们摄制组一行四人坐上了开往贝桑松的火车,两个半小时之后就抵达了那座风景优美的边境小城。博物馆负责接待的女士热情地迎出来,告诉我们已经将平时不轻易展出的布歇油画原作专门辟出一个展厅悬挂妥当了,我们顿时感到贝桑松人的热情和淳朴。

拾级而上,博物馆内从中世纪到今天的美术品收藏,在翻修后的纯混凝土材料的颜色和质地衬托下,显示出本身的艺术美感。走入一个封闭的展厅,果然就看见布歇的作品被整齐划一地悬挂着,但不是4幅,而是整整10幅,长长地罗列了一排!我们惊呆了,因为之前能查到的所有信息都告诉我们,只有4幅布歇的中国风画作被保留了下来。馆长EmmanuelGuigon先生看着我们惊喜的样子,肯定地告诉我们这10幅都是布歇的原画,其中早先的8幅来自同一个人的收藏捐赠,后来的两幅是博物馆又陆续收藏的。这真是一个意外的收获啊!

10幅作品从内容到风格都非常统一,画面上出现了大量的写实的中国物品,比如中国的青花瓷、花篮、团扇、中国伞等等,画中的人物装束很像是戏装,与当时的清朝装束有一些差异,但中国的特色还是很明显的。画家甚至尽可能地描绘出一种开明君主治理下的宽容、平和的社会场景。

布歇并没有来过中国,但他在巴黎可以轻易地买到中国的物品。画中的形象有的是合乎事实的,有的则纯粹是画家的想象。若把这些关于中国的作品放到整个18世纪欧洲社会痴迷于“中国风”的大背景中去理解,其产生也就不足为怪了。后来以这些作品作为蓝本,用毛线和丝线编织的挂毯,也成为欧洲上流社会贵族家庭争相收购的藏品。

然而画家毕竟没有来过中国,要想组合成一幅符合中国情调的画面,光有一些东方的物品是不够的,还需要建筑在真实基础上的画面构思,所以绘画艺术中的创造性和想象的误解也就不可避免,这就更证实了我们的纪录片文本中提出的这种洛可可的中国风的差异性,虽然最后这种想象帮助西方人建立了自由和个性的概念。

时至今日,地球已成村落,中法文化交流已不必再过多地囿于想象了。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究竟会发生一些什么?答案也许会在2009年底浮出水面。

猜你喜欢
闭馆摄制组卢浮宫
期待更多公共文化服务的“惯例”被打破
卢浮宫开通线上版
卢浮宫邮政局改造
令卢浮宫焕发新生的现代主义建筑师贝聿铭辞世,享年102岁
就能帮到这里了,企鹅们,加油
卢浮宫职员罢工被闭馆
影视剧中的无人机
在高温与严寒之间
《生态文明启示录》摄制组走进山东